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方法,急!!!!!

语文学习方法

学习语文我认为没有一个速成的方法,最大的必要是积累,学习方法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法。

1.如何学习语文: 不仅仅要背诵那些文学常识、课文,这只是个步骤,应该从更大的角度上学“大语文”。

1)多读书:也不一定要看鲁迅、矛盾的小说,并不一定会有效果的。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整个高中期间,“我”都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协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4)语文的习题训练:并不是多多益善,做题是为了掌握思路、掌握方法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具体可归纳为“三步曲”(理解—识记—运用)

一理解:

语文学习固然要多看课外书籍,多读好文章,多看报纸,甚至标语、广告,古人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多频道、全天候地接收外来信息,但是有些同学因为对所学的东西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理解,所以进中学默写小学学过的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倍”会写成“备”、“被”,“渭城朝雨 轻尘”,“轻尘”会写成“清晨”,我想如果学生真正懂得这句诗的意思,是不会产生这种错误的。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错别字特别多,而且稀奇古怪,不懂词义是主要原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无疑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识记: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前学后忘,学期刚开始教的内容到中途就忘却了,时过境迁就不再有什么印象了,分析原因主要是没有用心去读用心去记,除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背颂外必要的还要做笔记,好记心不及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徐特立老师有一条重要的读书经验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现在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要写读书杂记,也正是出于这 一原因,这是积累知识的好办法。

三运用:

俗话说“学以致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积累的多少和运用的好坏,都在作文中体现出来。现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是学归学,写归写,把学与写绝然分开,不会模仿名篇的构思布局,学了那么多优美的词语不会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去,文章内容空洞枯燥乏味。学与用是相辅相存的,常用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而学又为写提供了源头活水。

学语文难,难在需要你持之以恒地积累,难在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理解、识记、运用”的方法,坚持多看、多思、多写,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阅读和写作能力是会逐步提高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7
语文学习是比较需要时间的。它不像数学有一个标准答案有基本固定的思维。学习语文你必须倾入情感。阅读如此 作文更是如此、还有就是基础训练的分数你也不能忽视。一般第一大题都是比较综合的、这个需要一点点耐心和毅力多看多练。最后的文言文基本就是靠积累了,课内的你要多记多背,熟能生巧么。像现在初三的话伱多少是有一点积累的了。再多看几遍也就够了。还要记得。必背古诗词和必考文言文一定要滚瓜烂熟!有空再看看比较有名的课外文言文、熟悉一下 背一下注解 理解一下文章。差不多就这样子了啊。
至于名著么。四大名著是一定要看的。当时不用滚瓜烂熟 大致梳洗就够了 另外 名人传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鲁宾逊漂流记 骆驼祥子等等 老师经常提到的考试经常考到的都要去看。熟悉熟悉就好。毕竟暑假有限。你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看一些。毕竟兴趣很重要。还有就是如果你希望看书可以帮到你的作文跟阅读的话。除叻名著还要多看看散文 《读者》 《意林》啊之类的 和一些校园 青春 小说。但是不可以入迷。这就得不偿失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4-20
1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
2课后有什么不懂的要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3要积累课外知识
4多背诵古诗词
5睡前多读读课文
第3个回答  2010-04-22
两个字: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