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的感人作文

急啊!!!我要交的!!!!

十三亿份关爱正集结驰援
请震区同胞相信,13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相依,温暖并护佑着灾难中的玉树。

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震,再一次撕裂中华民族刚刚开始愈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深创巨痛。

这一次,是青海的玉树,那是格萨尔王的故乡,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保存着中国最美最纯最宝贵的风景和记忆……

时隔两年,罪恶的地震波,从四川盆地激荡到青藏高原腹地,同样是山川壮美、历史悠久、藏羌文化交融的仙乡,同样是淳厚善良、安居乐业的百姓。据报道,当地85%的民房垮塌,更让人揪心的是,地震发生时,孩子们已经在上课或是早自习,而70%的校舍已经变成废墟,废墟下孩子们的命运更是让人肝肠寸断……

一个伟大的民族,再一次陷入悲痛之中。

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救灾经验,让整个中国的救援系统以最快的速度,从震惊和伤痛中清醒,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救援之中。

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胡总书记,温总理,于第一时间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

17分钟后,中国地震网发出准确的地震消息;不到一小时,民政部启动4级应急预案,救灾司赶赴青海;两个多小时后,玉树成立震后应急指挥部……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发改委、中国红十字会等紧急行动起来,救人救人救人,一切围绕着救援第一要务展开。

更令人感动的是,刚刚走出大地震阴影的四川人民成为反应最快的救援力量。仅仅八小时后,四川携带救援物资的第一支救援队、四川的志愿者队伍都已经出现在灾区,可以想见,对玉树人民而言,这是多么及时且巨大的精神慰藉和有效援助。

这一切,将温暖并护佑着灾难中的玉树。

一天之中的有效救援,告诉我们,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仍然取得了可贵的进步。比如,及时、沉着而有序的救援表明,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遗产正在转化为一整套有条不紊的抗震救灾的制度性安排,社会主义中国拥有迅速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抗灾救灾的效率和力量;对任何生命坚决不抛弃,不放弃,举国期待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的发生;同胞相亲,守望相助,显示了中华民族亘古相传的大善与大爱,这善良与爱,将凝聚全国民心。而汶川曾经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泪的经历、与灾害抗争的经验,也将凝聚成抗御灾害的坚固堤防,护佑生命,改写生离死别的天灾剧本。

让我们和两年前一样,迅速擦干眼泪,英勇地直面灾难的挑战,在13亿人伸出的手臂上,让玉树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的亲人尽快绝处逢生,让格萨尔王美丽的故乡尽快重新焕发生机。请玉树的同胞相信,13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地、紧紧地相依,我们同悲恸,共命运,我们手挽着手,向突如其来的夺命大灾,宣告一个五千年来压不倒、击不垮的民族,拥有怎样生生不息、万众一心的勇气和信念。

青海长青,玉树不倒!网友们用浓郁的关爱之情抒写的“绝对”,让我们一起见证着民族的力量。

还有一个月,就是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祭。

还是一个春天。南方部分地区的罕见旱情还在发展,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强震,却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民族的多灾多难:地震共造成760人遇难,失踪243人,受伤11477人,重伤1174人,15000户民房倒塌,占居民住房的85%,10万灾民需要转移安置,地震后的24小时内已发生了750次余震……

我们这个刚刚经受过强震磨砺的民族,再一次在悲痛中把焦虑的目光投向了玉树。

但是——

“多难兴邦,多难砺党”,“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总书记的刚强和自信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温总理坚毅的神情已定格在人民永恒的记忆中!

又是一次重大灾难,我们再一次见证人民领袖对人民的无限关爱。

玉树地震灾害刚刚发生,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落实防范余震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受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委托,回 良 玉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直接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就在玉树地震发生的时候,胡总书记正在出席全球第一次核安全会议,此后,胡总书记还将出席“金砖四国”第二次领导人会晤,并出访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等国——这是胡总书记今年第一次出访,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玉树强震,牵动着总书记的心,他推迟了对委内瑞拉和智利的访问,压缩了对巴西的访问日程,并协商决定提前召开“金砖四国”领导人会议并压缩了日程,提前回国。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刚刚宣布,温总理已经推迟原定于4月22日至25日对文莱、印尼和缅甸的正式访问。

人民为大!

总书记的话简明朴实而感人肺腑:“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总理带着凝重的神情再次出现在灾区人民面前,“乡亲们的灾难就是大家的灾难,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

中 南 海 支撑起玉树不倒的力量!

在这样的力量感召下,从北京到边陲,从国内到海外,人们把一腔爱心洒向玉树,守望玉树,十三亿份关爱集结驰援,生动地演绎着我们民族进步的乐章。

两年前的那个春天,十三亿人民喊出了同一个声音:“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两年后的这个春天,我们再一次听到强烈的回声:“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在灾后紧急启动了国家救灾一级响应,中央财政紧急下拨抗震救灾综合财力补助2亿元。民政部紧急从天津、沈阳、合肥、郑州、武汉、成都、西安7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向青海灾区调拨大量棉帐篷、棉大衣、棉被以及简易厕所等救灾物资,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相关部门立即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调运了20500顶帐篷,北京市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10000顶帐篷,青海民政厅向灾区调运了7800顶帐篷,从棉帐篷的总量上来讲,38800顶棉帐篷可以安置10万人,

——解放军、武警部队目前已动用了六千多人的救灾部队,他们已经抢救被埋压群众达到了1000余人,救治受伤群众数千人。安监总局派出了第一批52人救援队伍,公安部消防局也调集了10个公安消防总队的专业救援力量1974人正在赶赴灾区参加救援行动。

——全国各地及时向青海伸出援助之手,北京、上海、广西、辽宁、福建、江西、江苏、甘肃、河北、陕西等省份积极捐款捐物,大力支援青海抗震救灾。

——公安消防部队已调派各类车辆、装备、物资69305台(套、件),总价值1.57亿元。团中央紧急募集300万元救灾款,用于支持地震灾区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抗震救灾。

——在地震发生不到10小时的时间内,社会救援系统迅速凝聚和运行起来,网友立即通过微博等方式传播前方信息,民间慈善组织迅速开始筹集善款,有企业在第一时间开通网友爱心基金并捐出善款,明星们在组织筹款义演,电视台暂停常规节目滚动播报灾区信息,志愿者也正在赶往玉树的途中。

……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汶川地震废墟上成长起来的社会力量,“这是前一次深重的国殇给一个民族带来的进步。当灾难再次降临时,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上一次灾难带给社会的成熟。”——相关评论深刻地揭示出中南海传送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

青海长青,玉树不倒!
人民伟大,民族万岁!

9岁小男孩用手挖出奶奶

昨日上午,广东边防医疗救援队正在玉树结古镇灾区巡诊时,9岁的小男孩海格朗拉着官兵的手就跑,“叔叔,你们快去救救我奶奶吧!”原来他76岁的奶奶才旦措姆在地震中被砸伤腿,四天来一直没能动弹,官兵立即赶往现场对老奶奶进行救治,并为其打上了石膏。

“房子塌了,奶奶的腿被压在下面了,我不能没有奶奶,我找不到人帮忙,来不及了就用手把奶奶挖出来……”讲起当天的情况,海格朗现在还是心有余悸,但当时“不晓得害怕”。

“我坐在这里四天了,我相信不会不管我的,今天你们解放军真的来救我了”。当官兵离开时,老奶奶拉着官兵的手依依不舍,嘴里不住地说着:“扎西德勒,扎西德勒……”

军队两次救了我的家人

“感谢你们救治我的孩子,军队两次救了我的家人!”16日下午,在青海玉树州税务局工作的吕蔚霞激动地说。

地震发生时,2岁多点的小姑娘拉吉正在叔叔的怀里睡觉,叔叔和奶奶被塌房埋住,不幸身亡。幸运的拉吉后来被武警官兵成功救出,仅头眼被石块砸伤。拉吉的妈妈吕蔚霞抱着女儿,心急如焚四处寻医,终于找到了在现场急救的广东边防医疗队。

吕蔚霞也是藏族人,“这是特意为了纪念解放军救了我的父亲时取的汉名。”吕蔚霞说,由于祖父母都被军阀杀害,父亲自幼成了孤儿,幸好被一名河北籍解放军收养。“为了纪念他的解放军养父,父亲给我取了汉名。我们一家人对解放军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吕蔚霞动情地告诉记者。

幸存小姑娘废墟前当翻译

“我幸运地活下来了,我还小不能去废墟中救他们,我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活下来的人,和解放军叔叔一起救更多的人。”在广东边防总队驻扎的玉树民族示范学校广场,官兵设立了野战医院,诊治伤员。由于玉树是藏区,很多伤者都不会讲汉语,给及时救治造成困难。正在官兵犯难时,民族示范学校的13岁藏族小姑娘才巴拉吉主动充当起了救援人员的翻译。“这个吃两颗,一天吃三次……”一上午的时间,才巴拉吉和官兵并肩作战,为救治重症伤员而努力。

玉树7岁男孩坚强面对伤痛

彭措尼玛被发现股骨骨折、面部挫伤、上呼吸道溃疡严重已经不能进食和言语,随即被部队救护车接到解放军536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接受救治。在接受救治过程中,坚强的小彭措尼玛一声不吭。

怀孕妻子被埋受伤 丈夫嘴对嘴给妻子喂水

在交大一附院入住的,有一位怀孕4个月的高龄孕妇,今年已经38岁。丈夫朋措闹布身体健壮,但满脸倦意,一直守在妻子身旁。他说,家里土木结构的房子垮塌了,妻子也被埋,他和邻居扒了几个小时才把妻子从废墟中扒出来。

朋措闹布夫妻有3个孩子,7岁的女儿因为上学躲过了灾难。11个月大的儿子失踪。轻伤的他陪伴妻子来到西安,妻子因为有伤又怀孕在身,不断地用藏语说肚子疼。医生检查后说没大碍,丈夫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妻子对他说想喝水,他立即喝下一口水,含在嘴里,弯下腰,俯身到妻子面前,徐徐地把水喂给妻子喝……这一刻,在场的人都静了下来。

紧握父亲的手不松开

昨日凌晨2时许,伤员陆续下机时,一位因脚伤无法行走的藏族同胞,被用担架抬了下来,身旁一位20多岁的姑娘,一路握着他的手不松开。同行者说,他俩是父女。因为语言不通,面对记者的提问,女孩静静地跪在父亲旁边,默不作声,一只手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父亲看到记者和救护人员,起身对救护人员点头,用藏语表示感谢。女孩见父亲努力想坐起来,顺势将父亲揽在自己怀里,父女俩的手仍然紧紧相握

地震中一名母亲用头替孩子挡住砖头遇难

“地震时,我住在学校,跑得快,然后狂奔回来,却没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着泪告诉本报记者,地震半小时后,姐妹俩的遗体已经被珍夏挖出。

珍夏告诉记者,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母亲白文毛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孩子挖出来后哇哇大哭。如今由珍夏带到孤儿学校的院子里,住在外面没有帐篷的地铺上。

据珍夏介绍,30岁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时父亲即去世,1999年母亲又去世了。永吉从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玉树州,在州孤儿学校任教。在那里,珍夏与活泼可爱的永吉才仁相遇,2005年确定恋爱关系,2007年完婚。在邻居眼里,永吉才仁的称呼就是“永老师”。

当人群散去,几个孩子拿着一张心形卡片,轻轻地插在坍塌的墙上。“你虽然走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卡片上这样写着。

珍夏说,永吉是爱孩子的女人。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永吉视为己出。在学校,孤儿们亲切地称永吉为“妈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23
十三亿份关爱正集结驰援
请震区同胞相信,13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相依,温暖并护佑着灾难中的玉树。

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震,再一次撕裂中华民族刚刚开始愈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深创巨痛。

这一次,是青海的玉树,那是格萨尔王的故乡,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保存着中国最美最纯最宝贵的风景和记忆……

时隔两年,罪恶的地震波,从四川盆地激荡到青藏高原腹地,同样是山川壮美、历史悠久、藏羌文化交融的仙乡,同样是淳厚善良、安居乐业的百姓。据报道,当地85%的民房垮塌,更让人揪心的是,地震发生时,孩子们已经在上课或是早自习,而70%的校舍已经变成废墟,废墟下孩子们的命运更是让人肝肠寸断……

一个伟大的民族,再一次陷入悲痛之中。

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救灾经验,让整个中国的救援系统以最快的速度,从震惊和伤痛中清醒,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救援之中。

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胡总书记,温总理,于第一时间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

17分钟后,中国地震网发出准确的地震消息;不到一小时,民政部启动4级应急预案,救灾司赶赴青海;两个多小时后,玉树成立震后应急指挥部……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发改委、中国红十字会等紧急行动起来,救人救人救人,一切围绕着救援第一要务展开。

更令人感动的是,刚刚走出大地震阴影的四川人民成为反应最快的救援力量。仅仅八小时后,四川携带救援物资的第一支救援队、四川的志愿者队伍都已经出现在灾区,可以想见,对玉树人民而言,这是多么及时且巨大的精神慰藉和有效援助。

这一切,将温暖并护佑着灾难中的玉树。

一天之中的有效救援,告诉我们,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仍然取得了可贵的进步。比如,及时、沉着而有序的救援表明,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遗产正在转化为一整套有条不紊的抗震救灾的制度性安排,社会主义中国拥有迅速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抗灾救灾的效率和力量;对任何生命坚决不抛弃,不放弃,举国期待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的发生;同胞相亲,守望相助,显示了中华民族亘古相传的大善与大爱,这善良与爱,将凝聚全国民心。而汶川曾经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泪的经历、与灾害抗争的经验,也将凝聚成抗御灾害的坚固堤防,护佑生命,改写生离死别的天灾剧本。

让我们和两年前一样,迅速擦干眼泪,英勇地直面灾难的挑战,在13亿人伸出的手臂上,让玉树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的亲人尽快绝处逢生,让格萨尔王美丽的故乡尽快重新焕发生机。请玉树的同胞相信,13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地、紧紧地相依,我们同悲恸,共命运,我们手挽着手,向突如其来的夺命大灾,宣告一个五千年来压不倒、击不垮的民族,拥有怎样生生不息、万众一心的勇气和信念。

青海长青,玉树不倒!网友们用浓郁的关爱之情抒写的“绝对”,让我们一起见证着民族的力量。

还有一个月,就是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祭。

还是一个春天。南方部分地区的罕见旱情还在发展,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强震,却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民族的多灾多难:地震共造成760人遇难,失踪243人,受伤11477人,重伤1174人,15000户民房倒塌,占居民住房的85%,10万灾民需要转移安置,地震后的24小时内已发生了750次余震……

我们这个刚刚经受过强震磨砺的民族,再一次在悲痛中把焦虑的目光投向了玉树。

但是——

“多难兴邦,多难砺党”,“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总书记的刚强和自信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温总理坚毅的神情已定格在人民永恒的记忆中!

又是一次重大灾难,我们再一次见证人民领袖对人民的无限关爱。

玉树地震灾害刚刚发生,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落实防范余震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受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委托,回 良 玉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直接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就在玉树地震发生的时候,胡总书记正在出席全球第一次核安全会议,此后,胡总书记还将出席“金砖四国”第二次领导人会晤,并出访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等国——这是胡总书记今年第一次出访,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玉树强震,牵动着总书记的心,他推迟了对委内瑞拉和智利的访问,压缩了对巴西的访问日程,并协商决定提前召开“金砖四国”领导人会议并压缩了日程,提前回国。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刚刚宣布,温总理已经推迟原定于4月22日至25日对文莱、印尼和缅甸的正式访问。

人民为大!

总书记的话简明朴实而感人肺腑:“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总理带着凝重的神情再次出现在灾区人民面前,“乡亲们的灾难就是大家的灾难,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

中 南 海 支撑起玉树不倒的力量!

在这样的力量感召下,从北京到边陲,从国内到海外,人们把一腔爱心洒向玉树,守望玉树,十三亿份关爱集结驰援,生动地演绎着我们民族进步的乐章。

两年前的那个春天,十三亿人民喊出了同一个声音:“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两年后的这个春天,我们再一次听到强烈的回声:“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在灾后紧急启动了国家救灾一级响应,中央财政紧急下拨抗震救灾综合财力补助2亿元。民政部紧急从天津、沈阳、合肥、郑州、武汉、成都、西安7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向青海灾区调拨大量棉帐篷、棉大衣、棉被以及简易厕所等救灾物资,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相关部门立即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调运了20500顶帐篷,北京市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10000顶帐篷,青海民政厅向灾区调运了7800顶帐篷,从棉帐篷的总量上来讲,38800顶棉帐篷可以安置10万人,

——解放军、武警部队目前已动用了六千多人的救灾部队,他们已经抢救被埋压群众达到了1000余人,救治受伤群众数千人。安监总局派出了第一批52人救援队伍,公安部消防局也调集了10个公安消防总队的专业救援力量1974人正在赶赴灾区参加救援行动。

——全国各地及时向青海伸出援助之手,北京、上海、广西、辽宁、福建、江西、江苏、甘肃、河北、陕西等省份积极捐款捐物,大力支援青海抗震救灾。

——公安消防部队已调派各类车辆、装备、物资69305台(套、件),总价值1.57亿元。团中央紧急募集300万元救灾款,用于支持地震灾区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抗震救灾。

——在地震发生不到10小时的时间内,社会救援系统迅速凝聚和运行起来,网友立即通过微博等方式传播前方信息,民间慈善组织迅速开始筹集善款,有企业在第一时间开通网友爱心基金并捐出善款,明星们在组织筹款义演,电视台暂停常规节目滚动播报灾区信息,志愿者也正在赶往玉树的途中。

……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汶川地震废墟上成长起来的社会力量,“这是前一次深重的国殇给一个民族带来的进步。当灾难再次降临时,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上一次灾难带给社会的成熟。”——相关评论深刻地揭示出中南海传送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

青海长青,玉树不倒!
人民伟大,民族万岁!
第2个回答  2010-04-25
爱是什么? 爱是我们美好生活中一个美丽的音符, 爱是历史长河中荡涤起的朵朵浪花,爱是幸福的源泉。世界因为有爱,才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才使得人们沐浴在幸福的爱河其乐融融。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灾难又一次降临,一座美丽的城市在倾刻之间化为废墟,10多万间房屋在一瞬间倒塌,数以万计的生命在灾难中挣扎。
再也没有这样朴实的话让我们感动。 “兄弟姐妹们,你们所遭受的灾难也是我们的灾难,你们所遭受的痛苦也是我们的痛苦,你们失去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安排好解决好你们的生活。” 这是温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亲临现场时对灾区老百姓的一席话。“救人要紧,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爱,在那一刻绽放:危难时刻,敬爱的温总理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最坚强的福音。
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成都市无偿献血点献血的人们排起了长龙,四川的的哥们自发组织车队亲赴灾区自愿无偿承担救灾运输任务,南京8岁的孩子将自己积攒的压岁钱慷慨奉献,为灾区捐款。各种救灾物资从祖国甚至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爱,在那一刻绽放:地震无情人有情,仁爱情怀可歌可泣,人间大爱感动天地。
再也没有这样的瞬间让我们流泪了。刚到达玉树的消防特勤中队长许军出现高原反应,人们劝他先休息,他却说:“我是来救人的,不是来拖累人的。” 随即便投入了一线救灾中。克服了高原反应,连续战斗了两个多小时,他依然坚持着。“大队长,发现了生命的迹象。”话音刚落,许军便倒在废墟中晕过去了。爱,在那一刻绽放:在强烈的高原反应下,仍然争分夺秒,永不放弃。
没有了工具,武警战士们就徒手在废墟中挖刨,奇迹般营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忍受着恶劣天气的煎熬,只靠方便面与矿泉水充饥,但是他们带着对生命的关爱和自己的责任,靠着顽强的毅力,艰苦工作,连续作战,很多同志连续几天都没有休息过。爱,在那一刻绽放:面对困难,永不低头,面对挑战,永不认输。
我们是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再大的困难,用13亿去除,困难将变得非常渺小;再小的爱心,用13亿去乘,将会大爱无边。地震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血浓于水的人间真情,看到了这个世界原来充溢着这么多的真爱,没有一点缺憾,没有一点瑕疵。“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真爱如这春风细雨,世界因此而美好与和谐。让我们扣紧爱的音符,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去奏响一个又一个爱的乐章!
第3个回答  2010-04-28
当我看到网络新闻报道“北京4月20日电 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的时候,我想起了汶川。

在中国的历史上,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有些事情都是惊人的相似。同样,汶川与玉树在我眼里也是惊人的相似,有些问题始终是我们无法逃避的,那就是一具具孩子的尸体都如小鸡一般从地底下捞上来,然后走过一个视察的身影都信誓旦旦的表示,可这样的表示有些时候让人觉得很沉重,特别是面对真实的生命的时候,那一种沉重让人觉得此刻说再说的承诺,始终都无法挽回。

不错,生命需要尊重,面对自己的同胞其实我们哀悼是人之常情,但发自内心的哀悼有些时候不一定需要通过类似文件精神。毕竟在21世纪的我们,假如还类似过去大跃进年代靠口号进行“赶英超美”的话,其实那是对活着生命的人的亵渎,也是对死去的人一种不尊重。

一个网友说的“建议国家作出规定,事故、灾难遇难多少人,为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哀悼日。”的话,其实未必不是在提醒我们,那就是有些时候我们做好些实质的,那会比形式上的东西更好,至少别的国家在强震下为什么一直伤亡的人数比我们少,是他们百姓生命太坚强了,还是我们的生命太脆弱了?为什么与地震频发日本,与前段时间发生地震的智利,面对同样的天灾,造就了与我们不同的结果呢?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天灾是与人祸互动的,所以不同的人祸造就了不同的结果。

就在今天,一个熟人跟我提“要是把全国的学校再重新盖过,那么孩子就不会死那么多!”可我反问他“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下,即使全国学校重新建过,还是跟现在地震倒塌的学校质量一样怎么办,何况全国学校不会因为一场地震重新建过,更不可能在全国一下建造出抵抗8级地震的学校来,难道不是吗?”

因此在玉树,生命不仅是需要的是哀悼,也需要一种来自真正来自民族内心的反省,毕竟太多太多的孩子消逝的生命不能不让我们正视真正的事实,那就是究竟我们该如何的哀悼才是真正对得起死去的死难者,与现存的人?

其实我们常常希望活着的孩子能不再重蹈覆辙,但是我们一直到今天还是无法改变,所以玉树需要的不仅是哀悼,更是一种来自对我们体制环境的反思——什么时候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的希望呢?

但愿我们的民族不再用孩子的血来换取教训了,因为这样太残酷了,所以当生命需要哀悼表示尊重的时候,往往是我们不仅是需要哀悼那么简单。

十三亿份关爱正集结驰援
请震区同胞相信,13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相依,温暖并护佑着灾难中的玉树。

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震,再一次撕裂中华民族刚刚开始愈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深创巨痛。

这一次,是青海的玉树,那是格萨尔王的故乡,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保存着中国最美最纯最宝贵的风景和记忆……

时隔两年,罪恶的地震波,从四川盆地激荡到青藏高原腹地,同样是山川壮美、历史悠久、藏羌文化交融的仙乡,同样是淳厚善良、安居乐业的百姓。据报道,当地85%的民房垮塌,更让人揪心的是,地震发生时,孩子们已经在上课或是早自习,而70%的校舍已经变成废墟,废墟下孩子们的命运更是让人肝肠寸断……

一个伟大的民族,再一次陷入悲痛之中。

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救灾经验,让整个中国的救援系统以最快的速度,从震惊和伤痛中清醒,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救援之中。

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胡总书记,温总理,于第一时间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

17分钟后,中国地震网发出准确的地震消息;不到一小时,民政部启动4级应急预案,救灾司赶赴青海;两个多小时后,玉树成立震后应急指挥部……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发改委、中国红十字会等紧急行动起来,救人救人救人,一切围绕着救援第一要务展开。

更令人感动的是,刚刚走出大地震阴影的四川人民成为反应最快的救援力量。仅仅八小时后,四川携带救援物资的第一支救援队、四川的志愿者队伍都已经出现在灾区,可以想见,对玉树人民而言,这是多么及时且巨大的精神慰藉和有效援助。

这一切,将温暖并护佑着灾难中的玉树。

一天之中的有效救援,告诉我们,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仍然取得了可贵的进步。比如,及时、沉着而有序的救援表明,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遗产正在转化为一整套有条不紊的抗震救灾的制度性安排,社会主义中国拥有迅速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抗灾救灾的效率和力量;对任何生命坚决不抛弃,不放弃,举国期待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的发生;同胞相亲,守望相助,显示了中华民族亘古相传的大善与大爱,这善良与爱,将凝聚全国民心。而汶川曾经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泪的经历、与灾害抗争的经验,也将凝聚成抗御灾害的坚固堤防,护佑生命,改写生离死别的天灾剧本。

让我们和两年前一样,迅速擦干眼泪,英勇地直面灾难的挑战,在13亿人伸出的手臂上,让玉树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的亲人尽快绝处逢生,让格萨尔王美丽的故乡尽快重新焕发生机。请玉树的同胞相信,13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地、紧紧地相依,我们同悲恸,共命运,我们手挽着手,向突如其来的夺命大灾,宣告一个五千年来压不倒、击不垮的民族,拥有怎样生生不息、万众一心的勇气和信念。

青海长青,玉树不倒!网友们用浓郁的关爱之情抒写的“绝对”,让我们一起见证着民族的力量。

还有一个月,就是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祭。

还是一个春天。南方部分地区的罕见旱情还在发展,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强震,却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民族的多灾多难:地震共造成760人遇难,失踪243人,受伤11477人,重伤1174人,15000户民房倒塌,占居民住房的85%,10万灾民需要转移安置,地震后的24小时内已发生了750次余震……

我们这个刚刚经受过强震磨砺的民族,再一次在悲痛中把焦虑的目光投向了玉树。

但是——

“多难兴邦,多难砺党”,“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总书记的刚强和自信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温总理坚毅的神情已定格在人民永恒的记忆中!

又是一次重大灾难,我们再一次见证人民领袖对人民的无限关爱。

玉树地震灾害刚刚发生,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落实防范余震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受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委托,回 良 玉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直接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就在玉树地震发生的时候,胡总书记正在出席全球第一次核安全会议,此后,胡总书记还将出席“金砖四国”第二次领导人会晤,并出访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等国——这是胡总书记今年第一次出访,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玉树强震,牵动着总书记的心,他推迟了对委内瑞拉和智利的访问,压缩了对巴西的访问日程,并协商决定提前召开“金砖四国”领导人会议并压缩了日程,提前回国。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刚刚宣布,温总理已经推迟原定于4月22日至25日对文莱、印尼和缅甸的正式访问。

人民为大!

总书记的话简明朴实而感人肺腑:“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总理带着凝重的神情再次出现在灾区人民面前,“乡亲们的灾难就是大家的灾难,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

中 南 海 支撑起玉树不倒的力量!

在这样的力量感召下,从北京到边陲,从国内到海外,人们把一腔爱心洒向玉树,守望玉树,十三亿份关爱集结驰援,生动地演绎着我们民族进步的乐章。

两年前的那个春天,十三亿人民喊出了同一个声音:“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两年后的这个春天,我们再一次听到强烈的回声:“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在灾后紧急启动了国家救灾一级响应,中央财政紧急下拨抗震救灾综合财力补助2亿元。民政部紧急从天津、沈阳、合肥、郑州、武汉、成都、西安7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向青海灾区调拨大量棉帐篷、棉大衣、棉被以及简易厕所等救灾物资,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相关部门立即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调运了20500顶帐篷,北京市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10000顶帐篷,青海民政厅向灾区调运了7800顶帐篷,从棉帐篷的总量上来讲,38800顶棉帐篷可以安置10万人,

——解放军、武警部队目前已动用了六千多人的救灾部队,他们已经抢救被埋压群众达到了1000余人,救治受伤群众数千人。安监总局派出了第一批52人救援队伍,公安部消防局也调集了10个公安消防总队的专业救援力量1974人正在赶赴灾区参加救援行动。

——全国各地及时向青海伸出援助之手,北京、上海、广西、辽宁、福建、江西、江苏、甘肃、河北、陕西等省份积极捐款捐物,大力支援青海抗震救灾。

——公安消防部队已调派各类车辆、装备、物资69305台(套、件),总价值1.57亿元。团中央紧急募集300万元救灾款,用于支持地震灾区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抗震救灾。

——在地震发生不到10小时的时间内,社会救援系统迅速凝聚和运行起来,网友立即通过微博等方式传播前方信息,民间慈善组织迅速开始筹集善款,有企业在第一时间开通网友爱心基金并捐出善款,明星们在组织筹款义演,电视台暂停常规节目滚动播报灾区信息,志愿者也正在赶往玉树的途中。

……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汶川地震废墟上成长起来的社会力量,“这是前一次深重的国殇给一个民族带来的进步。当灾难再次降临时,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上一次灾难带给社会的成熟。”——相关评论深刻地揭示出中南海传送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

青海长青,玉树不倒!
人民伟大,民族万岁!
第4个回答  2010-04-25
没有人抱怨自己的脚被扔过来的砖头砸到,更没有人抱怨铁锹扬起的阵阵灰尘。广州消防20多名官兵正在徒手将坍塌的房屋清理干净,期待奇迹的出现。在他们脚下,姐姐白文毛和妹妹永吉才仁或许正等待着救援者的到来。

玉树电力公司禅古发电厂的罗松江永带着7名兄弟赶来帮忙。“一定要找到她们两姐妹”。罗松对记者说。

白文毛是禅古电厂的运行班班长。4月14日早上7点多地震过后,白文毛和她妹妹的手机从此“无法接通”。怀疑两姊妹还在废墟下的罗松向救援队求助。

拯救行动从9点开始。这是一片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住宅。今年30岁、已成家3年的永吉才仁和34岁、未婚育有一子的姐姐白文毛住在这栋住宅里。

广州消防救援者和一些志愿者开始从客厅位置寻找生命迹象。所有的砖头通过一双双手送到了外面的院子里,可视仪从4个方向向下面空隙的地方往最深处送,但那里连一只袜子的影子都没有。

“有一张床,这里有一张床。”一个志愿者大叫起来。所有人的目光开始转移到了西北角。这时已是9点40分。官兵们扑上去,掏出砖头和玻璃碎片往外扔。玻璃碎片将手割破,血通过手套滴到了泥土上。

掏开一个口子,生命探测器开始向下搜寻。但又一次让所有人失望了。这里除了几颗石子,没有其他物件。

参与救援的人开始转战最东头的一间大房子的废墟。10点半了,探测仪显示,房子的南面靠墙的地方东西各有一张床。那里再次成为官兵们看到生命迹象的希望所在。床被抬起来,但没有两姊妹的影子。在罗松的左手腕上,表针指向11点整。

母亲怀中的孩子还活着

失望的情绪弥漫着在场的每一位救援者。

这时,一个男人跑了过来,“你们不要找了,白文毛和永吉都遇难了。”男人说。“我是永吉才仁的丈夫,我叫珍夏,是玉树州孤儿学校的老师。”几位邻居认出了蓬头垢面的珍夏,然后对人群喊:他是永老师的爱人,你们应该相信他的话。

救援队员们脸上一片悲伤。广州消防援救队指挥官摇了摇头,“我们来迟了。”人群开始散去。

“地震时,我住在学校,跑得快,然后狂奔回来,却没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着泪告诉本报记者,地震半小时后,姐妹俩的遗体已经被珍夏挖出。

珍夏告诉记者,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母亲白文毛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孩子挖出来后哇哇大哭。如今由珍夏带到孤儿学校的院子里,住在外面没有帐篷的地铺上。

据珍夏介绍,30岁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时父亲即去世,1999年母亲又去世了。永吉从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玉树州,在州孤儿学校任教。在那里,珍夏与活泼可爱的永吉才仁相遇,2005年确定恋爱关系,2007年完婚。在邻居眼里,永吉才仁的称呼就是“永老师”。

当人群散去,几个孩子拿着一张心形卡片,轻轻地插在坍塌的墙上。“你虽然走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卡片上这样写着。

珍夏说,永吉是爱孩子的女人。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永吉视为己出。在学校,孤儿们亲切地称永吉为“妈妈”。

回答者: 火麒麟假面 - 三级 2010-4-24 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