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歌有哪些

山西民歌有哪些

1、人说山西好风光

《人说山西好风光》是张棣昌谱曲、乔羽作词,郭兰英演唱的一首山西民歌。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创作于1959年,60年代开始响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把山西民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2、汾河流水哗啦啦

《汾河流水哗啦啦》是著名歌唱家孟贵彬演唱的一首歌,作为电影《汾水长流》主题歌。是一首充满晋中特色的歌曲。

3、圪梁梁

《圪梁梁》是一首山西民歌,原名《那是个谁》,由有“黄河之滨民歌王”之称的杨仲青于1980年创作。这首歌广为大众熟悉是因为一部电视剧《血色浪漫》,作为这部电视剧的插曲,龚琳娜的演唱使得这首歌广为人知。

4、幸福不会从天降

《幸福不会从天降》,演唱者梦之旅合唱组合 ,所属专辑: 《流淌的歌声》,已发行的音乐作品。

5、绣荷包

《绣荷包》是一首晋北民歌,由范秀冬演唱。民歌《绣荷包》流传的历史很久远。据现代戏曲、曲艺理论家傅惜华(1907-1970)考证,《绣荷包》在清代中叶时已十分盛行的一种时调小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0

1、《交城山》

《交城山》是清朝或者更早年代开始流传于文水、交城一带的一首民歌。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曾由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并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流传,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山西民歌。

2、《走西口》

走西口是一首山西地方民歌。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

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歌曲走西口70年代经著名歌唱家朱逢博重新改编创作唱红大江南北,让歌曲焕发新姿,却保持了原曲的味道。

3、《拜大年》

《拜大年》是一首流行歌曲,由中国娃娃组合演唱。将Bell(李小燕)和娃娃(陈冠桦)两人取名为ChinaDolls中国娃娃的原因为,因为一看到她们就觉得她们不像泰国人,倒比较像是中国人,再加上娃娃有一半的台湾血统,且两人都拥有中国人特有特征--就想到丹凤眼,所以将她们命名为:ChinaDolls中国娃娃。

4、《观灯》

《观灯》是一首方琼演唱的歌曲,作词是方琼,作曲是方琼。

5、《下柳林》

《下柳林》是流传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一带的民歌,以柳林弹唱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韵味自然朴素,乡土气息浓郁、粗犷。

拓展资料

山西民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以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为主。相传于尧天舜日之时就有传录的,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诗三百》中所收集的《魏风》、《唐风》共十九篇,大部分采自山西。

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 山西各地民歌品种繁多,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一、山歌;二、号子;三、小调;四、套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10

山西民歌有:

1、《走西口》

走西口是一首山西汉族民歌。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

2、《看秧歌》

看秧歌 - 郭颂

正月里来是嘛新年啊

村里村外锣鼓喧天啊

小佳人房中巧打扮啊

时兴头 戴金簪

瓜子脸 赛粉团

通红的胭脂点唇边

身上穿小花衫

得儿那呼咳儿呼咳儿呀

嘴说是看秧歌

哼 其实是会情郎

王呀嘛王海山啊哎嗨呀

打扮起来多么苗条

欢天喜地人群里蹽

大秧歌扭得真热闹哇

耍龙灯 跑旱船

扭秧歌那个踩高跷

龙灯盘玉柱 船象水不漂

秧歌辫蒜辫 高跷打飞脚

得儿那呼咳儿呼咳儿吆号

那边的狮子还会抖搂毛啊哎嗨呀

喇叭吹来锣鼓也是敲

大人小孩拍着手笑

狠心的情郎哥为啥还不到哇

我翘着脚也看不着

净看人家的后脑勺

得儿那呼咳儿呼咳儿呀

埋怨自己个个头不够高哇哎嗨呀

猛瞧见情郎哥摆手把我叫哇

乐得我心乱跳脸儿发烧

有心喊他怕别人听到哇

我摆摆手叫他等着

挤挤擦擦往外蹽

一只乌拉脚呦呦踩得我火燎

一只鞋踩丢了

光脚丫多难瞧

得儿那呼咳儿呼咳儿呀

情郎哥看到

我的小脸往搞哇哎嗨呀

3、《绣荷包》

绣荷包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之一,荷包亦称香囊、香袋、香球、佩伟、容臭等,是随身佩带的小囊,用以装钱或零星物品,也可作装饰物。

4、《想亲亲》

在陕北,有一个古朴、恬静的村庄,自从早些年知青来这里插队落户,才开始有了跟外界的接触,永生就是小山村的一位知青村支书。永生带领着知青和乡亲们在山村南边打坝淤地,保护了由坝堤开垦出的千亩良田。从此,这里便吃上了雪白的大米。永生把自己回城的指标让给了相爱几年的姑娘茹霞,她却因种种原因却与别人匆匆结婚。永生的妻子大兰也是一位插队知青,她早年与少华相爱并有一女,少华因公殉职。

女儿小兰也在爷爷的教育下成为一名军官。前来采访的女记者金霞和郑小燕流连忘返,《一个美丽的地方》报道一经播出,小山村也正式的和外界相通了,茹霞为村里引资,实现了回报村子与永生的机会。永生通过实实在在的改变村容村貌,教育培养下一代,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多欢乐与生机。永生扎根农村,他把自己全部的青春与精力,奉献给了农村事业。

拓展资料

民歌《走西口》就是表现一对新婚夫妇,为生活所迫,丈夫决定到口外去谋生时,妻子依依惜别的动人故事。据说曲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深刻地唱出了农民的苦难和辛酸。走西口是对命运的挑战,也是对新环境的开拓。走西口固然艰辛,可是勤劳智慧的人们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正是他们开启了晋商的辉煌时代。走西口这一自发行为深刻地改变了山西与蒙古地区的发展进程。

山西地处华北高原,位于黄河中游,是中国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山西民歌历史悠久,相传在尧舜时期就有传录的,如《击壤歌》、《南风歌》。

山西民歌_山西民歌大全_365音乐排行榜 网页链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8-18

山西民歌有《看秧歌》、《走西口》、《绣荷包》、《人说山西好风光》、《汾河流水哗啦啦》等等。

1、《看秧歌》

这是是郭颂演唱的歌曲,收录于专辑《在线热搜(华语)系列76》中,发行于2013年1月1日。

2、《走西口》

走西口是一首山西汉族民歌。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

3、《绣荷包》

绣荷包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之一,荷包亦称香囊、香袋、香球、佩伟、容臭等,是随身佩带的小囊,用以装钱或零星物品,也可作装饰物。

4、《人说山西好风光》

这首歌在60年代被郭兰英唱响大江南北,许多人都是通过这首歌了解山西认识山西的。就算是没去过山西的人,听着这首歌都会被山西的美好风光所吸引,而山西老乡每次听这首歌绝对会热泪盈眶,满满的都是对家乡的爱。

5、《汾河流水哗啦啦》

这首歌同样是山西民歌中经典中的经典,汾河可以算是山西百姓的母亲河了,在每个山西人成长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可以说是哺育了历历代代的山西人。听着这首歌,对家乡的热爱油然而起。

拓展资料:

山西的号子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夯硪号子,其中又分为“打夯号子”和“打硪号子”两种;

二是黄河船工们唱的船工号子。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河曲、河津、芮城等县。

船工号子中又根据不同情况的劳动,分为“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拉篷号子”、“爬山虎号子”、“推船号子”等。

山西小调的体裁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优美秀丽的抒情歌,如《绣荷包》、《绣花灯》、《茉莉花》、《十样景》等;也有幽默、风趣的诙谐歌,如《热菜汤》、《高高山上一骨嘟蒜》、《大红公鸡毛腿腿》等;也有贬斥谗懒或其他丑恶现象的讽刺歌,如《花儿开》、《抓跳蚤》、《不相配》等。

参考资料:山西民歌——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7-29

    《绣荷包》

    《绣花灯》

    《茉莉花》

    《十样景》、

    《卢狗亲上寿》

    、《永不能生娘家》

    《姑嫂挑菜》

    《下柳林》

    《秋香哭婆婆》

    《苦伶仃》

    《拜大年》

    《观灯》

    《闹元宵》

    《对花》

    《打秋千》

    《热菜汤》

    《高高山上一骨嘟蒜》

    、《大红公鸡毛腿腿》

    《花儿开》

    《抓跳蚤》

    《不相配》

    《交城山》

    《走西口》

    《看秧歌》

    《桃花红杏花白》

    《想亲亲》

拓展资料:某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

参考资料:民歌-百度百科山西民歌-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