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怎么处理两种设计方案

如题所述

【柏慕教你】Revit中两种梁随板起坡的创建、修改方法

在坡屋顶建筑的施工图当中,通常存在梁顶随板顶起坡的情况,在建模过程中也因对梁高度无法确定而降低效率,实际施工中也是很难精准定位梁的高度。若是施工图完成情况下搭建模型,会减少模型的修改量,但是若处于方案阶段结构随时在调整,模型的修改量很大,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创建符合实际需要的模型还便于后期修改的方法。下面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创建坡屋板下的梁并快速修改:方法一:先创建结构楼板,再创建梁,使用“梁系统”绘制梁。1) 在楼层平面视图中,单击“结构”选项卡下“楼板”命令,使用“绘制矩形”命令创建矩形楼板,并使用“坡度箭头”绘制楼板的坡度方向,在左侧实例属性栏中将“指定”选项由“尾高”修改为“坡度”,修改下边坡度值为“20°”,选择任意楼板类型,单击“”

完成创建楼板。

【此处将“指定”后选项由“尾高”修改为“坡度”是便于在完成

楼板编辑状态后可以直接改变楼板坡度,方便调整测试,在实际中更多使用的是“尾高”直接调整模型。】2) 切换到“三维”视图中,单击“结构”选项卡下“梁系统”命令,设置工作平面为楼板底面,拾取楼板边缘为梁系统边界线,并设置梁方向及梁间距、类型如下图所示,单击“”完成创建梁系统。3) 选择创建的所有结构梁,将左侧属性栏中“方向”后选项由“标准”

修改为“水平”,并调整“Z轴偏移值”为“50(根据板坡度的实际需要调整数值)”,完成如图所示。【此处将“方向”后选项由“标准”修改为“水平”是符合实际情况,梁截面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于板面的,调整“Z轴偏移值”为“50”,是为了使梁与板更好的接合。】4) 切换到“楼层平面”视图,使用“对齐尺寸标注”命令对梁与板的相对位置进行标注,选择楼板并调整实例属性栏中“坡度”值为“40°”,完成后会发现梁与板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5) 若实际中有些梁截面尺寸需要修改,可单独选择该梁进行类型替换,上述结果能满足需要可以使用“梁系统”绘制梁,若不能则需另寻他法。方法二:先创建结构柱,再创建梁,再创建有坡度的结构板。1) 在楼层平面视图中,单击“结构”选项卡下“楼板”命令,使用“绘制矩形”命令创建矩形楼板,并使用“坡度箭头”绘制楼板的坡度方向,在左侧实例属性栏中将“指定”选项由“尾高”修改为“坡度”,修改下边坡度值为“20°”,选择任意楼板类型单,击“”完成创建楼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