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如何扎根城市,《西京故事》中年创业滋味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西京故事》主要讲述了罗天福一家因为一些原因从偏僻农村来到西京这座城市扎根的故事。期间展现了农村家庭初来到城市的生存艰难,以及孩子与父母思想上的矛盾。从整个故事来看还是很有立意的,通过底层小人物的艰难处境来展现农村与城市的不同,暗示社会不断发展,一些跟不上时代的小人物生存显得越发艰难。但最后结局还是弘扬了正能量,突出朴实人民的宝贵品质。虽然立意和框架很好,但剧情却显得十分平庸。因此这部剧并不算好看。

开头几集主要讲罗天福的儿子成绩很好,本可以上清华北大,却因为自己延误导致儿子错过英语考试,最后上了西京交通大学。在大学里,他的儿子学会了攀比,为了竞争班长,谎称自己的爸爸是县长,还花了一个月的生活费请同学吃饭。后来又沉迷于打游戏,虽然是想通过游戏来赚钱,但风气也很是不正了。这些情节可以说是很抹黑大学生了,拼爹,沉迷游戏,攀比,后面还有进传销的情节,这些事情虽然在现实里是有的,但全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未免有点过分了。有点黑农村大学生的意思。也许导演是想表达农村孩子初到城市自卑,禁不住诱惑,但表达方式过于直白强硬了。这些情节也出现于大部分同类型剧中,有点老套。

虽然前面的剧情有些直白,但冲突矛盾的点还是够的,整个故事也比较流畅,加上两位老戏骨的演绎,还是可以看一下的。但后面职场的部分,就显得有些凌乱,想表现的点太多,但每个点又没有讲好,比如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各种小商小贩艰难的生存处境,家长与孩子的代沟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断穿插,想要突出这部剧的写实,贴近生活,但导演的能力似乎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不能把这些问题合理穿插,使剧情有条理,最后只让观众感到凌乱。

除了这些问题以外,还存在着许多bug,一个刚出院的病人就可以大鱼大肉的补身体,显得很没有生活常识。这类剧情本就不受年轻观众的喜欢,受众多是一些中老年人。社会上关于大学生不好的新闻本就有很多,这剧还奖众多元素都集中于一个农村大学生上,年免不让这些受众产生焦虑感,担心自己的孩子。

后面导演为了使整部剧更有深意,加入了很多社会焦点问题,一大波信息的传播,年轻人都有点接受不能,更何况是中老年人呢,只会显得整个剧情混乱,没有明确的主题点。如果不是主演父母的两个演员演技在线,挽救了一些剧情上的不足,并且在中老年人心中有一定观众缘,这部剧的收视率怕是不会太好看。这部剧本来整个走向是很有深意的,若是导演把农村家庭来到城市的摩擦与适应这一个点讲好,这部剧应该还是不错的,奈何导演野心太大,故事又没有讲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7

这类奋斗故事或许适合父母一辈艰苦奋斗的人群去看,但相对而言,这部《西京故事》也不是很好的,剧情有些拖沓,略显冗长,以致于枯燥了。

        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看透世事纷纭一般,纵观周围的变化,进入大城市实现自我,虽然带点儿励志色彩,却不会使人印象深刻,有些剧很提不起劲,没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可圈可点之处,场景选取的倒很真实,给人实在的感觉,没有刻意的渲染氛围,本身就出落的很沧桑。

        《西京故事》这类题材的剧作很多,但确实没几个上层之作,毕竟此类小人物奋斗史早已司空见惯,迎合不了大众的口味,主演演技差强人意,整体来说,达不到理想的感觉就是次品,尚未有人气流量演员来带动这类作品的发展,题材不能为大众所娱乐吧,毕竟时代如此,忆苦思甜的人不多了,在五花八门的作品中《西京故事》并不突出。


第2个回答  2019-10-17
电视剧前面看还可以,到最后就感觉剧情太扯了,尤其是大结局处理太仓促,不知道是导演着急收工吗。然后说说剧情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坏人犯了大错没有收到处理,好人因为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事就被处理。比如笑面胡这么明显的盗窃童教授的论文成果,还诬陷童教授,校长竟然无动于衷。反而诬陷童大地无中生有的事情,校长却比较上心,把副院长的位置给了笑面胡,不得不说,这部电视剧校长非常不称职。然后就是陆山隐瞒结婚找甲秀和好,他老婆家族那么厉害,陆山这种行为是自取灭亡,他的处境应该很危险才对,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将他告发让他人财两空。剧情却是他是大boss,其他人好像都受他的摆布,甲秀就不说了,还有那个电视台主任,这都是啥啊。明明是陆山节目拍不好,到最后怎么让吴振震谁给他两千万,太扯。还有甲秀的问题,这么单纯的一个人,为什么一工作就好像扫地神僧似的能力那么强,金妍对她那么坏她跟没事人似的,对金妍有求必应。最后结局太差,好人没看到好结果,坏人没看到被惩罚。最后一集金锁,陆山一个镜头都没有了。我想象的结局应该再加上这些:童大地恢复名誉后升为副院长,笑面胡被辞退,陆山被美国家族扫地出门,塔云山成功脱贫致富。打分的话,演员演技给8分吧,主要演员演技都不错,甲秀演技还有待提高,童大地还可以。剧情的话,前面给7分,后面只能给3分,不能再多了。
第3个回答  2019-10-17

《西京故事》算是小糊,是部很可惜的剧:1、豆瓣上无评分、没有一篇长影评、讨论区仅1人发帖;2、以1月3日数据为例,它的csm55城收视率仅0.245%(天津卫视)。

该剧也是献礼剧,当初宣传稿说的是“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于2017年3月开机、6月杀青,但直到2018年12月才上卫视播出(之前在一些地方台播出过),殊不知这个档期荧屏上精品剧扎堆,而《西京故事》竞争力不足,虽然曾被列为2017年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的100部重点剧目名单,但最终泯然众矣。

《西京故事》的导演是姚远,此前执导的《我在北京·挺好的》《大屋下的丫鬟》也都口碑不堪,但他参与编剧的《历史的天空》《陈赓大将》则是佳作。演员方面由实力派戏骨张国强和陈小艺领衔,青年演员石安妮和刘智扬助阵。剧情主要讲述农村家庭与城市生活的碰撞,主角夫妇为了子女教育举家迁居到西京(现实里映照的是西安),他们一家所遭遇的酸甜苦辣构成故事主线。

我是在爱奇艺上看的,本剧一开头就是儿子罗甲成介绍自己家庭,父亲罗天福是教书二十年的小学民办教师、母亲刘淑慧曾是十里八乡一枝花,姐姐罗甲秀在西京交大上学,而他自己是县中学的学霸,因为父亲出意外而导致他缺考一门,没考上清华大学,他不愿听父亲的话复读,负气离家去西京交通综合大学报到了,一家命运自此彻底改变。

这故事开端很有吸引力,也很能调动我们80后一代人的共鸣。父子间的思想隔阂、母亲对子女的爱护、姐弟俩的守望相助,都很有家庭戏的温情。其实前几集讲父母进城摆摊卖凉皮卖饼、以及罗甲成大学生活的戏份也很好看,但引入的母亲和儿子教授早年有段旧情比较尬,有强行制造戏剧冲突之嫌,随着罗氏姐弟临近毕业之后的可看性也直线下降,支线引入的众多人物常常让人出戏,也有油腻的面孔不忍直视,整体的节奏有点拖沓不够利落。

张国强真是演得非常好,刘智扬年过三十了从高三学生演起竟也不太违和,可是万事都怕对比,《西京故事》和很多悬浮国产剧比较自然成色还不错,但现阶段看点多、制作优的好剧太多,《西京故事》也就显得平庸了,再加上没有当红明星的话题度加持,所以目前成绩也就不突出了。

第4个回答  2019-10-17

一部靠“张国强+陈小艺”演技撑起来的现实主义作品。本剧改编自著名作家陈彦的同名小说,曾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多项国内大奖。此番改编成电视剧,用镜头语言讲述西京城里三个不同普通家庭的喜怒哀乐,全景呈现小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与真实实践。豆瓣暂无评分,由于剧本的平庸,纵演员卖力表演,预计评分也不会太高。

也许是近期“改开剧”热潮鼓舞,一时间“小人物”题材剧风行,《西京故事》亦不例外,陷在同类题材创作的窠臼中。人物基本上也是涉及社会各个阶层,从贩夫走卒、市井小民,到大学教授、公司白领……包罗万象,热点话题则从“农民工问题”“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到“创业问题”“代际沟通问题”等等,试图捕捉最真实的世间百态,达到“接地气”的目的。

不知是用力过猛,还是编剧的野心过于强大,无所不包则出现了重点不突出的尴尬境地。一开始还觉得故事还可以,但越看越觉得“进入职场以后”的脉络过于繁杂,反而没有说好主人公的故事。让故事看起来冗长、拖沓,五集以后就明显感觉“味同嚼蜡”,评分可能会比同类型的《向幸福前进》《夜市人生》等剧还要低。

很明显的问题,也许是编剧做功课不多,比如出现了乳腺癌患者术后还可以大肆喝鸡汤甚至大鱼大肉补身子的bug,这病人得是有多么滴“饥渴”?拍摄过程中,道具也不甚讲究,住在偏僻大山里的姐弟俩都可以背着“三叶草”上课。这些都不太符合现实设定。

但是陈小艺和张国强的表演,可以说是稍稍挽救了剧情的不足。陈小艺一直是我喜欢的中生代女演员,从《外来妹》《叶落长安》《离婚》《半路夫妻》《军歌嘹亮》到《女不强大天不容》,她的每部戏基本上都对得起“演员”两个字,她也几乎演尽了女人的酸甜苦辣。至于张国强,绝对是那种越看越顺眼、越看越觉得有味的男演员,从《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一直到《我的团长我的团》,典型的“耐看型”演。

本来有陈小艺和张国强,再加上导演姚远,应该能创造出不俗的收视小高潮。毕竟姚远导演的作品可包括《陈赓大将》《历史的天空》《乾隆王朝》。可惜的是,再好的导演+演员,也未能挽救剧本的平庸,颇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