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的电影,《爆裂鼓手》最后的结局有什么含义?

如题所述

《爆裂鼓手》讲了一个有着爵士鼓手梦想的少年,在一名严格到变态的老师指导下,突破极限,不断超越自我的热血故事。这部影片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更成为了许多电影打分网的公认的优质电影。

在电影最后,导师Fletcher认为男主Andrew向学校投诉他害他丢掉工作,并报复性的,邀请Andrew参加音乐演出,给Andrew错误的乐谱,让他当众出丑。而Andrew 不服输,重返现场,带领乐队演奏了他苦练已久的乐曲。在影片的最后,舞台的灯光暗下来,Andrew仍然在不停地打鼓,声音微弱到响亮,一遍又一遍。

这个结局,表面上是Fletcher跟Andrew两个的博弈,实际上是Andrew一个人的内心挣扎, 他渴望成为一个声名远扬的爵士鼓手,而作为老师的Fletcher严格、挑剔,渴望一个与他灵魂契合的鼓手,Fletcher代表一种权威认可,而Andrew需要他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这种追求无疑是病态的,让Andrew离开父亲的怀抱安慰背弃家人,切断七情六欲。他不停地打鼓,流了很多汗水,速度越来越快,整个人却麻木。最后他的独自打鼓,脱离了艺术,表明了他不是什么励志的成功青年,他就是一个悲剧。

Andrew最后的表情与电影刚开始他打鼓的表情完全不同,他最开始打鼓表情轻松带有一些坚韧,而最后完全是一种痛苦。结局让电影脱离了“追求梦想”这一单一主题,更深层次地挖掘了心理的问题,通过打鼓这一行为具体化,让观众得以窥探Andrew已经病态的内心。

影片最后的一分钟,两人相视而笑,Andrew继续打鼓,镜头先给到Fletcher,明显他最后抛开一切认可了Andrew,随后Andrew的笑,他获得了他内心所想。鼓上沾满了血,也呼应了影片的Andrew两次提到的,像查理帕克一样为自己爱的事业奉献生命。

影片的结局也是高潮,导演用开放式的结局,就是希望引发不一样的思考。电影不是传统的励志片,也值得每个在奋斗的年轻人细细品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7

《爆裂鼓手》的结局,可以做两种完全相左的解释和寓意。

但无论是哪一种,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答案:安德鲁的伟大和弗莱彻的伟大,一个是尚未历经人世,停留在执着和天赋的伟大,一个是看破世间万种,只剩下对音乐疯魔的伟大!

(1)我毫不怀疑,弗莱彻是想毁掉安德鲁,最后在纽约音乐节的那场终极盛典,上台以后的安德鲁发现了弗莱彻的圈套,即将要演奏的曲目和谱子,和一开始弗莱彻所说的完全不一致,再结合弗莱彻上台后悄悄和安德鲁说的那句:Shit,我知道是你!

无疑弗莱彻知道了安德鲁是那个告密者,导致他被赶出学校的罪魁祸首,于是弗莱彻想利用这场音乐盛典毁灭掉安德鲁。因为台下坐的人,除了有着对音乐的专业以外,还有着一项技能:过目不忘!

如果砸了,那安德鲁就如同被判了死刑!

(2)我也不怀疑,弗莱彻用的还是激将法,兴许在我内心,更倾向于这种解读。无疑弗莱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变态,但他对音乐的解读,对潜能的激发,却又让人挑不出毛病。你可以说他 变态,但请尊重他的才华!而安德鲁只是一个自小爱好架子鼓的年轻人,有天赋,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傲娇”,但璞玉从不是生下来就伟大和独一无二。

于是弗莱彻要用这最后一场的演出,来完成这最后一次的雕琢,是成是败,也在此一举!还是那句话,因为台下坐的人还有着一项技能:过目不忘!

 如果成了,那安德鲁将拥有全世界!

无论是1还是2!最后的结局都是完美,安德鲁用一场酣畅淋漓、无与伦比的演出,在大舞台上,向世界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最强有力一击!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安德鲁和弗莱彻二人共同完成了一场最完美的演出。

至此电影谢幕,无需纠结弗莱彻的教学方式是否合适,也无需纠结安德鲁的坚持是否有意义,这些并不重要!

除此之外,关于剧情,我们需要知道的还有更多,这不是一部只有“变态”师生情的电影,有另外两条脉络和情感,也值得我们重视。

    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安德鲁与妮科尔这场无关紧要的恋爱,在吃了两场匹萨戏后就宣告破产,在最后的那通电话里,彻底的宣告死亡!如此短暂和快速的爱恋,看不出半分的美好和纯真,但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追逐梦想的人,总会显得孤独。安德鲁本可以拥有妮科尔,但因为自己有些过度的理智,尚未开始就被主动扼杀。其实爱情和梦想,并不矛盾,当安德鲁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为时已晚!

请收下,导演的这份好意,记住,爱情是你追逐梦想路上的加速剂,而不是绊脚石!

     一个单亲家庭的父爱:当安德鲁因为弗莱彻的小把戏,弄砸了演出,灰溜溜的离开舞台,在后台等待的父亲给了一个完美的拥抱,说道:没事的,我们回家!当安德鲁最终爆发,打出了一场属于自己的完美演出,站在门后,透过夹缝观看的父亲,那溢满整张脸的自豪,掩盖不住!

  这就是亲情,在你失落的时候给你安慰,在你成功的时候为你自豪!

“师生情”、“爱情”、“亲情”.......无数感情,如无数乐器,指挥得当,合在一起,就是最美篇章!致敬所有为梦想付出和努力的人!

第2个回答  2019-10-17

《爆裂鼓手》的结局其实更像是一句诘问:何为天才。在电影的最后两位主角终于在彼此眼神中走向和解,认可彼此,一场本该是相互毁灭的闹剧最终成为两人涅槃重生的契机。这个结局有着悲剧壮烈式的大和谐,不仅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更是整部电影思想内核的集中升华。

《爆裂鼓手》讲述的19岁少年安德鲁一心想成为顶级的爵士乐鼓手,某晚他因机缘巧合之下被“魔鬼”导师费莱彻招致麾下,进入正规乐队。安德鲁一心追求大师级别的艺术境界,从而沉浸于刻苦的练习之中,再加上费莱彻压抑的教程,使得他与外部世界的隔阂越来越深。唯一理解他的费莱彻,却又因为其的暴躁和苛刻使得安德鲁萌生退意。最终安德鲁凭借自身的实力,有幸登上纽约音乐厅进行一场表演,但费莱切却在暗中密谋着将安德鲁打入深渊。

很多人初看《爆裂鼓手》被以为这是一部与《黑天鹅》类似的惊悚悬疑剧,但其实《爆裂鼓手》并没有太多恐怖血腥的场面,也没有什么曲折离奇的情节,但是这部电影之中越饱含的主题思想丝毫不孙色于《黑天鹅》。故事的推进和主角练习的鼓声相互结合从而迸发的新火花让整部电影,在直线的叙事方式下,也完美演绎出一部毫无尿点、跌宕起伏的热血电影。

在很多观众在《爆裂鼓手》之中看出了泪点。因为这部片不仅揭示了众多音乐人的心酸成功路,更让观众看到所谓“励志”背后的残酷现实。某种程度来说,《爆裂鼓手》的结局阐明一个事实——那些现实中鼓吹的所谓成功之路,背后都不过是一场宛如自尽的牺牲。

导师费莱彻或许是一个伟大的导师,一个指挥家,但是他性格暴躁、极端,面对学生一味地采取打击形式的极端教学模式;与之同时的是,他却没有身为导师的责任感,受不了他严格教学模式而自杀的学生,在他口中成了一个意外,因为安德鲁配合检举他的教学方式,他佯装与之交好,却在私底下密谋着一场打击报复。

学生安德鲁在成为费莱彻的学生之前,只是一个性格敦厚老实,心怀大舞台梦想的鼓手爱好者,但随着他才艺的不断提升,与费莱彻的纠缠越发深厚之后,他逐渐忘记初衷,转而沉浸在于费莱彻的对决之中,性格也在悄悄像他最讨厌的老师变去。

而《爆裂鼓手》如果仅仅只是抨击成功教育学又还不至于成为这么一部经典电影,最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对于走上这条道路的人的悲悯和同情。这点在结尾之处体现得尤为明显,安德鲁和费莱彻最终在彼此的目光之中达成了默契和和谐。当表现结束后,全场没有像其他励志电影般爆发出掌声、喝彩和欢呼,但安德鲁和费莱彻在这场斗争之中都得到了结果和满足。这个结局的设置,也突显了整个故事的精神内核。

第3个回答  2019-10-17
《爆裂鼓手》里我喜欢这个结局。个人看来,教授本就是个抖S,他以为正确的逼迫激发潜能的做法,代价是爱徒抑郁自杀,这种以健康为代价,折磨心理达成成就的做法,绝对不支持。
因此,男主揭发他无可厚非,相反,如果没有人揭发他我才会以为这是不正常的,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重症患者。同样的,教授报复男主,想让他颜面尽失,在音乐上前程尽毁的做法也很容易理解。
故事的结尾妙就妙在,两个人,本该是水火不相容的状态,因为男主的努力争取和心意上的默契,相互成就了。这种结果远比普通的诸如相逢一笑泯恩仇更深刻的多。我们知道,男主有来自家庭和理想上的压力,教授有培育出伟大音乐家的极度渴望,有了极度吻合的供需关系,才会产生默契,才会相互成就。这碗鸡汤我干了。
最后男主的那一阵有炫技成分的即兴solo,在我内心里敲得真是高潮迭起。时值现在的艺考,不禁想向当年那些从小在音乐上洒下血和汗的同学们致敬。
第4个回答  2019-10-17
结尾处弗莱彻对内曼的做法不能说是完全在试探他的终极潜力,里面仍然夹杂着他对自己爱徒的报复,毕竟内曼也毁了他的讲师生涯,也有人会对弗莱彻最后那一丝狡黠的微笑抱有困惑,其实也不难理解,弗莱彻本身就是对音乐有自己独道见解的人,他认为只有采取极致的手段才能造就另一位传奇鼓手。那丝微笑一方面是对内曼表现的肯定,一方面也是印证了自己的教学手法终于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