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纪录片,我会条件性地想到《人生七年》(《7 up》)。这是一部由英国独立电视台ITV出品的纪录片,由拍摄过007电影《007之黑日危机》的迈克尔·艾普特导演。
第一次听说这部电影是在那篇很火的文章,《寒门难出贵子》。文章里提到这部纪录片做为“寒门难出贵子”的论据、佐证,由此引发我的兴趣。
这部纪录片讲的是,导演在1964年挑选了十四个来自英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七岁的儿童,这些儿童来自各种地方,有来自孤儿院的,有来自上层社会的,也有来自农村的小孩。采访他们什么呢,聊聊他们现在的生活,问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认识、规划、理想、期望等等。在此之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中途有的人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了,退出的人有的后来回来了,有的再也没有回到镜头里。这是一部聚焦了一个特定时代里一群截然不同的人的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及五十六岁多年的访问精华。沧海桑田,时光流逝,每个人都在变化。
后来这些人,有做了一辈子教师的,年轻时坚持在公立学校教学,去过各种地方支教,在进入中老年后不得不向生活妥协,去到贵族学校教书的Bruce;有在农村长大,从小对星球、宇宙感兴趣,长大后成为物理家的Nick;有家境优渥,进入牛津大学,从政,娶国家大使女儿的john。。。。。。每一个个体都让我印象深刻。
特别有感触的是neil。我记得他7岁、14岁的样子,7岁时他还是天真烂漫儿童;14岁时已经成了一个颇具思考力的少年;
21岁的时候,因为没能考上牛津,去了阿伯丁大学,他退学了,成了脏兮兮的工地建筑工人。28、35岁,住过救济房,带着一两个小小的行李箱的全身家当在路上截顺风车,精神不太稳定。。。。。。在一集采访里他提过,节目播出来后,很多人写信给他,告诉他,他们懂他的痛苦和思考,还有孤独。但我始终觉得,他从未被任何人理解,他有个时刻痛苦煎熬着的,孤独的灵魂。42岁时他开始从政,49岁他当上了某地区议员,他开始有了信仰,他信上帝。他是个被社会隔绝的人,也是个不屑于融入社会的人。
七岁看老。看着一群人从小孩变成秃顶、啤酒肚、生病、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我说不出任何的语言,因为在这一刻,语言是贫乏无力且苍白的。
认真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沉思了很久,有点恐惧,恐惧不知要如何才能过好这一生;有点释怀,释怀无论如何,风光或落魄,一生都会慢慢过去,好与不好,只有自己直到,何必在乎太多。
不用期待长大,也不要害怕衰老,无论如何,顺其自然。
作为一枚典型的吃货,经常反复看的记录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不仅仅讲各地美食,还讲了一些当地风土人情,所以能增长人们对饮食文化、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的见识。
《舌尖上的中国》在轻快舒缓的背景音乐中,介绍了全国不同地区的美食,每次一边看一边咽口水,也去尝试了片中讲述的以前没吃过的美食。《主食的故事》这一集,介绍了各种各样的主食,以及主食的变迁等。馒头早期是叫炊饼或蒸饼,后来才叫馒头,所以“武大郎卖炊饼”其实是卖馒头。粽子以前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现在不仅仅在端午节可以吃粽子,平时大家也可以吃到粽子,粽子也成为一种主食。片中介绍新疆的馕,以前我从来没吃过,看了舌尖后去吃,想不到这来源于遥远大西北的馕竟然非常符合我的口味,香香脆脆,后来一看到馕都会买来吃。在片子里,还科普了五谷在历史长河中发生的变化,也讲述了广州河粉以及兰州牛肉面的发展历史。在这里也穿插了介绍一些劳动人民,陕北卖黄馍馍的老黄,兰州拉面的马师傅,嘉兴包粽子的技师等。
不同地区,做主食的方式不同,烹饪的方法也有差别。同样是做面,有的地方用手揉压,有的地方用擀面杖擀,有的地方用大竹竿压打面。不同地方面条的煮法也不一样,兰州人民做兰州牛肉拉面,山西人做刀削面,广东人民做竹升面或云吞面,而岐山人民做臊子面。
不同地区的主食偏好也不同,例如,北方人更爱吃面食,而南方人则偏爱米食。稻米作为主食,很多人以为会单调,不能像面食那么多样化。其实米也能做出很多花样,最基本的就是白米粥和白米饭,接着还可以做成地瓜粥、小米粥、八宝粥、玉米粥、牛肉粥、鱼片粥以及螃蟹粥等等。当然,大米再加工后,也能做成很多美食,比如米糕、米粉、米皮、河粉、粽子、年糕和汤圆等。
远古时期,人民吃主食,一般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如今,我们吃这些主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有时为了庆祝节日。老人做寿,摆了寿宴,大家一起来吃流水席,寿宴当然少不了长寿面,这时候面条就不单单是为了饱腹,更多的是为了庆祝老人的大寿,面越长,寓意老人越长寿。
这里,就《主食的故事》一集,都蕴含这么多内容,《舌尖上的中国》目前出来两季,有很多精彩内容,而第三季也已经启动拍摄,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