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李鸿章,而立方知真中堂,这句话有何意义?

而立方知真中堂,这句话有何意义?

年轻的时候不懂李鸿章认为他是叛国的小人,成熟了之后才慢慢了解到李鸿章的不易。李鸿章其实是一位为清朝呕心沥血的大臣。在外交上也为清做了很多的努力。

提到李鸿章,我们都会想到什么?洋务派的代表,中国的外交人,签订辱华和约的人。但是其实李鸿章是晚清时候非常有才能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中流砥柱。

小的时候看到历史书,看到李鸿章都会觉得他特别不好,为什么要签订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现在才了解,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并不是他想签的,而是清朝政府的无能腐败导致的。

李鸿章虽然是签订条约的人,但是在这其中,他为了合约做了很多的努力。他一直争取着清政府应有的权利。弱国无外交,李鸿章在外国势力的面前一直都在被打压。

李鸿章在签订条约和在外国谈判的过程中受到了无数次刺杀,在这期间还失去了自己的一只眼睛。即便如此,他还利用自己被刺杀的事情,不断的争取着条件,减少了条约中赔款的白银数量。

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这样夸赞李鸿章的,“李鸿章是大清王朝唯一,可以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连当时的敌人都如此称赞李鸿章,可见他是有多么的优秀。

而且真正签下条约的其实应该是晚清政府,而不应该让李鸿章一人来承担这个责任。作为一位官员,他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责任。真真正正是清朝的中流砥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6
(2019·随州)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