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提醒近期不食用野生毛蚶海虹,食用之后会存在什么风险?

如题所述

唐山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通告表示,河北沿海地区每年5到8月份都会出现赤潮,赤潮中的有毒藻类被海里的毛蚶、海虹等贝类进食以后,消费者食用了这些毛蚶海虹就会存在很大风险,主要是容易出现中毒现象,食用过量后会导致拉肚子、腹部绞痛、呕吐恶心以及四肢肌肉麻痹等中毒症状,需要马上送院治疗。

近期为何不能吃毛蚶海虹

因为在每年的5月到8月,河北沿海一带都会出现赤潮现象,赤潮中会含有大量有毒藻类,海岸边的野生毛蚶海虹等贝类海鲜吃了这种有毒海藻之后,毒素会逐渐积聚在其体内。人如果吃这些含有毒素的毛蚶海虹过量,是会导致食物中毒的,从而出现各种中毒症状危及健康,所以近期食用野生海鲜贝类是有风险的。近几个月处在赤潮爆发高峰期,容易出现消费者食用野生贝类中毒事件,最好别购买和采捕野生贝类,即使是吃其它的贝类海鲜,也应注意先去除其内脏,而且也不宜过多食用。

野生贝类毒素难以被杀灭

当然了,海虹和毛蚶等野生贝类本身是不具备毒性的,可是它们吃了赤潮中的有毒海藻之后,毒素就会在其体内越聚越多,而且这种海藻毒素无色无味,就像武侠小说中能够杀人于无形的毒药一样,人在口味上体察不到任何异常就中毒了。可能也有的人认为,把这些贝类多煮一下、煮久一些不就用高温杀毒了。对于这种对贝类用高温杀毒想法,只能说是想多了,因为这种毒素耐热性极强,通过蒸煮的方法一般消灭不了,而且其中所含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不但毒性极强,目前还没有效果很好的针对解毒方法。人一旦摄入过多此类毒素,轻的四肢麻痹、口唇麻木,严重的能导致呼吸麻痹危及生命。

毛蚶和海虹是什么

毛蚶和海虹都是生活在海边及海岸的海鲜贝类,其中毛蚶为中等大小的贝壳,外壳长度4到5厘米,壳面有30-34条放射状的放射肋,是人们最常食用的海鲜贝壳之一。海虹又叫贻贝,是一种外壳黑褐色的常见贝类,将其煮熟加工后可以做成干品,叫做淡菜;其外壳长约6到8厘米,经常密密麻麻生长在海滩边的岩石上,住在海边的人轻易就可以把它们捕获回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9
唐山市市场管理局表示,河北沿海可能发生赤潮,贝类因赤潮中有毒藻类而蓄积毒性,消费者食用后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建议广大群众在赤潮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在食用其他贝类海鲜时,一定要去除内脏食用,且一次不宜食用过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19
食用毛蚶、海虹等贝类海产品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绞痛、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在食用其他贝类海鲜时,一定要去除内脏食用,且一次不宜食用过多。
第3个回答  2021-05-19
人一旦吃了含有毒素的贻贝就会中毒。麻痹性贝类毒素可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第4个回答  2021-05-19
严重的会上吐下泻,而且还会中毒,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所以现在最好不要吃这些海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