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朝末年的农村,每一张都扎心吗?

如题所述

1909年5月,张家口的村庄。清朝末年已经是近代史的范畴,但当时主体的经济形式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广袤的农村及农民仍被朝廷视为根本。那么,那个年代农村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这一组老照片。


1909年4月,坐在独轮车上的张伯林与当地农民。这组老照片拍摄于1909年,摄影师是美国探险家托马斯·张伯林(Thomas Chrowder Chamberlin)。当年,他在洛克菲勒基金的支持下,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考察。


1909年4月,Ta Shen Teng的农民。从1909年2月2日到6月10日,张伯林先后考察了江苏、湖北、四川、河南、直隶、山西等13个省。他对农村农业特别关注,用自己携带的摄影器材,拍摄了清末的村庄和农民生活。目前,这些照片保存在美国比洛特学院档案馆。遗憾的是,这些照片拍摄的具体地点往往语焉不详。


1909年5月,居住在山洞里的男子。我们今天看了这些照片,感觉每一张都扎心。那时候的农村贫穷落后,农民很苦。朝廷只从农民身上收取赋税,而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则少得可怜,甚至没有。1909年拍照时的农村面貌,与其100年前相比,未必有多少进步。我们从中不难发现清朝灭亡的原因。


1909年4月,某地的一个农家院落。院内两个妇女正在劳作(可能是婆媳关系),而不见男人的身影。清末仍处于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女性生儿育女、做家务,男性则到外面赚取一家人的口粮。


1909年5月,湖北Chiao Kan Sien,当地村庄一景。我们眼前的这座院落按当时的标准不算寒酸,很可能是地主家。


1909年5月,一个村庄的景观。


1909年4月,Chu Kia Deh这个地方,农民们好奇地围观张伯林。内地农村往往比较闭塞,与外界交流很少,更与外国人没有往来。张伯林的出现,很可能是这个地方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外国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