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东北人是灾民的后代

如题所述

看完这部片子出来,旭旭和我都有点懵。我说:这感觉不好说,有点堵得慌。她点头。后来我一直在想我们堵在哪儿,这种不好说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再后来我想起了罗素的一句话: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抑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感情”

我想我们俩可能就堵在这种“不可抑制的同情”里了。同样有这种同情的,还有刘震云和冯小刚。想到这儿我又有一丝沾沾自喜的庆幸,我们的心智还算正常。

在此片中,每个有心人都看到了他们这种同情。他们是真诚的,从情节到细节。冯小刚说过,他拍这么一部电影,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这段历史。所以,在这部影片中,冯导像生怕大家会忘记了1942大饥荒一般,每一个镜头似乎都在掐着观众的脖子说:你们一定不能忘!你们一定要记住!结果,冯小刚做到了。他用一部电影让1942年河南大饥荒从一个小众的历史插曲,变成了一个人所共知的事情。让这场饥荒在国人的历史记忆里深刻了不少。在我看来,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我们常说以史为鉴,而冯导为我们擦亮了一面镜子。当今社会,这样的有心人,不多。

所以从某种层面上说,河南的灾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个同乡叫刘震云,他会写文章,能记录下他们当年的一些片段,然后后来还有个导演拍了部电影。至少让他们死的不是那么不明不白。我们时常标榜中华文明光辉灿烂,但如此灿烂的文明却没能给中国人带来一顿饱饭。实话往往是最难听的,可事实是,有史以来中国人能第一次吃饱肚子真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七零后八零后是第一代没有大规模挨饿的中国人。中国人身上有一种天然的饥饿基因,直到今天这种基因依然在支配着我们的一些行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流离失所四处逃荒每朝每代都有。每一次人口迁徙,背后都伴随着天灾人祸刀光剑影。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无力回天,只能惹不起躲得起。1942年的河南,真的只是历史的一次押韵。再往前,在宋朝的南迁大军中,在明代的洪洞县大槐树下,在清朝闯关东的洪流里,你我的祖先可能就在他们的当中,但又有谁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呢?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如当年石壕村的村妇那般幸运,能碰到一位叫杜甫的大诗人为他们鸣冤叫屈的。所以,作为观众,我们应当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为了我们身上的饥饿基因,更因为,我们都是灾民的后代。

但有时我也觉得这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历史的当事人在片尾说:那些事儿我都忘了,你还提它做啥?

最后我还想多句嘴,在这样一部干净的电影面前。商业气息,映射意义,该不该加神父这条线,敢不敢拍1962,诸如此类真的就这么重要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