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何重大意义

如题所述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提高国际影响力、塑造良好国际形象、营造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必然要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提高认识、深化研究。
  处理好一系列重要关系。一是处理好一元主导和百花齐放的关系。当前,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这就需要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对主流价值观的知晓、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主要命题有哪些、真理性和说服力在哪里等,都需要加强研究和推介。二是处理好事业性与产业性之间的关系。以“壮大产业、繁荣事业”作为文化发展目标,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业并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共进,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大发展。三是处理好学习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地学习世界各民族有益文化,以增加新的积极健康的文化因子和元素,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四是处理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设立阶段性、较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短期目标。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和盘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资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探索一条从国情出发、向国外延伸、与国际接轨,既不崇外又不排外、既以我为主又不唯我独尊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之路。
  认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价值观的内涵。可以说,在当今这个全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深入的时代,一个大国的软实力主要表现在其政治价值观、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是不是具有合理性和共享性。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学术理论界对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所创造的理论和学说的研究还不能说已经完全到位。一些学者习惯于用别人的理论标签来看待我们的理论、政策和意识形态,甚至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的政治理论和概念来剪裁中国的历史、衡量中国的事情,这样自然得不出正确结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开展工作,综合运用政府、学界、媒体和民间的资源,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认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价值观的内涵,勇敢地加以宣讲。在涉及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问题时,要掌握概念定义权、使用权、议题设置权和讲故事的话语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知晓度和认同感,让全世界听到中国人讲的有关自己的民主故事、自由故事、人权故事和法治故事,让世人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
  做好国家营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大提升了我国的硬实力,但西方媒体渲染的所谓中国商品倾销以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给我国的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国家营销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西方国家运用经济的、文化的方式,以各种产品和服务为载体来传播塑造国家形象,其方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具体而言,以国家形象推广为核心的国家营销包括:打造国家形象文化产品,其中既包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也包括国家形象建设者如政府、企业和国民所应具备的品格;明确国家形象品牌定位,或创新、或严谨、或时尚,建立国家品牌;拓展国家形象传播渠道,政府间交流、民间交往、媒体宣传、商业运作以及各种社会活动都可用来推动国家形象建设。

意义
1.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 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古往今来.每一个 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 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 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 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 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 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 用。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文明的足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 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 志和推动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 实践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 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在。美国、欧盟、El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新一轮文化软实力博弈的积极推动者。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3.文化软实力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重要基础。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支撑。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09
很大的话题,看看这样梳理一下行不行,先说这个文化软实力,说它包括文化的生命力啊,影响力啊,创新力啊也就是活力之类的。然后可以说在人财物方面加大投入,例如培养人才,增加投入,加强保护这些,政府政策倾斜、重视,就可以增强那些软实力。
然后说那个重大的意义,首先要保有文化生命力,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啊什么的(你自己选形容词),要发挥影响力啊,这很重要吧,要是文化有活力,能创新这样就能增加生命力和影响力,这都太重大了。
这个思路看看行不行?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