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对话林清玄——从《种树郭橐驼传》到《桃花心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前段时间偶然翻书,看到了一篇文章,是文言文《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柳宗元,这篇文章早在高中时期便已经在课本中学过,重读后脑海里浮现却是另一篇是现代文《桃花心木》。于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便开始了。

01独钓寒江雪的老翁

唐朝中期,长安城边上有一个以种树为生的人名叫郭橐(tuó)驼,生卒不详,世人只知他姓郭,因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便称为橐驼。久而久之人们便都忘记了他本来的姓名。因为他种的树成活率高且形态优美,京城里的富人便争相在他这里采购,同行的人就算模仿他的种树的方法也达不到他的技术。

有人好奇的向他讨教是否有什么种树的绝技,郭橐驼说哪有什么绝技,我只不过是掌握了树木生长的习性,顺应他的天性罢了。让树根舒展,培土平均再将土夯实,一旦将树木种好后,就不要再去担心和忧虑他的生长,让树木自行感受四时的变换,受到风吹雨打的考验。

有的人种树看上去非常勤劳,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

郭橐驼是否真实存在已不可考了,但作者柳宗元却已名留青史。

柳宗元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也。出生于唐朝中期世家名门,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采斐然,政绩卓著。二十一岁便参加永贞革新,触犯了士大夫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后,改革失败被贬永州、柳州。即使身处坎坷也从未忘记为官一任的职责,教化百姓,维护地方。大概他的一生可借用范仲淹的那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来总结。

这篇《种树郭橐驼传》大概写在永贞革新前夕,作者借用种树人的经验,以一个底层老百姓的角度侧面反映了,统治阶级过分的发号施令后,借关心百姓的名义实则劳民伤财。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但最终治民反而扰民。早上催促耕地,中午勉励种植,晚上督促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小孩,喂大家畜。’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百姓停止劳作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民繁衍生息,使民心安定呢?既困苦又疲乏,。

柳宗元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细细品读其中韵味,也是十分有深刻。

02和时间赛跑的少年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而种树人的育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如果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林清玄,从小就在语文课上学过他的课文,他运用简明的语言,用平淡的语气,像一位讲故事的老者,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他对人生的解读和认识,醇厚隽永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他用自己的方式以优美的语言向世人阐释了佛学禅宗和人生哲学。

初学《桃花心木》我尚在小学,一篇篇幅不长的短文,一个“奇怪”引出种树之道,一个“不确定”引发育人之理。

高中时读到《种树郭橐驼传》的时候每每听到老师的解读,竟发现文章的意味如此熟悉,种树与育人的道理结合起来,如今深深思考,也不难理解为何这篇课文是朗读并背诵全文。

柳宗元用自己的一生阐述了中国士大夫忧国忧民的为官之道,就算处江湖之远,仍位卑不敢忘忧国。

大抵上在不得志的人中,总会在另一个领域有所造诣而千古流芳,如李白、杜甫、苏轼、陆游。与柳宗元一道被贬的还有刘禹锡,如今想来,倘若当时永贞革新没有失败,历史的走向又是否会发生一个改变?可以肯定是我们不用背诵《陋室铭》了。

03还是要读点子历史

今天的我们站在历史的制高点,用上帝视角放眼望去历史长河,无论是“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万历新政”还是“戊戌变法” 那些失败的成功的改革,都是时代的先行者和开拓者敢于突破陈规力求变革的勇士,历史功绩我们无法以专业的角度评判,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切自然有发展规律。

其实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要做着正确的事一定会越走越稳。我们 躬身入局 ,不就是在 事上磨炼 吗?

柳宗元和林清玄都以作古,奈何人终究跑不过时间,所幸留下的文字可以永远保存。我还会记得那个独钓寒江雪的老翁和追赶着太阳与时间赛跑的少年。若干年后等到再读《种树郭橐驼传》和《桃花心木》也许又会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吧!朗读背诵全文的意义也许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把其中的涵义内化于心胜过默写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