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莱坞大片看白宫安全:攻陷白宫是否可能?

如题所述

作者:雕鸮

在好莱坞爆米花大片《白宫陷落》中,讲述了一个「朝鲜极端分子靠着内鬼里应外合占领白宫,超级特工班宁以一己之力拯救总统」的俗套动作英雄故事。

不过,凭借着有趣的设计和杰拉德•巴特勒的精彩表演,这部电影仍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是,这部看上去「逻辑严谨」的好莱坞大片中呈现的攻陷白宫手段,在现实角度看来是否可行呢?

电影中的白宫陷落

在电影中,进攻者用来瘫痪白宫外围防御的最强火力,是一架虚构的AC-130炮艇,在它成功击落两架前来拦截的F-22战斗机、躲开白宫发射的防空导弹后,用四门20mmM61转管机炮对白宫屋顶的狙击手和草坪上的特勤局特工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虽然它最终被击落,但它仍然为地面进攻提供了显著的支援作用。

随后,地面进攻者在两辆由垃圾车改装而来的「机枪运载车」的掩护下,成功将白宫外的特勤局特工击溃,将交战区域转移到了白宫内部,最终成功凭借火力优势全灭了特勤局人员。

再加上韩国代表团和白宫安全人员中的内鬼,使得总统、国防部长等高官和白宫地堡一道落入了敌人之手,看似坚不可摧的白宫就这样在短时间内陷落了。而此时,负责守卫白宫的快速反应部队才姗姗来迟,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头疼不已。

来历不明的炮艇机

我们从头开始分析。那架喷涂着美国空军标志的AC-130炮艇机,它提供的火力打击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白宫的陷落。但是,在现实中,美国空军的AC-130炮艇机全部隶属于空军的特种作战联队,一部分在海外执行任务,而另一部分则部署在国内进行休整。这款合计建造数量没超过50架的炮艇机可以说是美国空军特种作战联队的大宝贝,怎么可能轻易落入敌人之手。

而且,在华盛顿特区周边并没有哪个空军联队拥有AC-130炮艇机,这就意味着它必然是从本土的某个机场起飞的——毕竟它不能在大西洋上起飞。

从2005年开始,白宫上空成为了绝对的禁飞区,任何意图靠近华盛顿空域的飞行器都将遭到警告拦截,即使是美国空军自己的军用飞机也不例外。因此,电影中的这架AC-130几乎快要飞到白宫上空才遭到拦截,这是非常不合常理的。

扯淡的防空

在电影中,这架AC-130击落了两架前来拦截的F-22战斗机。但在实际的拦截程序中,一架战斗机会跟在潜在威胁目标的后方,持续用雷达锁定它,另一架战斗机才会进行伴飞警告,以便在潜在威胁目标做出任何威胁性举动后第一时间将其击落。但显然,电影导演没有这么安排,要不然这片子也没法拍了。

更扯淡的是,在这部电影中,整个华盛顿的防空系统几乎和瘫痪了一样,对肆虐的AC-130没有任何反应。在现实中,白宫及其周边防空单位使用的NASAMS陆基中远程防空系统,使用的拦截弹则是陆基版的SL-AMRAAM导弹。

这款导弹还有一个更著名的代号——AIM-120系列空空导弹。该系列导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中程空/地对空导弹之一,最大飞行速度可达4马赫,制导方式则为惯性制导+主动雷达制导(而不是电影中的红外导引头),有效射程超过75公里,理论上可以对任何在中低空飞行的军事单位构成巨大威胁,更别说AC-130这种很容易被打下来的脆皮慢速攻击机。

至于这架超神的AC-130在电影中凭什么靠着一轮热焰弹+箔条干扰就能躲开攻击并引爆导弹,而白宫防空系统又为什么不继续还击,那恐怕就要把编剧抓出来问个究竟了。

而且,快速反应空中单位所部署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距离华盛顿仅八英里,那里随时都有两架隶属于处于随时可以起飞状态的F-16战斗机(不是F-22)在等待着保卫首都空域。

不过在电影中,导演故意让美国空军处于智商掉线的状态,因此这架AC-130才能在华盛顿大开杀戒。如果要用现实的眼光来看,这一段剧情相当扯淡—— 放在现实中,它压根飞不到华盛顿就会因为拒绝回应而被揍下来

特勤局特工

这部电影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它把负责保卫白宫和总统的特勤局特工描写地跟智障一样,在面对占据了火力优势的敌人时,这些手持手枪和冲锋枪的特工纷纷热血上头,端着枪就冲了出去,直接成了枪下亡魂——要不然怎么体现主角的英勇?

但事实上,联邦特勤局成立于154年前,是美国 历史 最悠久的暴力机关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执法体系内公认最擅长安保工作的单位。

虽然特勤局很乐意招募律师、语言专家等专业人才,但负责白宫安保的特工基本来自高强度执法或军事单位,如美国陆军的三角洲、游骑兵(电影主角就是)或绿贝雷,海军的特种作战研究大队和海豹突击队,以及联邦调查局的人质救援队、缉毒局的FAST小队等等。

据白宫安保人员艾伦•琼斯透露,白宫的安保队伍中甚至还包括了联邦执法人员中前十名的手枪射手……这么一群富有战斗经验同时还接受了专门的安保培训的精英战士会在火力弱于对方的情况下冲出去白送命吗?拿脚趾头想都能想到答案。

而且,特勤局特工并不仅仅呆在白宫内部——在距离白宫不远的财政部等多个政府机构都有特勤局的快速反应队伍在待命,还有部分便衣特勤局特工会在白宫附近「闲逛」,一旦白宫遭到袭击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对武装分子实施包围,为撤离总统争取时间,而非像电影中呈现的「武装分子单方面向白宫推进」。

快速反应部队

在电影中,快速反应部队抵达白宫现场的时间是15分钟,但实际上,这个时间会极大地缩短。特勤局曾用一支「红队」测试白宫遭到袭击后,快速反应部队需要多长时间抵达现场,答案是:不到10分钟。即使算上直升机的准备时间,驻扎在周边的快速反应部队基本能够在5分钟到10分钟的时间内乘直升机飞抵白宫,而不是像电影中那样,一定要和装甲车同步行动。

如果同等规格的武装袭击发生在现实中,特勤局特工只需要依托白宫的防弹建筑和门窗进行抵抗超过五分钟,就能等到快速反应部队的支援——如果特勤局的精英特工们没有把进攻者全干掉的话。

总统地堡

事实上,在电影中体现的白宫内部防御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果白宫在现实中遭到袭击,特勤局人员是不可能将外国领导人、外国安全人员和总统一道带入总统地堡的。

在白宫工作超过15年的布雷特•戴利指出,在白宫安全规则中,一旦紧急情况发生,总统会在安全人员的护送下进入地堡,而外国领导人和副总统将通过白宫的地下通道(他们真的挖了这玩意),被特勤局护送前往附近的艾森豪威尔大楼或其他建筑的地下掩体进行躲避。但如果电影真按这么拍,那些武装分子根本连总统的毛都碰不到。

如何攻陷白宫

关于白宫的安保措施,内容可以说是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要一一列举是不可能的。其实,在这部电影中,攻陷白宫的方法已经算是相对可圈可点,包括率先杀死白宫楼顶的反狙击小队、用垃圾车堵塞白宫进出通道以及用RPG摧毁白宫的防弹玻璃大门等等,但显然编剧和导演对白宫乃至整个华盛顿特区的安保系统缺乏全面的理解,才会闹出笑话。

曾在游骑兵部队服役的丹•霍利迪(化名)表示,这部电影完全就是两拨低智商武装分子在对射,以体现主角的英明神武。这帮朝鲜武装分子甚至连夜视仪都没有。想要攻陷白宫,靠火力有限的武装分子外部强攻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使用飞行单位进行火力压制更是天方夜谭:因为你必须骗过多个部署在不同基地的防空部队,还得突破华盛顿特区的防空网。尤其是在9.11事件后,美国人对这种来历不明的飞机可敏感得不得了。

他认为,想要强行攻陷白宫,就必须上升到战争的规模,在用饱和火力瘫痪白宫防空系统、用大量地面部队牵制特区快速反应部队后,再动用无人机和特种部队对白宫实施突袭——但话又说回来,都打到那份上了,还不如直接对白宫扔精确制导炸弹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