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效飞行器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如题所述

因为这个东西先天残疾,除非革命性技术突破,否则没有任何前途。为了保证足够的地效,地效飞行器设计上更像气垫船,产生了巨大升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阻力,从气动角度来说非常不适合飞行。而飞行器本身对于地效非常敏感,一旦离开极其有限的地效高度,其拙劣的飞行性能就暴露无疑,而低空海面飞行对于船舶航行其实很不安全,还有噪声问题。

【背景】

地效飞行器,也称作翼地效应机,是一种利用翼地效应飞行的飞行器。地效飞行器主要在地效区飞行,也就是贴近地面、水面飞行。

地效飞行器除了机翼、机身产生的升力外,在机翼与地面或水面之间还能产生一股向上的托力。这股托力能轻而易举地托举飞机离开地面或水面。地效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比船在水中航行受到的阻力要小得多,因此其速度也快得多。

地效飞行器,作为贴海面或水面高速行驶的运载工具,兼具舰船及飞机的特点,在近海军事行动中,有广泛的用途 。

在1980年代,前苏联实验的喷射推进的Ekranoplan就是地效飞行器,极限飞行重量可以达1000吨,还在冷战时期的隐密情况下测试,被美国称为里海怪物。

【概念解析】

地效飞行器(Ground effect in aircraft)是介于飞机、舰船和气垫船之间的一种新型高速飞行器。与普通飞机不同的是,地效飞行器主要在地效区飞行,也就是贴近地面、水面飞行,而飞机主要在地效区以外飞行;与气垫船不同的是,气垫船靠自身动力产生气垫,而地效飞行器靠地面效应产生气垫。在1980年,前苏联实验了喷射推进的Ekranoplan,就是这样的飞机,极限飞行重量可以达1000公吨(吨),还在冷战时期的隐密情况下测试,被美国称为里海怪物。大部份翼地效应机都被设计为在水面上运作,因为水面比地面平滑和少障碍物,不但危险度较少,而且在不运作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水面浮力来承受机体重量。在起飞时亦较为简单。物理学家Stanley Hooker提出了非常巨型,全重2000公吨的概念翼地效应机。此机可以搭载超过1000个乘客高速往返目的地而且价钱又便宜。气垫船亦经常被称为是翼地效应机或地效机,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飞行原理】

当运动的飞行器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时,气流流过机翼后会向后下方流动,这时地面或者水面将产生一股反作用力,当它在距离水面等于或小于1/2翼展的高度上飞行时,整个机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阻力减小,阻挡飞行器机翼下坠。这种可以使飞行器诱导阻力减小,同时能获得比空中飞行更高升阻比的物理现象,被科学家称为地面效应,并由此开辟了地效飞行技术。

地效飞行器的理论核心,在于地效这种特殊的现象:当飞机飞的特别贴近地面时,它的升力会突然变得比正常情况下要大很多。根据一般的规律来说,要利用地效带来的额外升力,飞行器的飞行高度不能超过机翼长度的一半。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32326899370772899.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3
因为这个东西先天残疾,除非革命性技术突破,否则没有任何前途。为了保证足够的地效,地效飞行器设计上更像气垫船,产生了巨大升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阻力,从气动角度来说非常不适合飞行。而飞行器本身对于地效非常敏感,一旦离开极其有限的地效高度,其拙劣的飞行性能就暴露无疑,而低空海面飞行对于船舶航行其实很不安全,还有噪声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3-23
没什么意义
相比于飞机,速度更慢,而且占用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