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或“南山”?

如题所述

东山再起这个成语中的“东山”并不是东面山的意思,所以也就跟西、南这些方位词没有关系,它指的是一个特有的名字,东山就是一座山的名字。而东山再起这个成语来自于谢安,谢安曾隐居在名为东山的地方,后来重新出山建功立业,所以称为东山再起。如果他当时隐居在南山,这个成语也许就会叫做南山再起了。

吴国(229年5月23日 —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公元222年孙权称王,229年正式称帝)。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1]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静。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的皇帝想起了谢安,决定重新启用他,就派员到东山,封他为征讨大都督。宰相肚里能撑船救国要紧,谢安没有推托,他回到朝廷调兵遣将,上下整顿,赏罚分明,官兵一心,要与符坚决一死战。

不多久,符坚的人马打到了淮河、淝水,只要一过江,东晋难保,谢安心中有数,凭东晋的八万官兵跟符坚硬拼尤如鸡蛋碰石头,他坐阵东山,临危不乱,精心排兵布阵,并把自己的侄儿谢玄也派到前线去打仗。他侄儿临走前想探听这个仗怎么个打法,谢安只说了一句话“朝廷自有安排”。谢玄心里没底,第二天又派人来听口风,谢安呢,就拖来人下棋,一直下到天黑,打仗的事一字未提,到了当天半夜时分,才掏出将帅名单,摆出了他的“八卦阵”。

淝水那里战事拉开,谢安仍稳坐东山跟人下棋,敌人果真中计,大败而逃。喜报传来,谢安接过一看,二话没说,还下他的棋。客人等不及了,都围过来听消息才知道前方打了胜仗,谢玄立了大功,在场的人无不佩服谢安沉得住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淝水一仗,救了东晋,谢安被封为三公之上。因为他东山闲居以后,又出来做了一番大事业,后来人们都称谓他“东山再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4
东山再起,这个成语指的是失败过后从头再来。而东山再起的最初含义是隐退之后再度出任要职,所以古人出来做官,又称为出山。那么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或者南山呢?东山再起中的东山,又是哪里的山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一个话题。东山再起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晋名将谢安,他前半生不愿意做官,并且隐居东山,后来出山做官,一发不可收拾。干了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声望如日中天,名流青史。年轻时期的谢安住在会稽东山,整天跟王羲之等一群不喜欢朝政的朋友游山玩水,闲云野鹤。《兰亭序》就是这群人在游山玩水时写出来的。


由于那个时候还没有科举考试,这群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一出生就注定有官做,朝廷也是多次邀请谢安来朝当官,谢安每次都找借口推辞了。谢安之所以可以这么逍遥自在,是因为家族中有人在朝廷为官。谢安是河南太康人,谢家在当时也是名门旺族,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在朝为官,并且官都不小呢。

我们都知道有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诗句中的谢,指的就是谢安家族。但是后来,谢家在朝中的势力接连受损,尤其是他的弟弟谢万在外打仗领兵的时候,腐败无能,被贬为庶人。

公元383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当时,前秦皇帝符坚已经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企图进一步的消灭东晋王朝,他动用了全国的兵力,共计78万大军号称百万雄师,分水陆两路向江南发动了进攻。


大敌当前,而东晋的可用之兵只有八万,力量十分悬殊。晋孝武帝和满朝文武官员都是人心惶惶,而富有雄才大略的谢安这个时候还隐居在会稽东山,直到他的好朋友王坦之去东山面请,将国家危难告诉他,此时急需良将谋臣匡扶,这个时候谢安才答应出山。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谢安调兵遣将,不敢怠慢,最终他指挥的淝水一战取得了完全胜利,从此也奠定了他千古名相的不世功业。


东山再起这一成语就由此而来,谢安也因此被称为谢东山。而东山再起中的东山就在现在的绍兴市上虞区西南上浦镇内,南距上虞市区大约13公里。因为谢安曾经隐居于此,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谢安山。上虞市也是梁祝当中祝英台的故里。
第2个回答  2020-12-09
东山再起,是谢安隐居东山时候的感悟, 东山再起是东山,而不是 南山,西山的原因是因为在古代“东”代表“尊”也代表“日出”代表着“希望 ”
第3个回答  2020-12-09
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了说东山,而且也是从东山开始的,所以说东山再起。
第4个回答  2020-12-09
“东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指的是东晋名士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东山位于绍兴上虞上浦镇境内,因为谢安隐居于此,又叫谢安山,所以说“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