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什么方法

如题所述

一般有三种方法:碘量法,叠氮化钠修正法,膜电极法。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一、碘量法

【原理】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形成可溶性四价锰Mn(SO4)2,Mn(SO4)2与碘离子反应释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仪器】

1.溶解氧瓶:250~300mL。

2.滴定管:25mL、10mL。

【试剂】

1.硫酸锰溶液:称取480g硫酸锰(MnSO4.4H2O)或364gMnSO4溶于水,用水稀释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水中,另称取150g碘化钾或135g碘化钠溶于2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3.(1+5)硫酸溶液:将20mL浓硫酸缓缓加入100mL水中。

4.1%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稀释至100mL,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氯化锌防腐。

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0.02500mol/L):称取于105~110℃烘干2h并冷却的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 称取6.2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在暗处放置7~14d后标定。

标定: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0mL水和1g碘化钾,加入10.00mL浓度为0.0250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mL(1+5)硫酸溶液,密塞,摇匀。于暗处静置5min后, 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用量:

     

式中,C---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7.硫酸:ρ=1.84g/mL

【采样】

应采用溶解氧瓶进行采样,采样时要十分小心,避免曝气,注意不使水样与空气相接触。瓶内需完全充满水样,盖紧瓶塞,瓶塞下不要残留任何气泡。若从管道或水龙头采取水样,可用橡皮管或聚乙烯软管,一端紧接龙头,另一端深入瓶底,任水沿瓶壁注满溢出数分钟后加塞盖紧,不留气泡。从装置或容器采样时宜用虹吸法。

     

水样采集后,为防止溶解氧因生物活动而发生变化,应立即加入必要的药剂,使氧“固定”于样品中,并存于冷暗处,其余操作可携回实验室进行,但也应尽快完成测定程序。

     

【测定步骤】

1.溶解氧的固定:用吸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锰溶液、2mL碱性碘化钾溶液,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数次,静置。待棕色沉淀物降至瓶内一半时,再颠倒混合一次,待沉淀物下降到瓶底。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

2.析出碘:轻轻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浓硫酸。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

3.样品的测定:吸取1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V1)

如果需要精确校正加入试剂后水样原来的体积,则将溶解氧瓶内全部处理过的水样移入500mL锥形瓶内,并用纯水洗涤溶解氧瓶2~3次,合并溶液于锥形瓶内,再按上述方法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记录用量(V2)


     

【精密度和准确度】

经不同海拔高度的4个实验室分析于20℃含饱和溶解氧6.85~9.09mg/L的蒸馏水,单个实验室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0.3%;分析含4.73~11.4mg/L溶解氧的地面水,单个实验室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0.5%。

【注意事项】

如果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如游离氯大于0.1mg/L时),应预先于水样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去除。即用两个溶解氧瓶各取一瓶水样,在其中一瓶加入5mL(1+5)硫酸溶液和1g

碘化钾,摇匀,此时游离出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刚褪,记下用量(相当于去除游离氯的量)。在另一瓶水样中,加入同样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摇匀后,按操作步骤测定。

     

二、叠氮化钠修正法

  【原理】

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会干扰碘量法测溶解氧,可加入叠氮化钠,使水中亚硝酸盐分解而消除其干扰。在不含其他氧化、还原性物质,水样中含Fe2+达100~200mg/L时,可加入1mL40%氟化钾溶液消除Fe2+的干扰。

【仪器】

同碘量法。

【试剂】

1.碱性碘化钾-叠氮化钠溶液:溶解500g氢氧化钠于300~400mL水中;溶解150g碘化钾(或135g碘化钠)于200mL水中;溶解10g叠氮化钠于40mL水中。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加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

2.40%氟化钾溶液:称取40g氟化钾(KF.2H2O)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

其他试剂同碘量法。

【测定步骤】

同碘量法,仅将试剂碱性碘化钾改为碱性碘化钾-叠氮化钠溶液。如水样中含有Fe2+干扰测定,则在水样采集后,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1mL40%氟化钾溶液,1mL硫酸锰溶液和2mL碱性碘化钾-叠氮化钠溶液,盖好瓶盖,混匀。以下步骤同碘量法。

  【计算】

同碘量法。

【精密度和准确度】

经不同海拔高度4个实验室分析于20℃含饱和溶解氧6.85~9.09mg/L的蒸馏水,单个实验室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0.4%,分析含溶解氧地面水,单个实验室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

【注意事项】

叠氮化钠是一种剧毒、易爆试剂,不能将碱性碘化钾-叠氮化钠溶液直接酸化,否则可能产生有毒的叠氮酸雾。

     

三、膜电极法

【原理】

氧敏感薄膜电极由两个与支持电解质相接触的金属电极及选择性薄膜组成。薄膜只能透过氧和其他气体,水和可溶解物质不能透过。透过膜的氧气在电极上还原,产生微弱的扩散电流,在一定温度下其大小和水样溶解氧含量成正比。电极法的测定下限取决于所用的仪器,一般适用于溶解氧大于0.1mg/L的水样。水样有色,含有可和碘反应的有机物时,不宜用碘量法及其修正法测定,可用电极法。但水样中含有氮、二氧化硫、碘、溴的气体或蒸气,可能干扰测定,需要经常更换薄膜或校准电极。

【仪器】

1.溶解氧测定仪:仪器分为原电池式和极谱式(外加电压)两种。

2.温度计:精确至0.5℃。

【试剂】

1.亚硫酸钠。

2.二价钴盐(CoCl2.6H2O)

【步骤】

使用仪器时,按说明书操作。

1.测试前的准备

(1)按仪器说明书装配探头,并加入所需的电解质。使用过的探头,要检查探头膜内是否有气泡或铁锈状物质。必要时,需取下薄膜重新装配。

(2)零点校正:将探头浸入每升含1g亚硫酸钠和1mg钴盐的水中,进行校零。

(3)校准:按仪器说明书要求校准,或取500mL蒸馏水,其中一部分虹吸入溶解氧瓶中,用碘量法测其溶解氧含量。将探头放入该蒸馏水中(防止曝气充氧),调节仪器到碘量法测定数值上。当仪器无法校准时,应更换电解质和敏感膜。

2.水样的测定

按仪器说明书进行,并注意温度补偿。

【精密度与准确度】

经6个实验室分析人员在同一实验室用不同型号的溶解氧测定仪,测定溶解氧含量为4.8~8.3mg/L的5种地面水,每个样品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4.7%;绝对误差(相对于碘量法)小于0.55mg/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一般有三种方法:碘量法,叠氮化钠修正法,膜电极法。

    溶解氧定义:即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碘量法:是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电对I2-I-的标准电位既不高,也不低,碘可做为氧化剂而被中强的还原剂(如Sn2+,H2S)等所还原;碘离子也可做为还原剂而被中强的或强的氧化剂(如H2SO4,IO3-,Cr2O72-,MnO4-等)所氧化。

    叠氮化钠修正法原理: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会干扰碘量法测溶解氧,可加入叠氮化钠,使水中亚硝酸盐分解而消除其干扰。在不含其他氧化、还原性物质,水样中含Fe2+达100~200mg/L时,可加入1mL40%氟化钾溶液消除Fe2+的干扰。

    膜电极法原理:氧敏感薄膜电极由两个与支持电解质相接触的金属电极及选择性薄膜组成。薄膜只能透过氧和其他气体,水和可溶解物质不能透过。透过膜的氧气在电极上还原,产生微弱的扩散电流,在一定温度下其大小和水样溶解氧含量成正比。电极法的测定下限取决于所用的仪器,一般适用于溶解氧大于0.1mg/L的水样。水样有色,含有可和碘反应的有机物时,不宜用碘量法及其修正法测定,可用电极法。但水样中含有氮、二氧化硫、碘、溴的气体或蒸气,可能干扰测定,需要经常更换薄膜或校准电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9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什么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用水中微量溶解氧的测试方法。它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无需昂贵仪器且操作简单的溶解氧的目视比色法,能准确地测量出水中微量溶解氧,其测试方法为:配制标准色阶,方法是在不同编号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一定体积的CoCl2红色溶液、CuSO4蓝色溶液、FeCl3黄色溶液,每个容量瓶中加0.36毫升浓盐酸,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毫升后,倒入100毫升测氧瓶中密封保存备用;在装有被测水样的测氧瓶中加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9-20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荧光法和膜法,建议用荧光法溶氧仪

禹山传感荧光法溶氧仪相对膜法的优势
禹山传感荧光法溶解氧测定仪的优点更多些,膜法的容易被污泥把膜糊住,污泥对荧光法DO测量影响很小。荧光法测溶解氧确实比极谱法测量响应快、使用时间长等优点,但是荧光法溶解氧测定仪价格贵一些。

传统膜式溶解氧测量仪由于膜和电解液的原因,需要经常更换和清洗探头,而且数据容易漂移。荧光法溶解氧测量不需要频繁清洗探头,数据稳定, 测量响应时间快,效果是节约了能源以及保证了降解效果。综合起来,荧光法溶解氧分析有以下几点优势。
无需标定。因为是荧光法设计。所以不需要进行标定,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仪器使用中的维护工作量。
测量结果稳定。采用荧光法测量溶解氧因为测量过程中不会消耗任何物质,也不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所以这种测量方法测量结果更加稳定。
 减少清洗频率。传统膜法需要经常清洗,否则会严重影响氧气的透过,从而影响测量,荧光法对探头的清洁要求不高,定期擦拭荧光帽即可。
 维护量低。因为荧光法不需要标定、不需要频繁校准、不需要更换膜(RO膜)、不需要频繁清洗,所以其安装使用后的维护量非常少。
 无干扰。pH的变化、污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H2S、重金属等不会对测量造成干扰,另外本身也会有氧化性,可能被普通溶解氧电极当作氧气进行测量;电解液的二氧化碳会对测量造成影响,
主要是改变了电解液的电导率,而LDO没有电解液,所以不会受到二氧化碳的影响。
 响应时间快。荧光法溶解氧在与水接触的同时即可响应,其时间非常短。
无需极化时间。因为不使用电极,所以不存在极化的问题。




第4个回答  2020-12-11
目前溶解氧的测量原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荧光法测量,一种是极谱法测量,在衡量级溶解氧测量方面,尤其是10ppb以下溶解氧含量测量,应该选择目前技术最成熟且精度较高的极谱法测量,在核电水汽测量(溶解氧含量小于3ppb)及半导体超纯水(溶解氧含量小于1ppb,中芯国际目前终端出水溶解氧含量在0.3ppb以下)测量方面,目前hach的orbisphere品牌多年垄断着这两个领域,可以看出如果在测量准确性方面,极谱式无疑是目前行业公认较光学更准确的。
极谱法相关的产品由于已经在市面上用了20年以上了,所以很多高精度的产品像orbisphere这样的几十年产品没有变过,其确定也非常明显,就是测量速度慢,维护要求很专业。
至于梅特勒、汉密尔顿主要用于生物发酵行业,他们的极谱式电极也存在测量速度过慢,而且断电超过5分钟就需要极化15分钟以上,这移动测量带来非常大的麻烦。他们的光学溶氧在测量5ppb以下,完全无准确性可谈。
对于工业锅炉国标要求溶解氧含量小于15ppb,电厂锅炉溶解氧含量小于7ppb,为了测量的准确性不建议采用光学的测量方法,同时,光学法仪器成本也较高。
所以如何快速准确的测量出痕量ppb级溶解氧,同时又尽量减少仪器维护难度和成本一直是困扰行业内多年的问题。目前国内已经有公司(誉琰科技)能够自主研发出精度接近世界第一orbisphere的极谱式溶解氧产品,同时测量速度接近光学溶氧,彻底解决了传统溶解氧测量的种种弊端,同时维护方便,成本低廉。目前产品用用于核电,5大电力集团,华润微电子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