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绝对烧脑的逻辑问题

如题所述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二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六年。
如果你是其中一个犯人,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


一个商人以50元卖出一辆自行车,然后又花了40元买了回来。现在他把他花40元买的自行车以45元再卖出去,又赚了5元,那么这个商人赚了多少钱呢?
A 一个商人以50元卖出一辆自行车,然后又花了40元买了回来,这样很显然赚了10元,因为原来的自行车没损失,又多了10元。现在他把他花40元买的自行车以45元再卖出去,又赚了5元,即前后一共是15元。
B “这个人以一辆价值50元的自行车开始,第二次卖出去后他有了55元!那么最终他赚的钱又怎么会多于5元呢?你看,50元卖这辆车是一次纯粹的交换,表明不赚也不赔;而当他以40元买进并以45元卖出时,他这才赚了5元,这就是全部。”
C “当他以50元卖出并以40元买进时,他显然并且绝对是赚了10元,因为他拥有原来的那辆自行车再加上10元;而当他现在以45元卖出时,则是纯粹的交换,表明不赚也不赔。这不影响他第一次所赚的,所以他只赚了10元。”
你觉得哪个答案对呢?


我是英国货船“伊丽莎白”号的船长David,此船上周首次远航日本。清晨6点时分,货船进入日本领海,我刚起床便去布置进港事宜,将一枚代表英日友好的钻石戒指遗落在船长室里。当15分钟后我回到船长室时,发现那枚戒指不翼而飞了。我立即把当时正在值班的大副、水手、旗手和厨师找来盘问,然而这几名船员都矢口否认进过船长室。他们都声称自己当时不在现场。
大副:“我因为摔坏了眼镜,回到房间里去换了一副,当时我肯定在自己的房间里。”
水手:“当时我正忙着打捞救生圈。”
旗手:“我把国旗挂倒了,当时我正在把旗子重新挂好。”
厨师:“当时我正在厨房仓库修理电冰箱。”
难道戒指真的飞走了吗?根据我对船员们的了解,他们平日里都很诚实的。如若谁在其中说了谎,那么小偷一定是那个说谎者。你能帮我找出这个偷戒指的贼吗?


假设一个常规的检测结果的敏感度与可靠度均为99%,也就是说,当被检者吸毒时,每次检测呈阳性的概率为99%。而被检者不吸毒时,每次检测呈阴性的概率为99%。从检测结果的概率来看,检测结果是比较准确的。假设某公司将对其10000个雇员进行一次毒品吸食情况的检测,已知0.01%的雇员吸毒。
我们想知道,每位医学检测呈阳性的雇员吸毒的概率有多高?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村子,这个村子的村民分两种,红眼睛和蓝眼睛。这两种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小孩在没生出来之前,没人知道他是什么颜色的眼睛。在这个村子,有一个规定,就是如果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并且在晚上自杀的话,他就会升入天堂。现在这个村子只剩下三个人。这三个人不能够用语言告诉对方眼睛的颜色,也不能用任何方式提示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而且也不 能用镜子、水等一切有反光的物质来看到自己眼睛的颜色。当然他们不是瞎子,他们能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就是不能告诉他!他们只能用思想来思考,于是他们每天就一大早来到广场上,面对面的傻坐着,想自己眼睛的颜色,一天天过去了,一点进展也没有。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地人,他到广场上说了一句话,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你们之中有红眼睛的人。”
这三个人听了之后,又面对面地坐到晚上才回去睡觉。第二天,他们又 来到广场,又坐了一天。当天晚上,就有两个人成功的自杀了!第三天,当最后一个人来到广场,看到那两个人没来,知道他们成功的自杀了,于是他也回去,当天晚上,也成功的自杀了!根据以上,请说出三个人的眼睛的颜色。
这个村子有四个奇怪的宗教规则
1. 他们不能照镜子,不能看自己眼睛的颜色。
2. 他们不能告诉别人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
3. 一旦有人知道了自己的眼睛颜色,他就必须在当天夜里自杀。
4.假设这个村子的人足够聪明,每个人都可以做出缜密的逻辑推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1
7个绝对烧脑的逻辑问题?7大烧脑逻辑悖论,你的智力够用吗?

1. 下面的文字表述成立吗?



这个问题被称为“卡片悖论”。

2. 如果上帝是无所不能的,那么他能造一块重得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吗?



这个问题被称为“全能上帝悖论”。

3. 如果你逐渐把一个飞船一片一片地使用一种新的材料进行替换,那么替换之后的飞船还是原来的飞船吗?如果不是,那么当你替换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它就不是原来的飞船了呢?



这个问题被称为“特修斯之船”悖论。

4. 一个鳄鱼偷走了你的孩子,它保证只要你能猜对它会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它就会把你的孩子还给你。假设这个鳄鱼是很守信用的,那么如果你猜测它不会把你的孩子还给你,将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被称为“说谎者悖论”。

5. 《塞尔达传说》是任天堂所推出的一款非常知名的游戏系列。在其《时之笛》篇中Link从风车人那里学到了《风暴之歌》这首曲子,而据风车人说这首曲子时他从一个男孩儿那儿学到的。然后Link又回到过去把这首《风暴之歌》教给了风车人。那么问题来了,这首歌到底是从那儿来的?到底谁是发明了这首曲子?



这个问题是“引导悖论”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6. 如果宇宙如此之大,如此之古老,那么必定有很大的可能性存在着远比我们先进的外星人。那么问题来了,它们到底在哪儿?



这个问题后来被引申为“费米悖论”

7. 假设你正在追赶一辆公交车。为了追上它,你首先得跨过你们之间的中点。而要跨过你们之间的中点,你首先得跨过你们之间四分之一的点,以此类推,你得跨过八分之一点,十六分之一点……

因为距离可以无限被二分,你需要完成跨过无数的点的无数次任务。完成无数次任务是不可能的。



这个问题被称为“芝诺悖论”
第2个回答  2021-05-21
德国HABA逻辑思维数学入门
HABA逻辑思维数学课
说到数学,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的数与运算(加减乘除)的学习;HABA彻底改变了孩子们对数学的概念和兴趣。HABA逻辑思维培养儿童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事物的能力,即正确合理的思维能力
80年来,HABA一直提供具有教育价值的创新游戏和玩具,当然也参与其中。呈现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学校教育的教育产品。
3岁儿童的数字敏感期与数学有什么关系?
数字是最直观的量化反应,数字的敏感期为数学的敏感期奠定了基础。帮助孩子在数字的敏感期把数字和数字进行匹配,就是给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加上权重,让有兴趣成为可能。
数学是什么?
计算
反公式
99乘法表
考试
这是常规数学
常规数学和HABA数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学HABA数学?
HABA数学——
理解量化的意义,通过玩除法、合数、捆绑的游戏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
通过游戏总结方法。学会总结。自己可以推导出很多学问。
教学目标:
1。提高专注力和记忆力
孩子需要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不断思考和记忆游戏中的变化。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每节课设定的教学游戏!
2.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在儿童游戏中的实际应用。让孩子摆脱简单的数数和解题,感受和使用数字,在实际计算中发挥快速计算能力。
3、理论思维能力
学会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并设定分类标准。通过让孩子知道如何组织数据,他们可以培养他们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数学学习的能力。培养孩子细致的理论思维能力。
4、战略思维能力
运用游戏学习方法,提高孩子的理论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孩子综合判断问题的能力。
5,游戏规则的建立
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规则感。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协调能力和自律能力。
6.感觉统合训练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触觉、平衡感、本体感的综合发展。
一般来说分为三节
1。数学:分离,束号,订单号
2。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有组织、有基础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对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
三。理论综合:本体意识、时间、金钱、重量的整合——。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HABA认为改变世界始于儿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5-21
1. 下面的文字表述成立吗?

这个问题被称为“卡片悖论”。

2. 如果上帝是无所不能的,那么他能造一块重得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吗?

这个问题被称为“全能上帝悖论”。

3. 如果你逐渐把一个飞船一片一片地使用一种新的材料进行替换,那么替换之后的飞船还是原来的飞船吗?如果不是,那么当你替换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它就不是原来的飞船了呢?

这个问题被称为“特修斯之船”悖论。

4. 一个鳄鱼偷走了你的孩子,它保证只要你能猜对它会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它就会把你的孩子还给你。假设这个鳄鱼是很守信用的,那么如果你猜测它不会把你的孩子还给你,将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被称为“说谎者悖论”。

5. 《塞尔达传说》是任天堂所推出的一款非常知名的游戏系列。在其《时之笛》篇中Link从风车人那里学到了《风暴之歌》这首曲子,而据风车人说这首曲子时他从一个男孩儿那儿学到的。然后Link又回到过去把这首《风暴之歌》教给了风车人。那么问题来了,这首歌到底是从那儿来的?到底谁是发明了这首曲子?

这个问题是“引导悖论”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6. 如果宇宙如此之大,如此之古老,那么必定有很大的可能性存在着远比我们先进的外星人。那么问题来了,它们到底在哪儿?

这个问题后来被引申为“费米悖论”

7. 假设你正在追赶一辆公交车。为了追上它,你首先得跨过你们之间的中点。而要跨过你们之间的中点,你首先得跨过你们之间四分之一的点,以此类推,你得跨过八分之一点,十六分之一点……

因为距离可以无限被二分,你需要完成跨过无数的点的无数次任务。完成无数次任务是不可能的。

这个问题被称为“芝诺悖论”
第4个回答  2021-05-27

1.7解决问题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