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陶泥需要用些什么

需要用什么工具

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包括配泥和配釉)、泥坯塑制 、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我们从配泥、成型、配釉及煅烧四方面加以介绍。

配泥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清除杂质,另一方面是把产地来源不同,成型和煅烧性能不同的土搭配成符合制作者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烧成温度范围的、能和釉及煅烧温度相呼应的熟土。有时为了加强泥质在高温煅烧情况下的支承力,使坯体不致下塌而适当渗些砂子。有时为了追求陶土烧成后的色泽而加入一些着色原料成为"色胎"。陶土和瓷土的化学成分基本是相同的,由于风化和再风化的原因,改变了它们的物理性能,使之出现了陶土具有较大的粘性和可塑性,瓷土具有脆性及高温状态下玻化程度较大的区别。

拉坯的准备工作是揉泥:

就是把泥团放在车面的圆心部位,辘轳转动后,用手腕和手指的相反作用力把泥团把握在圆心之中,然后双手把泥团反复几次上下托拉,使其进一步排除里面的气泡,使泥更"熟"。

施釉方法:浸釉、涂釉和喷釉。  

浸釉是把整件坯体浸于稀稠合适的釉药之中,让其自然吸附至一定的厚度。

涂釉是用毛笔蘸了釉药后涂于坯体上,用笔的侧锋涂擦也会出现特殊的效果。 

喷釉是用喷雾器把釉药喷于坯体。

煅烧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