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

如题所述

一、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育科研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提高教育质量

3、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

4、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当前,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逐渐趋向一致。”
教育科研的过程:

理论构思——获得事实经验——对事实经验整理概括——广泛应用,进一步提炼——建立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

(一)四种研究水平

    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

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

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

4.理论研究水平

(二)基本类型

1.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2.按研究方法分: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一)确定研究课题

1、研究课题的特征

(1)属教育科学领域和问题,问题的解决能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
(2)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3)有明确集中的研究范围和任务。
4)要有解决的可能性。

2、选题原则

(1)需要原则
(2)新颖原则
(3)可行性原则

3、选题步骤

(1)确定范围,根据兴趣和教育实践需要。
(2)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向。
(3)论证课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是否适宜作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4、发现问题——教育科研课题孕育的起点

A.问题的来源
从教育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中提出问题
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中寻找问题
从教育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寻找问题
从社会与教育发展的信息中提出问题

B.发现问题的策略
大胆怀疑
变换思考的角度
类比和移植

C.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

一是要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并经常关注教育科研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二是要有不满于现状、勤于思考、追求变革的意识

总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着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的科研工作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能否确定一个有创见有意义的问题,对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将起积极作用。因此,选定课题在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认真对待。

(二)设计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是完成研究任务的总体谋划,为课题研究和论证提供评价的依据,以及全面的、系统的工作程序。

1、课题的表述

主要是揭示课题的论点,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要求题目能明确地表述出研究内容、课题任务和科研方法。如:《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实验研究》。

2、课题的背景与目的意义的阐述

指课题的内外原因及要达到的目标、研究的宗旨及社会价值、理论价值等。

3、课题研究的范围与对象

所谓研究范围,有的是指课题研究的区域范围,有的是指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对象范围、时间范围。

所谓研究对象,一种是教育中的问题,如学生主体性问题研究;一种是教育中的事件,如教材问题、教学方法问题;一种是教学中的具体对象,如学生、教师

4、课题研究中的假设与概念界定

一个好的假设,在内容与表达上应达到四条标准

(1)以陈述的方式表达
(2)一个假设一般只能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假设是有待检验的,而且必须是可以检验的。
(4)假设应全面反映课题所涉及的的变量的不同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5、课题研究的方法

教育教学研究广泛采用观察、调查、实验总结、比较、文献等研究方法。

6、阐明实验因子与无关因子的操纵与控制

实验因子是指在实验研究中要加以比较和研究的假定引起某种结果的原因,也称自变量。
无关因子指不是实验中要加以研究的,但也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某些因素。
在实验设计中,应将实验因子具体化,设计为可以执行和操作的东西。
控制无关因子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消除,二是平衡,三是抵消。

7、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的时间安排,是一项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统揽全局的创造性的整、分、合的工作。一般过程为:

(1)准备——实施——总结
(2)起草方案——前测试——实验——后测试——撰写报告

8、课题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有研究报告、声像资料、计算机软件、教具、学具等等。

9、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

(1)统一课题,集体研究;
(2)统一课题,分散研究;   课题负责人;子课题组;
(3)自选课题,独立研究;

10、课题经费预算及来源

(三)选择研究对象——取样

1、什么是取样
在教育科研中,通常是从研究的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这个过程叫取样或抽样。选取研究对象称为样本。

2、取样的意义
(1)是教育科研的入手点,对象众多难以入手。
(2)使研究工作更经济,节约人力、物力、费用
(3)能保持科研结果的准确性。

3、取样的方法
(1)随机取样,每一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均等。
A单纯随机取样
B机械随机取样,也称等距抽样法。
C分类随机取样
(2)非随机取样
A立意取样
B偶然取样
C质量取样

第二阶段:研究进行阶段

(一)实施科研活动的三个要素
1、必须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
2、要有缜密具体的计划
3、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研究资料的收集
1、真实性
2、典型性
3、充足性

(三)研究资料的加工整理
1、核查
2、归类
3、汇总

附:社会科学各项研究活动的时间比例
选题(7.7%)—情报搜集(52.9%)—科学思维与实验(32.1%)—学术观战的形成与信息加工(7.3%)

第三阶段:研究的结尾阶段(处理研究成果)

(一)撰写结题报告
立项课题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研究概况
2、研究结果材料(报告、论文、专著等)
3、提请鉴定

(二)交流研究成果
发表、出版、评奖、交流等。

(三)建立课题档案
1、课题立项的文件。
2、研究方案、阶段实施计划。
3、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验 记录。
4、课题研究中经过整理的资料。
5、课题论证会、研讨会的材料。
6、结题报告、工作总结等。
7、课题成果鉴定书或评奖结论、获奖复印件。
8、课题经费计划、经费决算表。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及方法

(一)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创造性原则
4、应用性原则

(二)方法
1、观察法
2、经验总结法
3、调查法
4、实验法
5、历史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