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间的法律有多严苛?

如题所述

以秦国为例,商鞅变法提倡了法治思想,且立即实施,因侵害王公贵族的利益而被车裂,商鞅的死是必然的,因为秦国的强大必须走变法这条路,无非是商鞅敢于提出来,变法的核心也是以法立国,王公贵族范法与庶民同罪。这奠定了秦国的基调,以此为根本,才能推动土地改革,军队改革,经济改革,让国家富强有足够的法制支撑。

秦王嬴政才能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秦王嬴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世皇帝,废除谥号,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但是法律上的严苛还是令人吃惊。对一个国家法律严苛程度的评价,不应该只局限于人民违反法律受到的惩罚有多严重,更要从它对人们的约束程度有多深,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入手。而秦律对人们行为、思想的影响是尤其深刻的。在人民管理上,严格实施户籍制度。这个户籍制度比我们现在要严格得多,除了一家人姓甚名谁,还有上报诸如肤色、收入等十分具体的个人信息。

在人民生产上,对犁管理尤其严格。政府给农民发放耕作工具并记录在案,要求农民善用工具,每三年为期限,如果在此期间有所损坏,需上报政府进行赔偿;如果期限中工具没有损坏,可以得到新的耕作工具。由此可见,秦朝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管理制度,束缚人们的日常生活,连在耕作中都要时刻小心。

秦律对军队的管理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连坐”制度,这个制度塑造了一个集体主义的时代,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秦对军队的管理上,除了对每人进行编制,如步兵的千人中设二五百主,五百人中设五百主、百人中设百将、五十人中设屯长、十人中设什长、五人中设伍长,并且荣辱与共。

奖惩以每个小团体为单位,战绩胜负标准以对战中双方的伤亡人数相减,我方伤亡人数少则为胜利。这样的“连坐”制度,使得每个人都不敢轻举妄动,也监视对方不得轻举妄为,个人生活在集体主义的高压之下,否则你的乡人则会因你受到严重惩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6

秦朝的法律有多严苛?多偷一点桑叶,也要被判处30天的劳役



为了巩固地主阶级政权,镇压农民的反抗,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秦律》。
在战国时期,商鞅根据李悝的《法经》,改法为律,成为秦国最早的成文法。从秦孝公开始,《秦律》经过多次的补充与修改,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已形成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始皇帝对于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律加以补充和修订,颁布全国,统一法令。
但是《秦律》早已经算是了,他的具体内容,史书中只有零星的记载。在1975年12月的时候,湖北云梦县出土了秦代竹简1000多支,内容大部分是秦朝的法律以及文书,为我们了解和研究《秦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竹简上的《秦律》包括法律条文三种,治狱案例一种。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封诊式》、《法律答问》等法律文书,不仅有对商鞅制定的秦律的解释和案例,还有从商鞅变法以来先后修订的各方面的律令,比如说田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军爵律、捕盗律等,为研究秦朝的法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秦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盗律》中明确规定严禁对土地私有权的侵犯,比如说移动田界就要处刑,因为这也是对私有土地的侵犯。此外,秦律也反映了秦王朝对于农民的残酷剥削,这些法律规定是十分严苛的。比如说在征发徭役时,农民如果不按期报到,就要用荆条或者竹板打脊背50下,如果逃亡还要加倍处罚。
此外,《秦律》还规定如果一个人偷到110钱,就要被判处4年徒刑。甚至盗采别人的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劳役30天。法律不仅对于盗窃者本人处以严酷的刑法,而且对于共犯、知情者或者偷盗者的家属也要同样治罪。当然了,这些法令主要是为了防范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以保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而地主官吏犯法时,可以用种种的手段来逃避制裁,比如说可以用钱来赎罪免刑。
总的来说,秦朝的刑法是极为严苛的。但是,秦律也稳定了统治的秩序,并使封建法典规范化,标志着封建法治的基本确立。

第2个回答  2021-06-09
是非常严苛的,并且秦始皇在位期间死了很多人,而且他们那儿的刑罚非常的厉害,很多人都不敢犯罪,秦始皇在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论有好有坏。
第3个回答  2021-06-09
非常严苛。因为当时秦始皇的政权刚刚建立,很多人都对秦王有反叛之心。而且秦王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焚书坑儒,又动用大量的人力去修建长城,因此怨声载道。秦始皇制定了非常严酷的刑罚,惩治这些不服从他统治的人。一人犯罪株连九族。
第4个回答  2021-06-09
秦始皇在位期间比较推崇法家的思想。秦朝是我第1个君主专政的政权。而秦国最终也是因为暴政而灭亡,所以秦国的法律都很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