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军能占领整个东北四省?

为什么日军能占领整个东北四省?这么大一块被成片占领!!!!
而后来日本在华北和华南没有占领成片地区。。。。这些地区在日本占领区后也有国统区。。。这是为什么!!!如是日军在福建成占领沿岸一小片地区。。。。。更多的在华南地区日军只占领了大城市和交通线周围地区--------------

    日本在二二六兵变后就开始改变策略向外扩张。而扩张的第一步,就是东北。加上蒋的“攘外必先安内”。东北的矿产,军工,水利,粮食,全没了。

    那东北与福建对比,而福建有什么?一个小作坊式的飞机维修部,这东北比它强老了,还有一个海军厂,这个厂连战列舰都作不了,这些东北都比它强,还有就是交通便利,东北有俩条铁路干线,飞机场不下三个,这些闽都不行,还有就是战略地位上,东北就在日本“门口”,闽就不是,虽有台湾作跳板,但海军却不能向打东北那样方便,国统区是因为有国军在,而东北没国军了,所以造成这种情况。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迫使张学良撤出东北,导致东北沦陷。这个就是蒋介石的对中国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9月18日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在关内还有近十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但是,大家也不要过分指责蒋介石,因为在“九一八事变”前,他的主要精力不在日本军队上,因此,为了不至于和日本人闹僵,使自己手忙脚乱分身乏术,才出此下策。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2
这是一个及其复杂的历史问题。
首先,日军从未彻底的占领东三省,日本关东军所占领的只是大城市而已。而东三省的抵抗运动也从未停止过,例如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最辉煌的时候,这支队伍有是十一个军,各种抗日力量加起来有三十万人之多。著名的抗日英雄有杨靖宇等一大批。但又涉及一些政治事件,例如建国初期的高岗集团事件及后来的林彪事件,所以,对于早期的东北革命历史很多内容不容易查找。而共产党大规模进入东北是在抗战后期,冒东北地方军队的名义的,如果过于追究都不太好。
其次,日本对于东北三省的统治与台湾相似,有学者认为,日本当时是将东北与台湾作为如琉球一样的可以被纳入其领土的部分而处理的。这种预谋是相当长远的,早在清末,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已经着手准备,修筑铁路,迁徙侨民,培植亲日势力。这些从当时东北军将领的早年旅日经历可以看出一些。而在处理中国的华南、华北等地区,日本采取掠夺的策略,如“三光”政策。
另外,当时同为东北的热河行省的情况有些不同,这一地区更像是国民党与日军的一个缓冲争夺地带,也显得更为复杂化。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日本在二二六兵变后就开始改变策略向外扩张。而扩张的第一步,就是东北。加上蒋的“攘外必先安内”。东北的矿产,军工,水利,粮食,全没了。而福建有什么?一个小作坊式的飞机维修部,这东北比它强老了,还有一个海军厂,这个厂连战列舰都作不了,这些东北都比它强,还有就是交通便利,东北有俩条铁路干线,飞机场不下三个,这些闽都不行,还有就是战略地位上,东北就在日本“门口”,闽就不是,虽有台湾作跳板,但海军却不能向打东北那样方便,国统区是因为有国军在,而东北没国军了,所以造成这种情况。

参考资料: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3-13
因为日本占领了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又和东北相连,所以很容易就拿下东北。

1937年七七事变就是以东北为后地,开始进攻华北。

华东地区日本也占了,沪淞会战失利后,日本占领了上海和南京,成立了汪精卫伪政府。

所以你应该明白朝鲜半岛对中国安全的重要性了吧?
第4个回答  2012-02-26
华东华南开战后,日本兵力分不足,战线拖长了,不能管理成片地区,华南的地形多是山区,不利机械化部队,所以日本兵要极力保护交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