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题所述

一.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
学生之所以感觉数学难学,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缺乏数学抽象能力。传统教学中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抽象出的结论是什么,而没有让学生参与抽象的过程,导致死记硬背。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地位,引导学生通过现象观察出本质,理解“抽象” ,学会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形成数学命题,数学思想,老师加以指正和完善,长期以来,学生会有独立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思考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创新与发现,都离不开归纳,类比。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类比,介绍人类的重大发明与数学中逻辑推理的关系,充分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要求学生大胆的发现和提出命题,他们的有些想法在不久的将来就是新的发明创造,就是定理公理;同时数学推理的精华在于演绎推理,著名的三段论构成了数学的知识体系,公理,定理,推论的证明方式大部分是三段论,演绎推理是现代文明的奠基石,在告知学生三段论的推理方式下,放手让学生去推理,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正确书写推理的步骤,因果明确,书写具有逻辑顺序, 探索和表述论证的过程; 构建命题体系,同时学以致用,用逻辑推理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发现和提出问题, 利用已知知识建立模型; 求解模型; 检验结果和完善模型。 通过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数学建模是新课标必须的要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体现,使得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在平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平时注意搜集模型和资料,注重归类,长期为数学建模准备素材,有备无患。
四.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动手来完成。如我们在立体几何,平面几何教学中,鼓励学生先自己做出模型,这样我们再展现几何图形时,学生便不再陌生,也能找到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成功避开了生硬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注重观察,百闻不如一见,在脑海中形成一些数学直观模型,感受数学之对称美,曲线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能有机的结合数与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想象的观点看待问题,富余想象,大胆想象,让学生在课堂上放的开,不在以传统的模式约束学生,培养新时代富有想象力的人才。
五.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中的代数部分,总的来讲就是在集合上定义加减乘除及相关运算,形成代数体系和相关结论,这就要求学生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探索运算思路,设计运算程序进行运算。运算是演绎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工具,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培养手段。让学生充分感知运算的创造性,当今很多程序的实现都是大数据的处理都是在进行运算,取值,自己具有较高的运算能力,才能识别这些程序。这是时代的呼唤,顺应历史发展要求。
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当今世界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等日新月异的成果都与数据是离不开的。如今的竞争也就变成时间的竞争,容量的竞争,优胜劣汰,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数据获取,数据分析,知识构建的能力。目前我们所在的时代为多元化信息时代,这就要求人类必须有处理信息和数据的能力,才能使得计算机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平时让学生注重数据的搜集,整理,归类,可以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从点滴做起,终将铸成大的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3
何谓数学素养?通俗说,一个人的数学素养好,与说一个人有数学头脑的意思差不多,归根到底是指他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数学素养是学生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它的培养可以学生普通生活常识为起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提倡探究式教学模式,并在探究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在探究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是一门思想性、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数学,对一个学生来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比结论更重要。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靠一两节课的教学能实现的,而必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多渠道、多方面地去努力和探索。我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做了许多尝试。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如在教学一年级的《找规律》时,遇到一列数,11、13、15、17、19、21、23、()、学生很容易发现规律,前面一个数加2就等于后面一个数。()里填23。讲到这里这个题目做完了,但我并没有让孩子停住思维的脚步,而是进一步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我请学生给这一列数来取名,并引导学生:像这样,一些数排成一列,我们给它取个名,两个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说数排,有的说数列。我告诉孩子们数学家统一叫他们数列。和数学家想到一块去了,孩子们非常高兴。接下来我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个数列的特点: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总是多2。用数学语言说是相邻两个数的差都相等。那像这样相邻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数列,给它取个名,叫什么数列呢?要求孩子们在数列前面加两个字。有的说是相邻数列,有的说是相等数列,有的说是差等数列,我再适时引导:差等两个字对了,但不是这么说的。孩子们马上说等差。我祝贺他们说对了,像这样相邻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样一来,需要在中学才接触和学习的数学专业知识“等差数列”,接下来,我又利用学生尝试计算这一列数的和的过程,向学生渗透了“高斯算法”和“小数配大数”的方法,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数学方法的妙用。同样的,在教学中我还渗透了“逆推法”、“还原法”、“假设法”、“观察比较法”,“判断推理”、“等量代换”、“对应思想”、“有序思考”、“带着符号搬家”等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知识层面提高了,有了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轻松多了。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要培养一个人成材,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
(三)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
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语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俄罗斯著名教育家A•A•斯托利亚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包括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的形成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数学语言能更准确、清晰地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展示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教学时,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要求学生对操作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途径。在操作中,学生必然会思考;如何摆放、移动,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如何移动最好……而描述时又把外部的物质操作转换为学生内部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并帮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这时学生只要按照操作的过程讲出自己的想法,既较容易地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从中获得了知识的内涵,这样自然的结合,学生学得有趣,讲得有劲,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帮助楼内住户每月计算水电费;为室内装修户测量并计算铺地面用多少地板砖,喷涂四壁和屋顶需要购买多少涂料;植树节时根据种植面积和种苗棵树,计算行距,株距……学生觉得这些问题实在、有趣,身边处处有数学,越学越有劲头,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习惯。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五)摸索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结合我校的三原则五环节的教学模式我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深度学习的7种有利策略》不谋而合。
第一步:设计标准与课程
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以及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采用学案导学----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第二步:预评估——设计学案
第三步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环节:
复习引入,创设情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
导引体验------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
分享合作-----获取新知识
拓展延伸-----深度加工知识
训练达标——评价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学生活动在前,数学知识在后,学生思考在前,教师讲解在后,学生探究在前,归纳总结在后。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以生命课堂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的各个环节。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