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形容夫妻恩爱得一个文言文是什么

如题所述

形容夫妻恩爱的文言文有:《孔雀东南飞》、《上邪》,《庄子·大宗师》、《怀香记·奉诏班师》、《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1、《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原文】: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释义】: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仲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她发誓不再改嫁。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着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尽。焦仲卿听到妻子的死讯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树上。

2、《上邪》(汉乐府)

【原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释义】: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3、《庄子·大宗师》

【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释义】:泉水乾涸了,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4、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

【原文】:“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宝贵双全。” 

【释义】:指夫妻相亲相爱,共同生活一辈子,用来颂扬爱情专一,忠贞不渝的夫妻生活。

5、《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原文】:“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释义】:鸾鸟凤凰相互应和鸣叫.比喻夫妻和谐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3

《雨霖铃》

作者: 柳永      朝代: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合作,柳永能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词调名《雨霖铃》,盖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云:“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读之令人於悒。

词的上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雨霖铃·寒蝉凄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8

一、《蝶恋花·凤栖梧》

作者:宋 柳永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译文: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懊悔,为了你我甘愿一身憔悴。

二、《鹊桥仙·纤云弄巧》

作者: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三、《锦瑟》

作者: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

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四、《无题》

作者: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五、雨霖铃

作者: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

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六、《三五七言》

作者:唐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
秋风凌清,秋月明朗

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

朋友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

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七、《离思五首·其四》

作者:唐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我在花丛中任意来回却懒于回顾,一半因为我潜心修道,一半因为曾经有你。

经历过无比深广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但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白头相守
读音: bái tóu xiāng shǒu
释义: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出自: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也。”
造句: 我与李固白头相守,便是我平生愿足。(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一折)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 白头偕老
反义词: 白头不终
白头偕老
读音: bái tóu xié lǎo
释义: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出自: 《诗经·卫风·氓》:“及尔偕老。”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富贵双全。”
造句: 婚礼上,来宾们由衷地祝愿一对新人白头偕老。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作祝颂之辞
近义词: 白头到老 白头相守
反义词: 分道扬镳
比翼双飞
读音: bǐ yì shuāng fēi
释义: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出自: 《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造句: 居里夫妇在科学征途上比翼双飞。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并肩前进
近义词: 并驾齐驱
凤凰于飞
读音: fèng huáng yú fēi
释义: 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出自: 唐·李白《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前许州司马宋公,蕴冰清之姿,重傅侯玉润之德,妻以其子。凤凰于飞,潘杨之好,斯为睦矣。”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近义词:
和如琴瑟
读音: hé rú qín sè
释义: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出自: 《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鸾凤和鸣
读音: luán fèng hé míng
释义: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出自: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造句: 夜同寝,昼同行,恰似~。(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
琴瑟调和
读音: qín sè tiáo hé
释义: 比喻夫妻恩爱。
出自: 《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卿卿我我
读音: qīng qīng wǒ wǒ
释义: 形容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
出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如胶如漆
读音: rú jiāo rú qī
释义: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出自: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关系极为密切
近义词: 亲密无间 情投意合
反义词: 反目成仇 分道扬镳
如胶似漆
读音: rú jiāo sì qī
释义: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出自: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造句: 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关系极为密切
近义词: 亲密无间 情投意合
反义词: 反目成仇 分道扬镳
白头相并
读音: bái tóu xiāng bìng
释义: 犹言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出自: 明·冯梦龙《挂枝儿·木梳》:“木梳儿,我爱你齿牙干净 向妆台设个誓:愿得白头相并,”
伉俪情深
读音: kàng lì qíng shēn
释义: 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出自: 明·沈得符《万历野获编》:“盖圣德仁厚,加以中宫前后同忧患者积年,伉俪情更加笃挚。”
用法: 纵使你~,一时未忍,久后这中馈乏人,总不是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
第4个回答  2015-02-18
但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白头相守
读音: bái tóu xiāng shǒu
释义: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出自: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也。”
造句: 我与李固白头相守,便是我平生愿足。(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一折)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 白头偕老
反义词: 白头不终
白头偕老
读音: bái tóu xié lǎo
释义: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出自: 《诗经·卫风·氓》:“及尔偕老。”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富贵双全。”
造句: 婚礼上,来宾们由衷地祝愿一对新人白头偕老。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作祝颂之辞
近义词: 白头到老 白头相守
反义词: 分道扬镳
比翼双飞
读音: bǐ yì shuāng fēi
释义: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出自: 《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造句: 居里夫妇在科学征途上比翼双飞。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并肩前进
近义词: 并驾齐驱
凤凰于飞
读音: fèng huáng yú fēi
释义: 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出自: 唐·李白《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前许州司马宋公,蕴冰清之姿,重傅侯玉润之德,妻以其子。凤凰于飞,潘杨之好,斯为睦矣。”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近义词:
和如琴瑟
读音: hé rú qín sè
释义: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出自: 《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鸾凤和鸣
读音: luán fèng hé míng
释义: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出自: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造句: 夜同寝,昼同行,恰似~。(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
琴瑟调和
读音: qín sè tiáo hé
释义: 比喻夫妻恩爱。
出自: 《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卿卿我我
读音: qīng qīng wǒ wǒ
释义: 形容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
出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如胶如漆
读音: rú jiāo rú qī
释义: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出自: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关系极为密切
近义词: 亲密无间 情投意合
反义词: 反目成仇 分道扬镳
如胶似漆
读音: rú jiāo sì qī
释义: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出自: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造句: 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关系极为密切
近义词: 亲密无间 情投意合
反义词: 反目成仇 分道扬镳
白头相并
读音: bái tóu xiāng bìng
释义: 犹言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出自: 明·冯梦龙《挂枝儿·木梳》:“木梳儿,我爱你齿牙干净……向妆台设个誓:愿得白头相并!”
伉俪情深
读音: kàng lì qíng shēn
释义: 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出自: 明·沈得符《万历野获编》:“盖圣德仁厚,加以中宫前后同忧患者积年,伉俪情更加笃挚。”
用法: 纵使你~,一时未忍,久后这中馈乏人,总不是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
希望能帮到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