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怎么用?

如题所述

不绝如缕可以用来形容形势危急,也可形容声音细微。不绝如缕偏正式,可用作谓语、定语;也可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

1、不绝如缕意思: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或用来形容局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原意是中原诸国在异族冲击下,形势危急,虽然还没有断绝,但也只像一根细线那样连着。形容形势危急,也形容声音细微。

2、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意思: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扩展资料:

不绝如缕的近义词:

1、危如累卵:比喻处境极其危险,像堆起来的蛋,随时可能滚下来,打碎。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意思是秦王的国家处境危险已到了像层层堆积快要倾倒的鸡蛋一样,能采用我的方略便可安定。

2、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孟子·万章下》:“天下殆哉,岌岌乎!”意思是天下岌岌乎,危险得很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8

多用于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例如:

笑声像一串银铃丁冬响,半入河风半入云,香雾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不绝如缕的意思是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或用来形容局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原意是中原诸国在异族冲击下,形势危急,虽然还没有断绝,但也只象一根细线那样连着。形容形势危急,也形容声音细微。

扩展资料:

反义词:安如泰山

安:安稳。

形容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形容安稳牢固,不可动摇。也说安如磐石、稳如泰山。

读音:ān rú tài shān 

例如:尽管敌人的炮火是那样的猛烈,而我军战士依然安如泰山,等待着和敌人进行近距离的拼杀。

辨析:安如泰山和“分崩离析”都有“分裂、瓦解、崩溃”之意。安如泰山指彻底崩溃;含有比喻色彩;而“分崩离析”指人员分散;不能团结在一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10

用法:

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使用范围:

用于声音、情绪等。

解释: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或用来形容局势危急虽然还没有断绝,但也只像一根细线那样连着。

引证解释: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白话文:那箫声呜呜地响着,如怨如仰慕,如泣如诉,尾声婉转悠长,像绵绵不断的细丝在耳际缭绕。”

扩展资料

反义词

牢不可破:

意思是坚固、紧密不能摧毁或拆开。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非常坚固。

引证解释: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因五河人有个牢不可破的见识,总说但凡是个举人、进士,就和知州、知县是一个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绝如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牢不可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5
不绝如缕主要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音乐婉转悠长,如那里传来的音乐不绝如缕,令人沉醉。
第二种形容局面危急,如叛乱的三十万大军破城而入,京都不绝如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6-03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