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非得拜师吗

如题所述

鱼儿离不开水;孩儿离不开母亲;要出去旅游,就需要导游的指点,学佛也需要善知识的引导。好比孩儿在母亲的抚育和呵护下才能健康地成长,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既有修行经验又有智慧的师父来做我们的向导,只有靠师父的指点和加持,我们才能走上正途、捷径。本教《经部》云:“若无上师指点,则无佛与佛号,贤劫千尊如来,皆依上师而显。”喇嘛拉大师曰:“能令恩师满足,则为最胜福报。”依护上师、拜善知识,实乃学佛的第一功课。病人治病需要适当的环境,病人还需好好与医生配合,医生让你吃饭,你要吃饭,医生让你吃药你就得吃药,否则治不了病。我们是怀有五毒烦恼的病人,要治好这个病,就得与师父配合好。本教俱舍论云:“弟子需具备虔诚的信仰、勇气、和慧根。”大圆满《不了义经》曰:“信仰使你得暇满,信仰令你得解脱,信仰让你受加持,信仰令你开智慧。”如同在世间,不乐于做一项工作或者不信任其老板,则无法从事好这个工作一样,信仰是修行的前提条件。另外,对于一个学佛的人,胆量和勇气也很重要。要勇于实修,勇于放下一切,不怕苦、不怕累,如此才能排除万难,获得最终的成就。作为一个弟子,有很多理由放弃修行,譬如说:“我是凡人,而不是佛菩萨,自然做不到菩萨的伟大事业。”其实这都是由于缺乏了勇气和胆量所致。所谓菩萨就是因为他有一片慈悲心和仁慈心,只要你具备这颗心,你就是佛,就是菩萨。佛菩萨也是从做人开始的,他们都是凡人,但他们有勇气面对,勇于在适当的环境下,积极培养慈悲心和包容心,才成为佛菩萨。1、拜师的目的佛是觉悟的智慧,与众生的境界自然有别;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有成佛之诀窍,但作为凡人的我们,要从经典和论典中找到觉悟的智慧,难于大海捞针,所以必须拜一位有智慧、有实修经验、有慈悲心的善知识为师,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生命的源泉。根据藏传佛教经典所断:学佛基于拜师,一切修行须从拜师开始,才能进入实修的门槛。夏匝巴大师在《大圆满法海教言》云:“首先寻找上师,其次检验上师,最后依怙上师。”依怙上师就是好好拜清净的善知识,学修佛法,认识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心灵素质和佛学水平。拜师很重要,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师父,所以拜师前需要检验师父。现在是末法时代,很多居士跟着师父没几年,就学过几句佛学的知识理论,便招收弟子传法,在弘法利生方面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所谓检验师父并不是要去挑选师父,挑选师父出了毛病,会看不到他的任何优点。世间找老公是要根据长期累积的感情和感觉,但找一位师父是要根据你的生生世世累积的缘分、恭敬、诚恳心。也许这个师父长得一点也不帅甚至相貌不庄严,也没有某某师父的幽默感、某某师父的博学,但不一定这个师父就没有实修的经验。一个师父最重要的不是他的学识和长相,而是他的实修经验和无比的仁慈。贡佐巴大师云:“只要具备慈悲心,就可传法收弟子。”只要他具备一颗真正的慈悲心和实修经验,你就可以放心的拜他为师,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所谓把上师当作佛菩萨的意思,是指检验上师的时候,不能以帅与不帅或者以身份地位为标准来挑选师父。我们拜师不是找老公、男友,而是为了提高学佛的素质,以及认证真实的自己而拜师。他帅与不帅,或者有没有响当当的名声和社会地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实修经验即所谓的传承,以及慈悲心引发的菩提心。拜师虽不是找老公,但在形式上跟找老公差不多。譬如:人们在结婚拜堂的时候,首先跪拜天地,以天地作证,自结婚开始二人结为夫妻,白头偕老。同理,学佛自拜师开始,跪拜于三宝,跪拜于恩师,以三宝作证,从今日乃至觉悟本性和取得佛的智慧,誓不放弃实修生活。师父如父母,父母帮我们解决生活问题,而师父会助你解决心理问题,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师父如伴侣,伴侣之间需要用情感和感觉来互动,而师徒之间需以虔诚心与仁慈心来互动,若缺乏了虔诚和仁慈,就会给修行上带来诸多的障碍和不便。拜师就像谈恋爱,师徒二人需培养虔诚心和慈悲心,通过虔诚和慈悲来交流心法,探讨人生感悟。上师法除了上师的指点和加持,弟子也要虔诚和恭敬心,否则生不起真正的信仰。如果弟子对师父缺乏了信任和恭敬心,他所看到的都会是师父的毛病和缺点,使自己的修行产生障碍。自己对师父的信仰要经得起考验,当你修行只有退缩没有进步的时候,要观察自己的虔诚心是否出问题了;总是看见师父的毛病和缺点,看不见优点的时候,要反观自己的信仰;自己老是没有时间修行,修行总是没有生活重要的时候,也要反观自己的信仰。如果没有信仰,你就得不到师父的加持。加持是得,信仰是舍,有舍才能有得。还有一个值得大家注意的事情,那就是师父不一定都是出家人,不一定都是以出家师父身份出现。譬如:当你处在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时候,有个人从你后面拍你一下,说:“不是这边,而是那边,”使你突然找到正确的方向,那这个人也是你的师父。再比如:你在看书的时候或者跟人聊天的时候,突然在修行上、学习上,或者觉悟本性和生死轮回方面有了新的体会、感悟,这也是恩师的加持和恩赐,只要有助于修行和学佛的,都来自恩师。《大圆满》云:“首先以喇嘛为上师,其次以文字为上师,最后以自心为上师。”首先在一个清净的善知识坐前,听闻佛法,了解佛法,一切从入门做起,称为以喇嘛为上师;然后在师傅所传的经论典当中,深思熟虑,精进修持,称之为文字为上师;最后通过恩师的指点和对经论典的深入研究,观察自己的心,搜索烦恼和病毒,删除不良的习惯,被称为以自心为上师。众生虽然难免有烦恼和情绪,但佛却没有情绪,因为众生是自我状态,佛为无我境界。我们跟佛之间不会有情绪和烦恼,因为真正的佛既不是人也不是神,他是觉悟的智慧境界。像释迦牟尼佛和幸饶弥沃佛那样的很多化身佛虽然曾经出生在地球上,为众生传法利生过,但这是两千多年甚至几千年之前的事,我们由于福报浅显,没有见过佛面,也没有闻到佛法,所以我们说对佛不会有情绪和烦恼。上师不同于佛,上师以人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且跟我们的修行生活寸步不离。我们与上师同处世间,在修行上和生活上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为拜师是为了学佛,学佛和修行离不开生活,学佛和修行也是一种生活,只是生活的模式不同而已。世上最难处理的就是师徒关系,师徒的情感是基于人的情感,因为学佛的都是有烦恼、有情绪的众生,都难免有人类的烦恼习气。有了这种情感因素,就会有犹豫和疑心,也会存在自作多情、自以为是,这都是“自我”的产物。如果能处理好师徒关系和感情,这个人肯定就不同于一般。佛法浩瀚无边,吾等凡人如同大海捞针,只有师父的指点和实修经验,才能使我们从中找到修行的路标,获得智慧的路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