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所有关于典故的古诗

不用整首 只有典故的那一句 O(∩_∩)O谢谢了

  初中古诗词典故知多少

  初中古诗词典故知多少
  典故是古诗词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作者通过借用典故来表达一些特定的内涵。了解典故的出处及在诗词中的含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诗词的内容。近几年的中考,有些省市在考查古诗词赏析时,也涉及到了诗词中的典故。如下列对《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宇永贞元年(805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7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晋朝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曲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人王质;诗人用这个曲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下面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典故作了归纳和整理,希望能够对初三学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一:八百里分麾下炙
  出处:晋王恺有一良牛名“八百里驳”
  含义:指牛
  典故二:五十弦翻塞外声
  出处: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含义:泛指各种乐器
  典故三:马作的卢飞快
  出处:三国时刘备骑的战马
  含义:指良马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一:亲射虎,看孙郎
  出处:三国孙权“骑马射虎”
  含义:作者以孙权自喻
  典故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出处: 云中太守魏尚获罪被赦
  含义:作者以魏尚自比
  典故三:西北望,射天狼
  出处:天狼星
  含义:借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典故一:蓬莱文章
  出处:指汉代文章
  典故二:建安骨
  出处:建安七子刚健爽朗的诗风
  典故三:中间小谢又清发
  出处:谢脁清新秀丽的诗风
  三个典故的共同含义:作者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和自己
  《行路难》(李白)
  典故一:闲来垂钓碧溪上
  出处:指姜尚被周文王重用一事
  典故二:忽复乘舟梦日边
  出处:指伊尹受成汤重用一事
  两个典故的含义:表达自己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信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一:怀旧空吟闻笛赋
  出处:西晋向秀作的《思旧赋》
  含义:表达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的悼念
  典故二:到乡翻似烂柯人
  出处:指晋人王质
  含义: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梅岭三章》(陈毅)
  典故一:此头须向国门悬
  出处:指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一事
  含义: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
  典故二:取义成仁今日事
  出处:《论语》“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而取义”
  含义:指为了真理,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汉江临眺》(王维)
  典故:留醉与山翁
  出处:指晋人山简
  含义:作者以山简自喻
  《渔家傲》(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归无计
  出处: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含义:表现边关将士的报国激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典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出处:《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
  含义:希望得到对方的引荐
  《别云间》(夏完淳)
  典故:今日又南冠
  出处:楚人钟仪被晋国关押始终戴着南冠
  含义:指囚徒
  《泊秦淮》(杜牧)
  典故: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处:南北朝时陈后主作的舞曲
  含义:这里指亡国之音
  担心你不满意特意找了许多,你可以随便找一句喔!
  希望你能得到怎样中意的句子!
  祝你开心每一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2个回答  2010-04-25
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