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名将

简略地说明每个人的绰号或事迹

日本二战名将有:山本五十六、井上成美、冈村宁次、南云忠一、山下奉文等。

1、山本五十六

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原名高野五十六,日本帝国海军将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是偷袭美军珍珠港和发动中途岛海战的谋划者。

2、井上成美

1889年12月9日 -1975年12月15日,帝国海军最后一个大将,与米内光政和山本五十六组成铁三角,强烈反对三国同盟和对英美开战,太平洋战争开始的第四舰队司令,因为战果不理想,被讥为日本的赵括,45年后以一个教师的身份渡过余年。

3、冈村宁次

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侵华日军战犯,百团大战后调任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指挥日军对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战争末期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昭和军阀的三羽乌的第三位。

4、南云忠一

1887年3月25日-1944年7月6日,日本海军大将(死后追晋)。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时的联合舰队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率领舰队参与偷袭珍珠港及中途岛海战而闻名于世。

5、山下奉文

1885年11月8日-1946年2月23日,日本陆军大将,甲级战犯。他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最著名的陆军高级将领。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任第25集团军司令,指挥所部进行马来亚战役,攻占英国远东海军基地新加坡,在战场上此人勇猛狡诈,被称为“马来之虎”,是盟国遇到的最危险的对手。

扩展资料:

1、山下奉文和参谋长铃木宗作中将、参谋主任杉田大佐等人一起在新加坡策划了对新加坡华人的“肃清行动”,他们判定出敌对分子后,当即处置(死刑),这便是著名的新加坡大屠杀。山下奉文多次对平民进行屠杀,战后1946年在马尼拉被处以绞刑。

2、彭德怀曾对八路军的将领们作过关于对冈村宁次的评价:“这个家伙,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他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山田医生告诉我,20年代初期,他和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被称为天皇党羽集团的三羽乌;后来在对华战争中,他是日本军界的三杰之一,另外两个是合区川和东条英机

所以一定要注意他。他有很多本事,能实事求是,细致周密。每次进攻,他都要调查半年之久,做准备工作。没有内线发动配合维持,他不进行蚕食。他不出风头,不多讲话,不粗暴;

你从他的讲话里看不出他的动向来。他经常广泛搜集我们的东西,研究我们的东西。他是日本侵略朝鲜和东北三省的副参谋长,老练得很,是历来华北驻屯军司令官中最厉害的一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二战十大名将 百度百科_井上成美 百度百科_冈村宁次 百度百科_南云忠一 百度百科_山下奉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3

他是日本二战的“名将”,偷袭珍珠港的罪人,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山本五十六
  日本帝国海军军官,第26及27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策划了偷袭珍珠港的著名战役,发动太平洋战争。战死时为海军大将军衔,死后被追赠元帅称号。

  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Seisirou ITAGAKI,1885~1948),陆军大将,在日军中和以石原之智并称的板垣之胆。1931年与石原莞尔共同策划“九一八”事变。以1万人挑战20万东北军。1937年以半个师团击溃中国军30几个师,攻占山西。1938年6月任陆军大臣。主张三国同盟,1939年9月任支那派遣军总参谋长。主持对华诱降工作。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阿部规秀
  阿部规秀(1886-1939),有一种超乎普通军人的对“荣誉”和“光荣”的执著,对战争的执著,因而在嗜血的战争角逐之中,他“脱颖而出”,屡立战功,颇受大本营的赏识,在日本军界享有“名将之花”的盛誉,成为擅长运用“新战术”的“俊才”和“山地战”专家。1939年11月7日,阿部规秀在战场上被迫击炮炸死,终年53岁。

  南云忠一
  南云忠一(1887--1944) 太平洋战争开始时的日本机动部队司令,身为鱼雷战专家却奉命指挥航空部队,只好听参谋的主意,指挥略显迟缓,但大体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中途岛的失败是日本海军总危机的爆发,对他的指责多是无中生有,随后的南太平洋海空战还算正常,1944年在塞班岛看见密密麻麻的美国舰队,知道败局已定后自杀。

  寺内寿一
  寺内寿一(Terauchi Hisaichi,1879.8.8-1946.6.12)旧日本帝国元帅陆军大将、伯爵。首相寺内正毅长子,二·二六事件后以铁腕整肃陆军,芦沟桥事件后任北支那派遣军司令,一再突破大本营的限制,占领华北全境,1941年任南方军总司令,统率25万日军5个月占领了东南亚全境,晋封元帅。1944年以后其西线缅甸被英军占领,东线菲律宾被美军突破,1946年病死南洋。

  栗林忠道
  栗林忠道(1891.7.7-1945.3.26)他出身于长野,小时候志向是记者,因为成绩优秀,被导师推荐进了陆军士官学校,并以当年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后来为驻美的武官, 是个美国通。
  1944年从满洲调到硫黄岛,负责岛上的防御。当时日本国力亏空,栗林仅 率一个临时拼凑的陆军军团,一共两万余人防守22平方公里的硫黄岛(其中不乏强征来的老兵小兵)。他深知美军的技术优势,因此到任后力排众议, 决定放弃滩头阵地,深挖洞打持久战,并 每天在岛上巡回查看。战后被俘的日本兵竟然每个人都声称看到过他们的最高指挥官, 让美军十分的惊讶.
  他所对抗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人数是岛上日本人的3.5倍, 且装备具有压倒性优势。 美军当时以为五天就可以把小岛拿下的,结果美海军、空军与地面部队协同作战,依然打了一个多月才拿下, 这也是唯一一次美军伤亡比日军多的战斗。 战后连对手都对栗林中将称赞不已,被美军誉为日军二战中最优秀的将领。

  山下奉文
  山下奉文(1885. 11.8 ~1946.2.23)日本陆军大将,日本机械化战争的倡导者,因体型高大,被人称为“步兵炮”。最出名的战绩是在马来亚俘虏了11万英国兵,导致英国在东方的殖民统治崩溃。

  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日本帝国时代陆军上将,缔造昭和军阀的“巴登巴登同盟”三羽鸟的第二位。被日本人吹捧为无论在统率或是作战方面都是罕见的名将。兼备明智、卓见、果断、意志坚强等品质。在日军正规作战中率先实施装甲兵团空地联合突破,在非正规作战中成功的抑制了华北反日游击战活动,最后,由于手脚干净,成功的逃脱了战后的审判。

  井上成美
  井上成美(1889年12月9日 -1975年12月15日)帝国海军最后一个大将,与米内光政和山本五十六组成铁三角,强烈反对三国同盟和对英美开战,太平洋战争开始的第四舰队司令,因为战果不理想,被讥为日本的赵括,45年后以一个教师的身份渡过余年。

  米内光政
  米内光政(Yonai Mitsumasa )(1880年3月2日—1948年4月20日),日本海军大将,政治家。日俄战米内光政争中曾参加对马海战。历任舰队参谋长、第3舰队、第2舰队司令长官、佐世保及横须贺镇守府司令等职。1936年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兼第1舰队司令。1937年4月晋大将。同年2月至1939年8月任海军大臣。绰号金鱼大臣。出兵上海和海南岛的关键人物,1940年1月任日本第37届首相,与山本五十六和井上成美组成稳定铁三角,反对与德意结成军事同盟,被陆军视为亲英美派,同年7月被迫辞职。1944年7月重现出山,复任海军大臣,反对本土决战,主张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后参与解散日本海军的工作。

  横山勇
  1889年,横山勇出生在日本东北的福岛县。中学毕业后,他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1909年5月27日以优异的成绩从士官学校毕业。由于在学校期间表现突出而与同期的石原莞尔、饭村穰并称为第21期的三羽鸟。同年12月25日被正式授予下士官军衔,其后在职务上,基本一路顺风,并得到天皇恩赐毕业于陆大第27期。
  横山勇 1939年8月他晋升陆军中将,同年9月出任关东军第1师团师团长。当时正值诺门坎事件接近尾声,关东军第6军的惨败给予横山勇极深的印象。这对于自1936年5月就进驻黑龙江孙吴地区既设阵地的,作为对苏防御与进攻主力的第1师团来说,是一个警告。而且横山勇面对的不仅是友军的失利,其所部第1步兵联队和其他3个步兵联队所辖的速射炮中队也投入了这次战役,并且遭到了一定的创伤。由于此次战役的恶劣结果导致日军不敢轻易向苏军发难,也使得横山勇在师团长的岗位上一直就是制订师团对苏作战预案、训练士兵和完善孙吴地区筑垒地域的设施,没有参与什么象样的战斗。
  1941年10月,横山勇出任关东军第4军司令官,他是该职务上的第四任。第4军成立于1938年初,当时下辖第1师团、第8独立守备队以及第5、6、7、13国境守备队,主要负责整个黑龙江从漠河到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沿线的守备与防御。由于横山勇是从第1师团升上来的,因此对防区十分熟悉。他全力为北进计划中的对苏联进攻而做准备。
  1942年12月他接到了调往南方的命令。原来,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中将在从南京飞往汉口途中,座机被驻大别山的国军击落而毙命,因此大本营调他前去接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4-24
山本五十六这位贫困武士的儿子,自幼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争强好胜的进取精神。17岁那年,他考入江田岛海军学校,1904年毕业后任“日清”号装甲巡洋舰上的少尉见习枪炮官,参加了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1904——1905年的日俄海战。在战斗中,他负了重伤,左手的食指、中指被炸飞,下半身被炸得血肉模糊,留下了累累弹痕和终身残疾。由于他只剩下了八个手指,同僚们给他起了个“八毛钱”的绰号。1914年,他以上尉军衔进入海军大学深造,1915年晋升为少佐。1916年,他从海军大学毕业后,登记为山本长刀之养孙,改姓“山本”,由高野五十六成为山本五十六。

他是一个孝子,当军官后还常常回乡为高野、山本两家的祖坟扫墓,大部分薪水都寄给了母亲,接济哥哥、姐姐,有时还为亲戚和老师的子弟缴纳学费。据说这是他迟迟不成家的一个重要原因。1918年8月,山本和故乡一位朴实、美貌的挤牛奶姑娘礼子在东京举行了婚礼。婚后他们生有两男两女。战死 不知道他白痴
坂垣征四郎
1885年1月21日生。陆军大学毕业。参加过日俄战争。曾任驻华日军参谋,长期在昆明、武汉、沈阳等地活动。1929~1934年任关东军高级参谋、伪满洲国执政顾问,与石原莞尔等人积极策划“九一八”事变。1934年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制造内蒙“独立”和绥远事件。1936年任关东军参谋长,晋中将。 处死
石原莞尔
(1889年-1949年8月15日),生于日本山形县鹤冈市,日本帝国时代的陆军中将,日军侵略战略的规划者、理论家。日本思想家、政治家,军国主义鼓吹者。
石原莞尔生于日本山形县鹤冈市,其父石原启介曾任鹤冈市警察署署长,用“武士道”精神教导石原莞尔石原莞尔要勇敢而不惧艰险,优越的家庭环境(在当时的日本农村,警察署署长是当地吃皇粮的大官)也使年幼的石原养成不信邪,不畏权势,颐指气使的作风。石原莞尔信奉“日莲教”,是田中智学的忠实信徒。
1945年日本投降后,石原莞尔认为自己是受东条英机迫害的和平主义者,发表了《我们的世界观笔记》、《新日本的出路》,释出了“放弃战争”的概念,并提出建设“不要战争的文明”等主张,同时给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信中提出“超阶级的政治”等观念:“过去的政治是为阶级利益的政治”,而“超阶级政治”只是“为了理想”。(没被处死真走运)
岗村宁次(1884.5.15~1966.9.2)在二战期间日军诸高级将领中,冈村宁次侵华的历史最久。自1907年他担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清国留学生队区队长,直到1949年初被国民党军事法庭“无罪释放”回国的40多年间,池的职务岗位虽几经变动,但其毕生“事业”的立脚点始终是在中国。1915年,他以搜集资料编纂战史的名义,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不久,又被北洋政府的日籍军事总顾问青木宣纯选中做助手,在北京呆了两年多。1923年底,他被派到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当武官,后又兼任军阀孙传芳的军事顾问。在侵华战场上,冈村先后担任过日本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关东军副参谋长、第2师团长和日本第11军、华北方面军、第6方面军司令官等职,最后成为指挥百余万侵华日军的总司令官。

东条英机于1884年12月30日,出生在日本东京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东条英教是日本陆军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担任大本营参谋,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立过“汗马功劳”。东条英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自幼就受到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熏陶。东条英机16岁时,就进入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系统地接受军事训练。之后又在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05年毕业,这时他只有21岁,被授予陆军少尉军衔,并侵入中国东北参加日俄战争。战后被提升为中尉,并进入陆军大学学习。他效忠天皇,为事专断,武士道精神十足,有“剃刀东条”之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起全面的侵略战争,作为日本侵华关东军参谋长的东条英机,指挥侵略军先后占领承德、张家口、大同等地,到处烧杀奸掠,数以千计的村庄被焚毁,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被杀害。东条英机在中国的暴行,使他更为日本军阀所赏识,1938年12月被提升为陆军航空总监,统辖日本陆军航空部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扩大,东条英机的地位也不断提高。1941年近卫内阁倒台,东条英机当上了首相。为了扩大侵华战争和远东战争,他在内阁特设“大东亚省”,进行所谓“大东亚圣战”,疯狂地向外侵略,把日本军国主义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个不可一世的杀人魔王终于被押上历史审判台,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杉杉元(1880-1945日本陆军元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积极执行者,战犯。日本福冈县人。1900年起,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参加过日俄战争。历任参谋本部部附、陆军省军务局航空兵科科长、军事科长、参谋本部航空兵补给部部长、陆军省军务局局长等职
1941年9月3日,近卫首相举行大本营联席会议,讨论对美国是谈还是打的问题。在杉山元等人的一再坚持下,会议决定,以10月上旬为谈判初步截止时间,在此之前作好战争准备;到时如有必要,就决心与美英荷开战。会后,他与近卫、永野3人向天皇禀报会议决定,采取阳奉阴违手段,表面向天皇允诺军部执行“先外交后战争”的方针,但暗中与东条、永野等人勾结一起,迫使内阁终止日美谈判,立即同美国开战,终于导致了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战争爆发后,杉山元作为参谋总长协助首相东条英机指挥日军入侵东南亚各国,取得了初战的胜利。1943年6月,杉山元获元帅称号。但是,日本的南进作战,从1942~1943年起,很快就节节失败,形成无法挽救的败局。
永野修身(1880年6月15日-1947年1月5日),大日本帝国元帅、海军大将。1880年生于日本高知县,士族永野春吉之四子。毕业于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和日本帝国海军大学。曾参加过日俄战争,1923年晋少将,1927年晋中将,1934年晋大将。1943年获元帅称号。
1936年3月,任广田弘毅内阁海军大臣。1937年2月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1941年初,任海军军令部总长。1944年辞去公职后,担任日本天皇最高海军顾问。
1946年5月3日,日本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定为甲级战犯
永野修身积极主张扩充日本海军实力,对外奉行侵略扩张主义。1930年到1935年间,曾两度率团出席伦敦海军军备会议。因无法突破西方国家对日本海军发展的限制,于1936年1月15日代表日本发表了退出军备会议的声明,率代表团回国。

九一八事变后,为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932年,时任海军军令部次长的永野修身受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之请求,命令日本第一遣外舰队海军陆战队在上海策动了一·二八事变。
出任海军军令部总长后,积极支持东条英机的“南进”扩张战略思路。1941年7月开始授意山本五十六制定海军“南进”计划,并指挥海军做好进攻东南亚的准备。但另一方面,永野并不支持立即对美国开战,他认为攻击英国和荷兰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不会导致美国对日宣战。但由于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以辞职相威胁,不得不同意了偷袭珍珠港的方案。
1941年12月,亲自签署了攻击美国珍珠港的作战命令。
山下奉文(1885年11月8日-1946年2月23日),大日本帝国时代的陆军大将,官阶为“陆军大将从三位勋一等功三级”。他只花3个多月时间率领第25军南下马来半岛,直取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据点新加坡,由此得到绰号“马来之虎”,1946年以“纵兵行马尼拉大屠杀”战犯罪名遭马尼拉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太平洋战争初期,1941年7月17日就任关东防卫军司令官,11月6日转任第25军司令官,12月8日指挥马来作战,率领三万五千兵力化整为零踩脚踏车创新战术,1942年2月15日两周内迅速攻陷新加坡,俘虏十三万名英国、印度与澳大利亚联军将士,是为英军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投降,故此日本传媒称他为“马来之虎”。在他统治下的新加坡,大量处决华人游击队及反日份子(见肃清大屠杀,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年轻时也差点遇害),导致新加坡战后反日情绪高涨了一段长时间。统治期间他发行被称为香蕉钞票的军票及彩票等,努力确保财政收入。
花阿部规秀这类将领数量很大各大战役都能找出
第4个回答  2010-04-24
山本五十六
日本帝国海军军官,第26及27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战死时为海军大将军衔,死后被追赠元帅称号。
坂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日本陆军大将,甲级战犯。岩手县人,1885年1月21日生。陆军大学毕业。参加过日俄战争。曾任驻华日军参谋,长期在昆明、武汉、沈阳等地活动。1929~1934年任关东军高级参谋、伪满洲国执政顾问,与石原莞尔等人积极策划“九一八”事变。1934年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制造内蒙“独立”和绥远事件。1936年任关东军参谋长,晋中将。
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1889年-1949年8月15日),生于日本山形县鹤冈市,日本帝国时代的陆军中将,日军侵略战略的规划者、理论家。日本思想家、政治家,军国主义鼓吹者。
岗村宁次
冈村宁次(1884.5.15~1966.9.2),日本陆军大将,最后一任侵华日军总司令,甲级战犯。生于东京。
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とうじょう ひでき)(Toujou Hideki,1884~1948)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法西斯主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