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对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

如题所述

一、汉字与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不注重概念、分析、判断和推理,而是一种靠灵感,即直觉和顿悟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满足于通过直觉得到一个总体印象,而不习惯于做周密详细的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促使人们选择了“因形求义”的汉字,而通过汉字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直觉思维的痕迹。

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原始的文字。文字产生之前的记事方法主要有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并无关系,记事的图画却可以看做是文字的前身。世界上几种古老的文字,如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体;中美洲玛雅民族的玛雅文字;古印度的文字,其原始形态都是图画。图画文字孕育了原始文字的雏形,后来逐渐出现了初期的象形文字,而我们也可以说每一个象形文字都是一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对于在蒙昧中创造文明的古人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形象的,古人只是凭借对具体形象的感受、识辨、判断、记忆等把握自身的周围的各种对象。[1]245无论是记事图画还是初期的象形文字,都有很强的图画意味,而这种图画的描摹又往往具有直观性。从汉字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直观的,而这种直观的思维方式在汉字的构形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关于汉字的构形,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六书”之说。这是古人根据汉字总结出来的形体构造的基本条例。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严格的说,汉字的构造方法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转注和假借只能算作是用字方法。这些造字法是汉字衍生的基础,集中体现了汉字的基本特征,并在其深层次的构造中反映着汉民族思维的本质特征。在上古时代,人们的思维还不发达,不能进行复杂的理性思维,只能依靠简单的直观思维,通过对事物的直接观察来认识世界,这表现在文字的创制上,就只能对事物的感性形象做简单的粗线条的或特征的描绘,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意义。象形字最能体现出这种直观的思维方式。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就是把实物的外形轮廓勾画出来,文字像实物的形状,以形表义,人们一看便知道表示什么。1、画出实物整体形象的字,例如:甲古文中“骨”,像骨架相支撑形;“日”像太阳的形状;“雨”像天空飘落的雨滴;“丘”,像地上两丘突兀之形。2、有时,不画实物的整体,只画出具有特征的一部分,也可以看出其表示的是什么,例如:甲骨文中“牛”像牛头,“羊”像羊角。3、有的要把所象之物密切关联的另一物体也画出来,如甲骨文的“眉”,眉毛是长在眼睛上的,如果仅仅以眉毛的形状勾勒成文字,很难看出是眉毛的眉,因此,就需要有目做衬托,使人一看便知表示的意义。

象形所造出来的字大多是名词,而我们上面提到的都是可以感知的事物。对于一些不能感知的抽象名词,从其构造中也能看出这种直觉思维。例如“左右”,是表示空间的抽象名词,并不能直接看到物体,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造字。“左右”在甲骨文中“左”是左手的形状,“右”是右手的形状,这样就以左右手来表示左右的方位。一些动词和形容词中也体现了这种直觉思维。例如:“斗”,甲骨文中是两个人搏斗的形状,这样一看便知是搏斗的意思;“莫”,甲骨文中的写法中间是太阳,太阳的周围是草,日落草中,表示天黑之意。诸如此类字的意义,虽然是运用直觉的思维方式,却以古人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为基础,然后通过联想、象征、比喻等方式对事物整体、内部各部分的关系进行综合思考。所以,这些字的字形虽然也是具体可感的形象,却不是一目了然,而要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才能了解。

古人在认识事物时,满足于通过直觉得到一个总体印象,而不习惯做周密详细的分析。这种直观的方法虽然能够对客观世界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但是对世界的总的印象不是建立在严格的分析求证的科学基础上,因而带有很大的不精确性。中国近代的实证科学的发展相对滞后,既有经济政治的原因,也与过于看重直觉,不注重详细的分析有一定的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文字是记录的符号。自从有了文字,人类就进入了文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以其文字的形成为其文明的发端。中国字,又称“汉字”, 狭义来说,他是汉族的文字,但就广义而言,他是中华文化圈共同的文字。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后又经朝鲜传入日本,公元1世纪汉字传入越南。日本、朝鲜、越南都曾经完全使用汉字来书写,对其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直到现在,日本、韩国仍然把汉字作为是它们书写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汉字也是新加坡、联合国的法定文字之一。

汉字的历史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 当然,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更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一般来说汉字的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但是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

秦以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并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文字的统一有力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传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文字史所罕见。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隋唐时期楷书基本定型,笔划、结构都相当精致、严谨,至此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汉字的特点

表意文字 文字最早是起源于图画,随着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成为了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产生了最初的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在后来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以表音为主的字母文字系统;另一种就是以汉字为代表的非字母文字系统。字母文字可以说是对图形进行了完全意义上的抽象和形式化,而中国文字的演化,则始终维持着原始的绘画或符号内容,只是在形成更多文字时,在原有文字构成的基础上,加以种种组合。六书是汉字构成的分析,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但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的汉字构造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这样汉字就逐渐发展成为表意、兼具表形、表音的方块字,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

“语”、“文”分离 任何一种语言都会有地域方面、时间方面的变异。中国自古以来就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汉语的方言差异非常显著,汉语发音在时间上的差异也很显著。但是由于汉字表意的特点,使文字与语言保持了一定距离,加之线条的笔画结构演变缓慢,这就克服了汉语语音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变异,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惟一能跨越时空的文字。只有中国的儿童,仍能读懂2500年前的《诗经》,朗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有中国的教材,能把唐诗、宋词作为儿童必读的启蒙材料。而三四百年前的英文,除了专家之外,其他人很难读懂。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并积累起来的文献卷帙浩繁淼如烟海,成为了世界上惟一的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古老文明。

汉字对团结整个中华民族、维护统一,也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指出:“中国的这种统一”,“是由语言加固的,不是因地区而异的口语,而是书面语,即那些在中国到处都绝对一致的著名汉字”。

最简练、最富有意味的文字 表意文字让文字能更长于凝练性的表达,使汉字成为世界上单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 著名的文字学家袁晓园先生曾在联合国机关里供职多年。袁先生发现,在联合国的正式文档里,同一文件的不同语种诸文本,总是中文文本最薄,汉语汉文最简练。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很容易发现,一些商品的多文种并列的说明书里,也是中文占据的版面篇幅最少。汉字鲜明直接的表意性富有意味、利于联想,这就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发展、审美意味的形成奠定了基调,从而也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特性。

线条的艺术 汉字本身的线条结构就是一种图像,这种图像在规范中又有无限排列的可能,从而带上鲜明的个体性色彩,拓展出一个无限丰富的线性世界。我们的书法、我们的中国画都是由这样一些富有意味的线条变化组成。

汉字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

我们常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抽象的、理性的,中国人的思维是形象的、感性的。那么这种不同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为,中西书写文字的差异,是造成两者思维方式不同的重要原因。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也就是说,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在字母文字中,单个的字母多半没有语义,人们能很自然地把字母用作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符号,对某一事物的本质进行抽象,从而建立起“一对全部”,个别与普遍之间一种抽象关系,并进行规律化的研究。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的大脑,就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长于抽象思维的特点。我们的汉字是以表意为主,兼具表形、表音,结构上,每个汉字的字形,整体或部分,都直接与某一具体意思相连,因此,我们意识到的是存在于语言中音和义之间的具体关系,却无法意识其抽象关系。当我们用这种语言作为工具去思索各种自然及社会现象时,也就阻碍了我们对这些现象之间的抽象关系的认识。换言之,也就只能感知客观事物之间“一对一”的具体关系,却感知不到这些事物之间所存在的“一对全部”的关系。

此外,西方人很早就对语言进行了形式化研究。古希腊人在字母的基础上创立了语法学,在对语法结构的进一步形式化研究上创立了逻辑学,这样语言学就变成“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独立学科。而作为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他创立的形式逻辑学(逻辑学又被称为“思想的语法”)则为西方后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思维基础。西方学者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如黑格尔就声称:“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们的语言里。” 杜威也指出“思维无语言则不能自存。”所以西方人历来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一直到近现代西方的语言学一直遥遥领先。

由于我们汉字的“语”、“文”分离,使中国人的思维对语言的依赖性比较小。如许多中国学者认为自己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含蓄》)等等。与此相应,中国对语言研究就不那么重视。在中国古代,语言学一直没有得到独立发展。传统的音韵学就是文学和经学的附庸,人们只是为了写好诗赋和训诂经书才去研究它。学者们甚至把文字、音韵、训诂贬称为“小学”。直到十九世纪末,马建忠才照搬西方的语言理论,写成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此后,中国的语言学才逐渐独立发展起来
第2个回答  2020-11-02
汉字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
我们常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抽象的、理性的,中国人的思维是形象的、感性的。那么这种不同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为,中西书写文字的差异,是造成两者思维方式不同的重要原因。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也就是说,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在字母文字中,单个的字母多半没有语义,人们能很自然地把字母用作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符号,对某一事物的本质进行抽象,从而建立起“一对全部”,个别与普遍之间一种抽象关系,并进行规律化的研究。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的大脑,就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长于抽象思维的特点。我们的汉字是以表意为主,兼具表形、表音,结构上,每个汉字的字形,整体或部分,都直接与某一具体意思相连,因此,我们意识到的是存在于语言中音和义之间的具体关系,却无法意识其抽象关系。当我们用这种语言作为工具去思索各种自然及社会现象时,也就阻碍了我们对这些现象之间的抽象关系的认识。换言之,也就只能感知客观事物之间“一对一”的具体关系,却感知不到这些事物之间所存在的“一对全部”的关系。
此外,西方人很早就对语言进行了形式化研究。古希腊人在字母的基础上创立了语法学,在对语法结构的进一步形式化研究上创立了逻辑学,这样语言学就变成“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独立学科。而作为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他创立的形式逻辑学(逻辑学又被称为“思想的语法”)则为西方后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思维基础。西方学者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如黑格尔就声称:“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们的语言里。” 杜威也指出“思维无语言则不能自存。”所以西方人历来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一直到近现代西方的语言学一直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