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朱元璋,为何感觉没有一个朝代是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呢?

如题所述

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五方面原因。

第一,宋朝之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南北实力差距悬殊。


这一点不用多解释,中国一直到宋朝中期都是北方人口比南方多。古代农业社会,人多代表力量大。而元末明初时,南方经济已经碾压北方了,朱元璋自然有实力北伐。

其实从后来三藩之乱和太平天国来看,南方与北方已经没有差距了,吴三桂集团和洪秀全集团的覆灭,不是南方整体实力不行,更多的还是政治和人心归附导致的结果。

当然了,宋朝是个例外,宋朝内重外轻,重文轻武,喜欢花钱消灾,对统一没兴趣(平时爱喊口号,真要花钱时又抠门了),从上到下都是偏安思维,这又是一个特例。

第二,北方相对统一,南方相对分裂。

中国古代的北方看似分成了关陇地区和关东地区两部分,但实际上关陇和关东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无论是关陇政权统一关东,还是关东政权统一关陇(比如秦汉唐灭关东势力,东汉灭关陇势力),统一之后的北方政权,都是一个比较牢靠的整体。

而南方就不一样了。南方从经济总量、开发程度和人口数量等方面看,事实上是分裂成了两大块,即巴蜀地区和长江中下游。这两个地区在古代想要紧密联系起来,那可比北方人从河南到陕西,费劲多了。这一点从唐朝人口分布图上看得一目了然。

所以,南方地区相对比较分裂的现实,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南方版图内的各势力很难拧成一股绳与北方抗衡。

南方把首都定在巴蜀,那长江中下游的地盘肯定就保不住,定在长江中下游,那巴蜀又很容易被北方趁虚而入。纵观中国历史,北方政权通过先吞巴蜀,削弱南方实力,继而再灭南方的例子,数不胜数。

比如西晋灭东吴。司马昭先灭蜀汉,后来司马炎指挥晋军顺江而下直取江东,孙吴的核心地区就是长江中下游。

还比如隋灭南陈,北周取南梁巴蜀之地,隋取代北周,也继承了巴蜀。隋灭南陈时,也是顺江而下,两路并进。

再比如唐平萧铣,唐军早早就占了巴蜀,灭萧铣时,唐军自夔州(四川奉节)出发,顺江而下,再加上北面的唐军,几路并进,大破萧铣于江陵。

另外,北宋灭南唐,元灭南宋,大体上也都是如此。

因此实际上,历史上所谓的南北对抗,实际上就是长江中下游与整个北方对抗。长江中下游固然是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经济较好且适于建立割据政权的区域。

但是想仅以区区一隅之地,就要对抗整个北方加上巴蜀这样庞大的势力范围,落败也是很自然的结果。

另外,长江是南方对抗北方的天堑,但假如北方军队先占四川,自上游而来,攻取江汉平原后顺江而下,那就是长驱直入之势,势如破竹了。长江就一点用也没有了。

当然,朱元璋是个例外,他之所以能以长江中下游为基地北伐成功,是因为他占了两个前人没有的优势。

朱元璋占的第一个优势,就是这里要说的第三点,南方一直缺战马,南北朝时,刘宋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宋军东拼西凑也才凑了一支七千人的骑兵。(南方不缺马,四川和云南都有耐力很强的川马、滇马,南方缺的是有冲击力强的战马)

但到了元末明初时,由于蒙古人在全国养马的关系,当时的黄淮地区有相当数量的战马。

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时,明军先占了山东的益都马场,收缴了上万匹战马;打到河南时,又在河南收缴了一万多战马;后来打过黄河,河北一带的私人马场众多,徐达和常遇春这一圈转下来,搞到了大概七八万匹战马,这个战马规模简直要羡慕死当年的南朝将士了。

另外,朱元璋还不停的在买马,就连越南马和琉球马也买。他在军事上的大力扶持,是明军能北伐成功的关键原因。(对比舍不得花钱的宋朝,形成了天壤之别)

关于战马的重要性以及骑兵的厉害,这里就不解释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7
因为古代最厉害的兵种是骑兵,而南方要打造强大的骑兵非常困难,所以从南到北统一的政权很少。
第2个回答  2020-10-08
因为从北往南统一比较容易。古代的时候因为陆战比较多,骑兵占据战场优势,北方地广人稀适合养骑兵,所以能统一。
第3个回答  2021-11-24
以前南方有人吗?
大家还在山里穿兽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