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人以前是哪里人

如题所述

海门人来自于江苏省南通海门市。
海门地处长江入海口,滚滚长江不远万里携大量泥沙沉积于此,至唐代末年,方形成东洲和布洲两沙,史称东布洲。五代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始置海门
县。然而年轻的海门却并未因设县而趋向平静,相反却频遭水患的侵袭。翻开县志,先祖们与长江的抗争可谓惨烈。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76年),海门已有4
万余人,然而仅过16年,“大风海溢,破堤,溺死3万余人”。次年,又“江潮大作,死人几半”。明中叶以后,江海为患更甚,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
“溺死千余人”。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又“溺死万余人,漂没官居民舍不计其数”。此时的海门“破船偏遇迎头浪”,又遭倭寇入侵,“倭寇80余船
突至,劫掠5天”。在潮灾和倭寇的双重侵扰下,至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海门人口仅存4000余人,被“裁县为乡”。如果把成陆几百年间海门人口
的起落勾画成一个曲线,相信那是相当具有冲击力的。但任凭风吹雨打、潮起潮落,一代代海门人战天斗地的信念却愈加坚定,水涨岸更高,浪涌堤更固,历经了千
难万险,先民们的双脚仍坚定地站在这片土地上。令我们无法想象的是,从四甲坝、六甲坝这些地名来看,如今海门的内陆之地竟是当年与江潮抗争的最前线。清乾
隆年间,为防海门江堤坍淹,海门人挖土堆山,因相信“狮子定能驯服水妖”,就取名“狮山”(后改名为“师山”)。一马平川的海门,有这承载美好祈愿的小小
土山,却也不显突兀。
海门人走进大上海,意味着海门人走了一个开放开化的新世界。最新融入上海的海门人架起了一座很好的交流桥梁,他们带回上海最前沿、最时尚的信息,带回了上
海的新技术、新生活、新思想、新观念,甚至新名词,带回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和蝴蝶牌缝纫机,海门人生活中差不多每一点小小的改善都与上海有关。更重
要的是,他们带着更多的海门人来到上海,海门人和上海人的交往一下子变得频繁起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的海门人,既有北方人的包容大度,又有南方人的
精明能干,在大上海以变应变,因势而为,可谓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海门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无数海门人又是从上海走向全国、走向
全球、走向成功的,但如果有人因此而认为海门人像上海人,那海门人却是万万不答应的。海门人一方面在购物、求学时向往投入大上海的怀抱,而另一方面却又极
力否认自己像上海人,上海人看不起“苏北赤佬”海门人,而海门人恰恰更看不起自视过高的上海人,这真是没有道理的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7
海门人属于吴越民系操吴语,崇尚吴风吴俗,风俗习惯和江南一样,海门人是古代江南地区的移民。在上海人眼里海门人属于苏南人,启东人也是如此。海门启东人虽然隶属于南通,但是南通人操江淮官话而海门启东人操吴语,民系不同。
第2个回答  2010-03-19
中国人啊 海门是随长江冲击出现的城市 居民都是外来的 以江苏为主
第3个回答  2010-03-19
古镇江、常州一带人
第4个回答  2010-03-26
沙地人 崇明移民,通东人常州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