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好的薪酬体系模式,才能使公司不断进步!

如题所述

私信我“绩效”两字,免费发送6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决定企业能走的多快,而文化的打造将决定企业能走多远。企业中有几类人必须坚决辞退,由于对企业文化的破坏力太大了。

然而公司管理最核心的就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怎样选人,怎样用人,怎样留人,怎样避免“大企业病”,保证信息通畅,减少部门扯皮。

其实老板和员工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赚钱!

1、状态不好的员工不空出来,状态好的员工就无法进来。

2、一个员工轻易离开团队,不能托付重任。

3、急功近利、却无视公司价值者更不宜留。

4、过河拆桥的员工不可能心怀感恩之心,不要留。

5、创造利润是员工存在的核心价值,混日子的人不可留。

那么怎么培养?京东在内部建立了一整套立体培训方案。

就电商行业来说,京东一线员工的福利应该是最好的之一,从他们的日常服务就可见一斑。

京东每年都在给所有中基层员工加薪,基层员工加薪幅度不低于10%,主管、经理级员工则不低于20%。

刘强东说:员工是自己的兄弟,只有让员工满意了,企业才能最大化盈利。

为什么每逢双十一、双十二、618大促过后,京东的快递小哥会带着自己的家人去帮忙一起送快递,仅仅是因为多挣一点钱吗?家人帮助,家人则是没有钱拿的。京东的兄弟们这么做,肯定是刘强东把员工当兄弟,员工把京东当做了家,才会这么努力,这么付出的!

刘强东对员工的情义,就是为他们尽量减少生活的压力。他说:“我们现在整个公司70%以上的员工跟我一样是来自农村的,这些员工凡是在京东工作满五年以上的,绝大部分都能在老家买起房子。”

京东多年不盈利曾被很多人嘲笑。他曾自爆,京东如果一年节省下来快递员工的五险一金,就可以盈利17亿。

但刘强东认为,这是一笔可耻的钱。

刘强东坚信,对员工好和好的管理一点都不冲突: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企业的发展依赖员工去执行,没有人才所有战略计划都无从谈起,所以,每年给员工加工资基本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工资一成不变,所有人才都会离你而去,企业将离倒闭不远。

适用对象:二线基础岗位、操作人员

适用对象:二线基础岗位、操作人员

1、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2、一专多能: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的工作角色,发挥更大的价值;

3、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3个人干4个人甚至5个人的活,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底薪+成果价值+效果产值+特别激励+年终奖

底薪: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成果价值:做事做价值做结果,比如做完这个事,给多少钱;

效果产值:将价值贡献转化为生产力:做完这个事,按这个事产值的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提成;

特别奖励:对特别贡献的认可和奖励。

刘强东:重视员工,要尊重人性,让员工满意,中小企业该这样做!

小结:将有价值的工作定价计薪,鼓励员工积极做事做结果、多做份外之事。

刘强东:重视员工,要尊重人性,让员工满意,中小企业该这样做!

刘强东:重视员工,要尊重人性,让员工满意,中小企业该这样做!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干活。对于领导来说,员工人数多一点,工作好安排、好调配。领导最怕的就是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还有,节约成本是老板和财务的事,跟领导有多大的关系。即使给了编制、预算,领导也会找各种理由申请增编扩岗。

所以,当各级领导们没有节约成本、管控预算的真实意愿时,再好的理念也操作不了、操作不久。

如果岗位采用的是固定薪酬模式,这个提法可能沦为空谈。员工会说,加工资是应该的。为什么要干那么多活?而且,由于员工动力没有持续拉升,工作结果不好、员工主动性不能被激发出来,很快企业又要把减掉的人加回去。

所以,这种做法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就会被中止,因为固定工资之下,无法量化这个“活”,不能激励到团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有的企业采用温和的自然淘汰法,等有员工离职了,不再增加人员,将离职岗位的工作转交其他员工负责,然后给他加点工资。这种做法看起来很可行,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过在操作中会遇不少的实际问题:

所以,当企业实行简单粗糙的薪酬模式时,再好的思维也可能无法达到好的效果。

某餐饮企业的一个收银员岗位,工作内容就是接听客户来电订房、结帐买单、开具发票、做好日帐表。本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岗位,拿的也是绝对固定的工资。但是这个收银员,总是抱怨工作量大、工资低、风险高(假币、客户投诉),客户来电订房的服务态度也是很一般。怎么办呢?

以下图片是我们为这个收银员设计的新的PPV薪酬方案:

刘强东:重视员工,要尊重人性,让员工满意,中小企业该这样做!

这次和大家分享的这个真实案例,今年在给广西一家家电企业辅导绩效变革时,遇到的真实案例:他们是一家某知名品牌的家电代理商,因家电市场环境不好,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亏损,面对过去的2017年上半年,他们不知该如何来激励员工实现盈利,企业真的已经亏不起了!

刘强东:重视员工,要尊重人性,让员工满意,中小企业该这样做!

这家公司每年都有几千万的营业额,为什么会亏损呢?

经过深入的沟通和调研,发现主要有2个原因:

家电行业因受国美、苏宁和电商影响,同质性太强,竞争非常大,每台家电销售账面几乎为0毛利,主要靠政策和返点实现少量的盈利;

刘强东:重视员工,要尊重人性,让员工满意,中小企业该这样做!

(1)办公室共10人

最重要的是,每个办公室二线员工每天工作量不足3小时;

(2)销售员工动力不足原因有两点: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做出了如下调整

2017下半年目标全公司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止损盈利;

(1)解决办法一:KSF薪酬绩效模式

所有管理者采用KSF宽带薪酬方式,根据2017年年初的战略目标,找出每个管理者相应指标和激励方式,通过利益的趋同,让所有管理者和企业目标是一致的——止损盈利;

(2)解决办法二:销售员多元化激励

我们决定打破传统的做法,不以岗用人,而是以工作量来用人!

给这家家电企业制定方案如下:我们对二线基层员工设计了PPV量化薪酬模式,将9个二线员工的全部工作都罗列出来,并且根据市场(内部)进行全部定价,结果我们惊讶地发现:

我们再根据时间分配法则,发现原来9个人的工作只需要3个人即可,所以我们决定优化6个人,进行转岗处理。

面对销售部门与管理层

1、以平衡点为导向的激励

例如:销售额(产值工资5000元)。2016年全年月均销售500万,以500万为平衡点,高于500万的,每高出10万奖励100元,如低于500万,每低于10万,少发80元。

2、以提成点为导向的激励

上述案例:也可这样设计:销售额1万=10元,或销售额提成率为0.1%。

3、以要求标准为导向的激励

上述案例

4、设定幅度的弹性激励

例如:工资费用率指标。2016年平均工资费率为26%,最高时达到38%,最低时为22%,数据的波动性很大。经过测算,选取25-27%作为不奖不罚的中间地带,高于27%的,每高0.1%少发10元,低于25%的,没低0.1%,奖励15元。

5、正激励与负激励

在设计考核激励是,一定要衡量正负激励的水平。从整体来看,正激励要大于负激励。从个体来看,被考核人不能完全控制的指标、经营性的指标,正激励要相对大于负激励;被考核人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标,正激励与负激励可以相当;而对于管理性指标,尤其是责任性、要求性的指标,负激励可以大于正激励。

刘强东:好的薪酬体系模式,才能使公司不断进步!

更多精彩请私信关键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