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建筑 施工流程

地基 主体 砌墙 之类的6篇施工流程 尽量详细点

本工程土方工程包括平整场地、土方大开挖、基槽清理、土方回填工程。
1.1施工准备
为保证土方开挖施工进度,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场地平整及土石方工程,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等设备进行施工。
1.2施工工艺流程
1.2.1按甲方的要求及有关部门规划、规定设立施工放线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依此控制点放基坑主轴线和槽底边线、标高。
1.2.2设备进场前,按甲方的要求及有关部门规划、规定设立施工放线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依此控制点放基坑主轴线和槽底、槽顶开挖边线。挖掘机挖土,汽车倒土。组织好外运车辆的行车路线。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放坡。
1.2.3按基坑放坡边线开挖,采用挖掘机分步开挖,挖土过程中测量工配合测定标高,基坑处理至接近基地标高时,预留300MM厚原土层用人工清槽,严禁扰动原实土,以防止基底土受扰动。人工配合机械修整边坡和槽底达到质量要求。好土运至建设单指定位置,以便于后期基础回填。
1.2.4挖土过程中如遇雨天及地下水影响,及时采取排水、降水措施。
1.2.5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挖运行车路线和设备进出场出入口,做到行车有条理、作业高效率。
1.2.6专人疏通道路,保证安全行驶;清洁工4-5人,及时清扫马路,维护环境卫生。
1.2.7挖土至设计标高,按照规范及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基底钎探,并作好钎探记录,如在钎探过程中遇到土质异样,及时与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进行汇报。地基钎探、基槽处理完后,按照规范及施工图纸要求尽快配合甲方、勘察、设计、质监站、监理等部门进行验槽,办理验槽手续。达到相关要求厚再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2土方开挖工艺流程:
测标高及坐标基准点放线→放设开挖线→土方开挖→土方运输→人工清理基底→超挖杂填土及淤泥处理→基槽验收。
2.1本工程基础土方施工采用机械大开挖与人工配合方式,一次挖至设计底板标高以上300mm左右,余下局部挖深或变深度部位采用人工开挖并跟后进行,以使坑中土方能顺利清运出坑。
2.2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采取可靠的措施控制标高和挖土深度,施工时现场安设2台水准仪进行动态跟踪测量,并根据基坑面设置的标高随时拉线检查,特别是即将接近基底时,更要加强标高测量工作。
2.3机械开挖过程中,还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坏和扰动持力层土,在即将挖到工程标高部位时,除了要加强标高测量工作外,还应教育挖掘机操作人员控制好铲斗的切入角度和掘进深度,避免扰动持力层土。
2.4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尤其是无支撑暴露时间。施工过程严禁泡水浸槽。施工现场设计排水沟进行有组织排水,对现场施工道路及坑边进行必要的硬化,在基坑四周设200高挡水围沿,备足塑料布,挖好集水坑,准备好水泵等排水设施。派专人经常观察边坡稳定性。
2.5土方开挖过程中,机械行走路线应避开桩基位置,同时挖掘头避免碰撞桩基,以保证桩基位置与桩基质量。
2.6与交通、环卫、渣土办理好土方准运手续。
2.7在进出口处铺设草袋,车辆开出时在大门洗车台由专人去泥,冲洗车胎,每天早晨清扫,冲洗路面,阴雨天尤其要注意。
2.8安全注意事项
2.8.1在整个施工期间,加强监测基坑沉降和位移、开裂等情况,发现问题应与设计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处理。
2.8.2上下坑沟应先挖好阶梯或设木梯,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不应踩踏上壁及其支撑上下。
2.8.3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3基坑临边防护
3.1当基坑施工深度达到2M时,对坑边作业已构成危险,本工程基坑应搭设临边防护设施。一般设防护栏杆(有条件的加设安全网围周)。
3.2基坑周边搭设的防护拦杆,从选材、搭设方式及牢固程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3.2.1毛竹横杆:小头直径≥70MM,栏杆柱小头≥80MM,用不小于16号镀锌钢丝绑扎在三圈以上;
3.2.2钢筋横杆:上杆直径≥16MM,下杆≥14MM,栏杆柱≥18MM,采用电焊或镀锌钢丝绑扎固定;
3.2.3钢管采用Φ48×3MM管材,以扣件固定,并分段涂于白红色,以示美观。以上三种形式栏杆,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具体制作是:在基坑四周离边口大于500MM地方打入地面500-700MM深。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栏杆立柱可打在板桩外侧。上栏杆高1.2M,下拦杆高0.3-0.5M,立杆间距不大于2M。
4土方回填
基础结构完工后,经质量监督站验收达到标准要求后,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规范、规程及标准要求,分层组织回填。本工程分3:7灰土回填和素土回填两种。回填过程中,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雨天施工时,应做临时遮盖等防雨及设排水沟等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如果雨季施工排水困难时,应等水干后进行回填。
4.1灰土回填
4.1.1材料要求
灰土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Wop±2%),如含水量过大,须摊铺晾干,含水量过低,呈松散状,必须洒水湿润,其水质不得含有油质,PH值应为6~9。施工前检查土料、石灰、材质、配合比及搅拌均匀情况,符合要求的方可使用。
4.1.1.1土料:宜采用粉质粘土,确定土源前应取样试验,鉴别土的性质。不宜使用块状黏土和砂质黏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不得使用地表耕植土、冻土或含有冻块和杂质的土。土应过筛,筛后不应有大于15mm的土块。本工程可优先采用基坑中挖出的土。
4.1.1.2石灰:宜采用新鲜块状石灰,在使用前1~2d洒水消解成消石灰,并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mm,不得含有未熟化生石灰和石块,含水量应符合要求,达到松散而不滑腻(粉粒细、不应成膏状)。施工机具采用蛙式打夯机,拌制灰土必须用标准斗计量,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间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用指轻捏即碎为宜。
4.1.2施工方式
灰土应分层回填,基坑外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分段分层回填,每层虚铺厚度约为300mm。夯实厚度200~250mm,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密度和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3遍。用蛙式打夯机夯打灰土时,操作程序是后行压前行的半行,行行压半行,循序渐进,每层灰土应尽量整体连续施工,如需留槎,在留槎处保留300~500mm,虚铺灰土不夯实,待次日接槎时与新灰土拌和重铺后再进行夯实,须分段施工的,留槎位置应避开墙角、柱基位置,上下两层的缝距不应小于500mm,虚铺灰土越过留槎位置应不少于600mm,夯实灰土应超过留槎位置不少于300mm。接槎时应沿槎垂直切齐。
4.1.3质量要求:夯实后灰土的密实度应用环刀取样进行检测,其干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2素土回填
4.2.1回填的土料使用前应过筛,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料径不得大于15mm,每层厚度不得超过250mm且含水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土回填前先行验收,清除里面的垃圾等杂物。
4.2.2施工时,应控制含水量,检验方法是用手将土紧搌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湿润。
4.2.3土方回填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分段施工,铺设厚度每层200~250mm,各层厚度应预先在基坑侧壁埋设控制桩。
4.2.4分层夯实,夯打的遍数,根据设计土干容重现场试验确定。
4.2.5土方回填的质量检查:采用环刀法取样,检验干容重,每层土按每50米取样一个,各层土取样呈梅花状布点,取样后的土立即密封送检,由专职试验员完成。
回填土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
4.2.5.1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5mm,检验方法“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4.2.5.2上平标高,允许偏差±15mm,检验方法用水准仪检查;
4.2.5.3配比,设计要求为2:8,按拌和时体积比;
4.2.5.4压实系数,按照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现场实测;
4.2.5.5石灰粒径≤5mm,检验方法:筛分法;
4.2.5.6土料有机含量≤5%,实验室熔烧法;
4.2.5.7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2%,检验方法:烘干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