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的资料

战争与和平的资料 急

  保卫莫斯科
  根据“台风”计划,德军第2装甲集群9月30日在布良斯克方向,第3、第4装甲集群10月2日在维亚济马方向,相继开始了进攻。尽管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突破了防御。德军第2集团军突破了苏军第50集团军的防线,于1941年9月下旬夺取布良斯克。10月3日奥廖尔陷落。德军沿着奥廖尔-图拉的公路推进。莫斯科以西的维亚济马方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德军10月7日则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方面军大部分军队在此陷入合围,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2-13日。13日,苏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后来突出重围,有的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布良斯克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23日,苏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军67万人。
  莫扎伊斯克防御线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区。4个集团军总共只有9万人左右。这些兵力不足以在整个地带建立坚固防御。为了改进军队指挥,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于10月10日合编为西方面军,朱可夫大将任司令。10月月中-11月初,在莫扎伊斯克防御地区展开的多次激烈战斗中,苏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顽强抵抗,将其阻止于拉马河、鲁扎河、纳拉河等地区。
  10月14日,德军突入了加里宁地域。10月17日,以西方面军右翼(第22、第29、第30、第31集团军)为基础组成了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德军想从加里宁向东南发展进攻并前出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后方的企图被粉碎。
  德军虽然对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消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但随着天气的变冷秋雨把道路变成泥沼,几乎瘫痪了德军的进攻。德军于是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德军暂时的停进使苏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到10月底,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抽回一些部队作为预备队,使其得到必要的休息,新的预备队也在源源不断地赶到。10月末,前线如下:加里宁-库宾卡-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图拉。德军虽遭重大损失,但仍增调兵力,变更部署,企图在冬季到来以前合围并占领莫斯科。
  莫斯科成为德军的空袭目标。莫斯科防空部队同空中德军空军作了顽强斗争,10月间,德军对莫斯科进行了31次空袭,共有2000架飞机参加,其中278架被击落,只有72架闯入莫斯科上空。
  军队和劳动者在莫斯科近接近地构筑新防御地区,为构筑防御工事动员了45万首都居民,其中75%为妇女。莫斯科疏散许多政府机关和最重要的企业;10月20日,国防委员会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域实行戒严。当局命令居民在街道筑起防御工事,连克里姆林宫附近都不例外,组建新的民兵师,使全城做好巷战准备。苏联政府向东撤退到古比雪夫(现在的萨玛拉),但斯大林仍然留在莫斯科。为了提升国民及军队的士气,斯大林命令在11月7日于红场举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阅兵式。队伍在克里姆林宫前检阅,然后直接开赴前线。苏军以预备队和补充兵员加强了西方面军。11月10日,布良斯克方面军撤销。各方面军受领命令扼守所占领的地区,阻止德军从西北和西南迂回莫斯科。
  11月15日-18日,德军经过调整和补充后,向莫斯科重新发起进攻。德军在加里宁沿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图拉方向分别实施主要突击企图从北面和南面迂回莫斯科。11月底-12月初,德军付出了巨大损失的代价,前出到莫斯科运河。12月4日加里宁沦陷。12月5日莫斯科以南165公里的小镇图拉被局部包围。德军遇到苏军顽强抵抗。莫斯科附近的战斗变得越来越激烈。苏军派了无数新兵和自愿者,甚至一个妇女营投入到德军的机枪炮火中。首都保卫者的口号是“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苏军经过11月底-12月初的顽强防御和多次反突击,德军突向莫斯科的最后企图破产了。苏军虽然经常处在危急状态,但终于坚持下来并消耗了德军。仅11月16日-12月5日,德军在莫斯科附近就死伤15.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800辆、火炮300门、飞机近1500架。
  1941年-1942年的冬季就算以俄国人的标准来看都异常地严寒。德军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战役中消耗过大,没有既设防御阵地和战役预备队,又无在冬季条件下作战的准备。11月上旬入冬,虽然道路能够使用,但德军的冬季装备不足,由于认为在入冬前就能结束战事。保暖衣服和白色伪装服都不足,坦克和其它车辆都因为低温而不能动弹。德军士气严重受挫。而苏军则士气高涨。
  苏军转入反攻并粉碎莫斯科城下德军的条件已经具备。斯大林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中将担任代理总参谋长,并命令他立即拟定反攻作战计划。苏军反攻的指导思想是,同时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分别从北面和南面威胁莫斯科的最危险的突击集团。反攻的基本任务赋予了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分别在其北面和南面实施突击。
  编辑本段苏军反击
  1941年12月5日,朱可夫带领苏军发动大规模反击,此时德军进攻能力显然已经衰竭。其中最主要的攻势集中向中央集团军群。12月6日,攻势在莫斯科地区全面展开。秋季期间,朱可夫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调回了一些装备精良的部队到莫斯科,但一直留待反击之用。他相信苏联间谍理察佐尔格的情报,指日本不会攻击苏联东部,在此之前佐尔格已经预计到巴巴罗萨计划。此时敌人已经非常接近莫斯科中心,他投入大量援军以对抗德军的攻势,包括新建造的T-34坦克和 喀秋沙火箭炮。苏军部队已经为冬季战事准备好,包括多个滑雪营。
  12月8日,希特勒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包括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训令。12月16日,苏军解放了图拉。1942年1月7日亦都重夺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宁。1月初,西部战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军已经撤退到100至250公里外。德军38个师,内15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被击溃,使德军惊慌失措,希特勒要求死守每一个居民地,一步也不后退,直到最后一兵一卒。
  1月8日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12月24日重建)实施了进攻战役进攻维亚济马。由于缺乏实施大规模进攻行动的经验以及缺少快速兵团,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赋予的围歼“中央”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任务,2月初,来自西欧的德军增援部队(12个师又2个旅)和中央集团军群北翼部队,分别实施反突击,苏军的态势恶化。4月2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西方向部队转入防御、撤回外线作战部队,会战至此结束。
  编辑本段会战结果
  苏联红军先后解放了罗加切沃,亚穆加,亚赫罗马,红波利亚纳,白拉斯特,索城,克林,沃洛科拉姆斯克,晓基诺,阿列克辛,塔鲁萨,卡鲁加,别廖夫,莫斯科会战胜利。
  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纳粹德国企图快速征服苏联的计划破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德军的失败使德军士气更加低落,在冬季战局中,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施特劳斯上将等被撤职。
  根据几个可信的来源指出,大约700,000的红军士兵在战斗中死亡,受伤或失踪。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丢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
  编辑本段纪念活动
  苏联于1965年授予莫斯科英雄城市的称号,以纪念战胜纳粹德国20周年。
  2004年12月7日,身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军服、装备当时武器的俄罗斯军人在莫斯科郊外重演了63年前阻击纳粹德国军队的莫斯科战役。参加这次表演的有2500名俄军官兵以及30多辆T-34坦克。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二战幸存老兵观看了表演。
  编辑本段影视作品
  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真实、恢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战争片中无出其右者。曾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莫斯科保卫战》长达300余分钟,分《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拍摄过程历时两年,约有五千名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余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与其中。本片从德、苏双方的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从后方帷幄至正面战场,全方地展示了莫斯科保卫战。该片最经典的台词:“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7
什么是战争?
战争[1]的定义就是:当事者之间 事情矛盾争端到达白热化之后对 对方 采取的粗暴的毁灭行动。也可以译成:一种不能通过其它手段解决问题的解决方式。
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
也可以解释为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古今中外的战争,概莫能外。
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伴随社会的革命,带来新的格局。 古代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迁徙直接原因;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促成民族的独立和新生国家的诞生;国家内部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促成政权的更迭,如国共内战。
战争与武装冲突相比,对抗形式,战争表现为,一是残酷性,双方以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攻击另外一方;二是毁灭性,对抗的时候以一方消灭另外一方为代价;三是目的性,直至对方屈服、达到目的;四是持久性,常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几年或者数十年,现代的高科技战争持续数月到几年。任何战争都经过了策划和准备。
与战争相关的术语为战区,战车,战斗,战术,战役,战场,战俘,战略,战术侦察,战争状态,战争赔偿,战争罪行。
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阶级社会的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它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
大家
渴望和平
战争爆发的原因
在二战之前(包括二战),战争是由于参战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在战后,直至现在,大多是由于多极化与单极化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但以后因宗教文化民族冲突升华引发的战争将是主要原因(如:巴以冲突)!
[编辑本段]战争的起源
战争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早的战争出现在中石器时代的初期。这说明,人类从原始人群到现在,在大约二三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战争的历史还不到一万年(另一说法年数上万)。原始社会的战争是由氏族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甚至为了抢婚、血族复仇而发生冲突,进而演变成原始状态的战争。这种战争,同阶级社会的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具有政治目的和阶级压迫、奴役的性质,战争中的俘虏,不是杀掉,就是吃掉。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畜牧业的发展,父权制取代母权制,农业、手工业、商品生产有了发展,生产物品有了剩余,有了私有财产,出现了主人和奴隶,萌芽了私有制、阶级,使“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掠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二卷第 413页)日益频繁的战争,驱使原始公社制解体,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从此以后,战争变成了政治的工具、阶级斗争的最高手段。私有制、阶级压迫和经济利益的冲突,成为发生战争的基本根源。掠夺和反掠夺、压迫和反压迫、侵略和反侵略、争霸和反争霸、扩张和反扩张的战争,便成为阶级社会的特殊的、必然的现象。到20世纪 80年代,在有文字记载的 35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共发生过14531次战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在当今和未来,引发战争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有争夺势力范围、领土争端、边界纠纷、掠夺战略资源、争夺市场、意识形态斗争、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等等,这些因素是现代战争的直接动因。
[编辑本段]战争的分类
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这是由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的。正义战争包括:奴隶农民起义、农民革命战争、阶级解放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反侵略战争、自卫战争等等。正义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与此相反,非正义战争包括:争霸战争、反革命战争、殖民战争、帝国主义战争、侵略战争等等,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反动阶级的政治服务的,违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把人民推向灾难的战争。如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在长达 14年的时间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军民伤亡总数3500万人以上,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这是我们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
今后的战争,将以局部战争为主,但世界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消除。战争样式仍将以常规战争为主,但也不能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战争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随着高技术兵器不断出现,将会出现新的军兵种,可能出现由“天军”进行的“天战”和由“深海作战部队”进行的深海或海底作战;“机器人装备部队”,智能机器人将参战;电子战、信息战将大显身手;可见光对抗、红外对抗进行激烈的角逐。这种发展趋势,将会改变传统的战争样式与作战方法;战争的突然性、破坏性、残酷性、杀伤力和战争消耗都将空前增大;战争对综合国力的依赖增大,战争保障的任务更艰巨;作战指挥、作战协同、通信保障将更加复杂、艰巨。上述这一切,强烈地要求创造新的战争理论、战略战术。高技术战争,对人的军事、政治、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指挥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晓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智勇双全的人,将是驾驭高技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世界战争有被制止的可能性,但危险并没有消除。只要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发展和平力量和制约战争的力量,就能够推迟或制止新的世界战争。战争是必然要消亡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清除战争的根源,使战争消亡,使人类进入永久和平的天堂。
中国古籍称战争为争、战、征、伐、兵等。战国时期的兵书《吴子》中已有“战争”一词。历史上对战争及其产生根源有各种不同观点。自然主义战争学者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物本性,并认为战争是自然的和永恒的现象。宗教战争论者则认为战争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并用超自然力量解释战争起因。种族主义者则认为,战争的起因是优劣民族之间差别。近现代地缘主义政治学者则认为战争是基于地理环境,即为争夺一定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引起的。马尔萨斯主义者则认为,人口过剩和饥饿是战争的真正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既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的,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历史上有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有传统战争和现代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等多种类型。
战争的根源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对战争状态的描述也有多种方式,现代国家主要从法律角度对战争进行描述。认为战争是交战国之间的一种特殊法律关系。这种战争状态通常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战争状态是法律状态,它往往是交战双方或一方宣战,但彼此之间并不一定有实际的战争冲突。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宣布战争状态 。交战国家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它们之间就由和平关系转变为战争关系,战争法也同时开始适用。对战争的描述除从法律角度外,还可以从军事角度、政治角度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随后美国宣布对日战争。
当今人类正处于新的技术革命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全球社会交往的不断加深和扩大,对战争的发生、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作用。不仅使战争由传统的冷兵器战争过渡到热兵器战争 , 也使战争的影响范围由局部扩展到全球。与此相对应,制止战争的和平力量和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发展,战争也由纯军事性向政治性、经济性、技术性发展。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共有5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也就是说,每100年中,人类最少有90年是生活在战争状态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发生100多场战争,有9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
第一代战争的典型——恺撒两征不列颠。其特点是使用刀、箭、矛等冷兵器和笨重盔甲近距离格斗。
第二代战争的典型——拿破仑战争。其特点是进入火器时代,火药、滑膛式器投入战争。
第三代战争的典型——两次世界大战。其特点是坦克、飞机、战舰和现代化运输工具已全部使用。
第四代战争的典型——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其特点是毁灭性的玉石俱焚的后果。

[编辑本段]关于新的世界战争的前瞻性研究
青年学者刘周在“关于人类前途的预言”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世界统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瞻性预言。该预言内容如下:
关于人类前途的预言
(一)世界统一是人类的前途和新生。人类若不归于灭亡,便要走向新生。
(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世界统一由一种模糊的远景,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清晰的近景和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三)世界可否统一和何时统一,决定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的发展情况。
(四)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活动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因而,各国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协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这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发展对各国相互协调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市场越来越表现为全球的市场,因而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全球的竞争。竞争的全球化发展,不可避免的使资本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日益深刻。因为矛盾的加深加剧,各国之间相互协调的基础就越来越弱。所以,形式上有时会表现为某些国家之间因结成某种联盟而增加了协调,但是这种协调的实质不过是结盟国家利用盟国之间的协调来与联盟外国家进行斗争。所以,对于全球协调来说,这种局部性质的协调增加,不是全球协调增加的表现,而是全球协调减少的表现。某些地区性国家组织(譬如北约、欧盟、东盟等)作用的加强,所伴随着的正是联合国(全球性组织)作用的减弱,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协调日趋恶化的最好注释。所以,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对全球协调的要求越来越强,一方面则是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不协调。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矛盾产生及发展的主要基础。
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矛盾有以下几种:
一 发达国家内的矛盾
(五)发达国家大都以比较完备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调节社会阶级矛盾的工具,从而保证其社会阶级关系的相对和谐。但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主要依靠于政府对企业的重税。也就是主要依靠于资本阶级向政府交纳的高额税金,亦即依靠于资本阶级对劳动阶级的阶级让步。
(六)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发展,必然地导致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可逆转的逐步的破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发达国家的资本家可以理所当然的将企业转移到低税金的发展中国家,以逃避国内的重税。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必然会因为国内税收的减少而受到冲击和破坏。
(七)与此同步,由于一部分企业转移到低税金的发展中国家,必然导致国内失业率的上升。而失业率的上升又标志着待雇佣人员的增加,待雇佣人员的增加又意味着资本家雇佣员工时会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因而可以用较低的报酬雇到员工。这样,整个被雇佣阶级的工资待遇就会不断恶化,而且经常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八)所以,一方面是整个被雇佣阶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方面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渐遭到破坏,而使包括失业人员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必然的基本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必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并进而导致激烈的暴力的阶级斗争。2005年,法国巴黎发生的所谓“骚乱”,实质上就是这样形成的。可以断言,巴黎的“骚乱”只是整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新一轮激烈的阶级斗争开始的标志和信号。因此,发达国家内的阶级斗争风暴已经不可避免,它的出现会因为国际斗争形势的变化而有方式和时间上的复杂变化。但是,种子既已经生长,趋势必不可改变。
二 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
(九)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所以,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经济运行,主要体现为:1、发达国家的大量产品涌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并力图逐步垄断其市场;2、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污染企业以及企图逃避重税的企业,大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3、发展中国家只有在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或某些高技术产品的组成原件等有限的产品领域,才占有优势,才可能较大规模的进入发达国家。
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际情况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深入地成为发达国家的产品市场、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和倾倒工业废品的垃圾场。所以,这种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一种“单向度的经济全球化”,它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
(十)经济全球化亦即发达国家的经济扩张。这种扩张,在全球资源整合的名义下,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庸,其国民经济体系越来越变得畸形和脆弱,越来越离不开发达国家的“帮助”。于是,在发达国家力度越来越大的“帮助”下,整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糟糕,国际社会中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南北差距越拉越大。这就是目前的现实。
(十一)由于发达国家产品的大量涌入,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较高、价格较高而质量较低的产品迅速失去市场。许多企图打入国际市场去与发达国家的企业一争高下的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在其国门之内就被大量涌进来的外国产品挤垮了。(发展中国家形成拥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集团”的数量和质量均是极低的)。
(十二)不仅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涌入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也纷纷把公司、厂矿开到了发展中国家。这样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就逐渐被发达国家所掌握了。
(十三)发展中国家民族产业的破产以及被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失业。而失业人员中只有一少部分是可以被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雇佣的——因为发达国家企业所需的员工远远少于民族产业所需的员工。这样,发展中国家失业的增加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十四)失业的增加,同样也带来整个被雇佣阶级工资待遇的下降。
(十五)发展中国家一般都缺乏比较完备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失业人员和被雇佣阶级的生存环境只能比发达国家成倍地糟糕。这样,发展中国家的阶级矛盾就比发达国家更趋激化,自发的暴力了阶级斗争就比发达国家更容易发生。所以,席卷整个发展中国家的阶级斗争风暴,也将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缓和其国内阶级矛盾的经济力量,而比发达国家提前发生。
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十六)当前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这种扩张的初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某些表面上的繁荣。但是随着其发展和深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便逐步地被发达国家掌握。所以,这种扩张的实质同时又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兼并,是新的殖民主义行为,而且是更加不负责任的竭泽而渔的殖民主义行为,是用美丽言辞包裹起来的海盗式的殖民掠夺。这是当前国际社会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的真正根源。
(十七)因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十八)当前,战乱不息的中东局势,正是这种矛盾发展的结果。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战争、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等等,就其实质而言都是发达国家欺压掠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反抗这种欺压掠夺的战争,是基于争夺和控制中东能源重地的战争。
(十九)这样的战争,今后只会多起来,而不是少下去。发动战争的理由会越趋多样,但是不管有多少种包裹战争本来面目的谎言,都只会使战争的真实性质和后果,越来越真实清楚。
(二十)当前全世界日趋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也是这种矛盾的外在表现。是发展中国家反抗发达国家军事入侵、经济掠夺的一种不对称战争行为。这种行为在形式上是过激的和不合理的,但是究其所发生的根源,却可发现其包含有一定的合理的内核。
(二十一)总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的深化,正在全球范围内不可逆转的向前发展。
四 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十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意味着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围绕市场和资源的争夺战的发展。
(二十三)冷战结束以来,以美苏两霸(两极)相互对抗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旧秩序被打破。政治多极化风潮乘时而起。
(二十四)政治多极化,本质上是以美国单极独霸为对立面的。
(二十五)政治多极化,本质上是一种“多霸主”的国际新秩序蓝图。它是列强各国反对美国单极霸主体系的行为纲领。因而,也可以说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列强“争霸”的产物。
所以,发展中国家并不在“多极”之列,多极只是列强的“多极”。
(二十六)政治多极化的出现。以中国先秦历史来比拟,便是:春秋五霸时代结束,而战国争雄时代到来。
(二十七)美国企图保持其超级大国的单极霸主地位,而其它列强国家则企图以确立各自的局部霸权,来否定美国的全球霸权。所以,政治多极化本身又是一个充满斗争的过程。
(二十八)围绕政治多极化的斗争,本质上是列强之间经济斗争的反映,同时又是服务于列强之间的经济斗争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西与德法俄的分歧,正是其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产物。
(二十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达国家围绕市场、资源所进行的争夺,必然会发展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这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三十)自上世纪美苏冷战以来,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大国之间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因此,冷战以来规模较大的战争,基本上都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战争,或者是大国之间的代理战争(即由小国代表大国所进行的战争)。
(三十一)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毛泽东选集》第155页)。
“战争是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的最高形式”(同上,第166页)。
(三十二)所以,战争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矛盾不可调和是“因”,发生战争是“果”。
(三十三)所以,冷战以来,大国之间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本质原因——是大国之间的矛盾尚存在一定的调和的空间。而惧怕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只是表层的原因。
(三十四)所以,在矛盾真正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不会成为爆发战争的障碍。
(三十五)当前关于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的宣传,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假想推理。
通常所谓“现存核武器即可毁灭地球若干次”的说法——首先,是以一个原子弹(或氢弹)爆炸所及有多少平方公里为基础数据;其次,是根据有核国家共有原子武器的总量,推断所有原子武器爆炸所及总共可达多少平方公里;再次,是以所得总数据与地球的总面积相比,看所有原子武器爆炸所及(若干平方公里)达到了地球总面积的多少倍;最后,即据此断定现存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多少次。——所以,这无疑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导,无疑会与现实有相当的距离。——所以,这无疑是一种被夸大了的“威胁”(这种夸大是某些国家核讹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无疑,这种被夸大了的威胁,在大国矛盾真正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成为爆发战争的障碍。
五 诸矛盾的相互影响
(三十六)以上诸矛盾(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的。——因而是互动的和联动的发展。
(三十七)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发达国家之间所争夺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资源的控制权。同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资源的控制,也是在相互争夺中确立和存在的。
(三十八)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夺越激烈,发达国家对各自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就会越深入。——因为争夺越激烈,控制新的区域和领域的难度就越大。而控制新区域新领域的难度的增加,就会迫使发达国家采取一切措施增加自己在已控制区域和领域的收入,并用这些增加的收入来加强其争夺新区域和新领域的力量。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夺越激烈、矛盾越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斗争也会越激烈、矛盾也会越加深。反过来,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对控制者的反对的加剧,也会迫使发达国家更加去争夺新的区域和领域,因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又会因此进一步的加深。
(三十九)发达国家越要在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自己的收入,就越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的力度,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损害就会越大。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损害越大,其国内情况就越糟糕,国内阶级矛盾就会越严重。反过来,发展中国家国内阶级矛盾越严重,也会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变得越加复杂和深刻。
发达国家之间矛盾的加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的加深,都会使发达国家向国外获取利润的空间受到限制。因而,“困于外者必返之于内”——失去于国外的利润部分,必然会从国内补足,必然会用加强国内剥削和减少国内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费用的办法来进行弥补。所以,国内的阶级矛盾就会不可避免的加剧。同样,国内矛盾的加剧,也会迫使发达国家加大其对外斗争的力度。因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都会因此更加严重。
所以,综言之,——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几种矛盾都会在相互影响、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中,获得加倍的发展。
所以,
①发达国家内的革命风暴和发展中国家内的革命风暴都将不可避免,而且必将提前爆发(另外,流行于当前世界的“腐败潮”也必将起促进的作用)。
②发达国家以强凌弱、发展中国家以暴抗暴的战争必将进一步增多、升级和发展。
③发达国家之间(特别是军事大国之间)的战争必将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爆发。而且一定会比人们所能想象的爆发时间更早。
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发展和激化,都深深的根植于——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协调的要求越来越强,而各国实际上的经济活动却越来越不协调——这一基础性矛盾之上。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经济发展要求”与“各国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就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矛盾。因为各国在经济活动中的越来越不协调,正是政治多极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历史。当经济基础发展到封建经济的时代时,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就不能长时间继续存在。而当经济基础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的时代时,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就必然取代封建制的上层建筑。所以,当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什么样的变革要求时,上层建筑就必然按照这个要求发生变革。——这是历史的实际,也是历史的规律。
经济全球化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政治多极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所以——革命必然爆发、战争必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世界必然统一。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科学的真理。任谁也无力阻挡。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
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张方)
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希腊·柏拉图)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国·巴斯卡)
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赞同
第2个回答  2010-04-02
什么是战争?
战争[1]的定义就是:当事者之间 事情矛盾争端到达白热化之后对 对方 采取的粗暴的毁灭行动。也可以译成:一种不能通过其它手段解决问题的解决方式。
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
也可以解释为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古今中外的战争,概莫能外。
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伴随社会的革命,带来新的格局。 古代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迁徙直接原因;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促成民族的独立和新生国家的诞生;国家内部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促成政权的更迭,如国共内战。
战争与武装冲突相比,对抗形式,战争表现为,一是残酷性,双方以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攻击另外一方;二是毁灭性,对抗的时候以一方消灭另外一方为代价;三是目的性,直至对方屈服、达到目的;四是持久性,常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几年或者数十年,现代的高科技战争持续数月到几年。任何战争都经过了策划和准备。
与战争相关的术语为战区,战车,战斗,战术,战役,战场,战俘,战略,战术侦察,战争状态,战争赔偿,战争罪行。
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阶级社会的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它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
大家
渴望和平
战争爆发的原因
在二战之前(包括二战),战争是由于参战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在战后,直至现在,大多是由于多极化与单极化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但以后因宗教文化民族冲突升华引发的战争将是主要原因(如:巴以冲突)!
[编辑本段]战争的起源
战争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早的战争出现在中石器时代的初期。这说明,人类从原始人群到现在,在大约二三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战争的历史还不到一万年(另一说法年数上万)。原始社会的战争是由氏族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甚至为了抢婚、血族复仇而发生冲突,进而演变成原始状态的战争。这种战争,同阶级社会的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具有政治目的和阶级压迫、奴役的性质,战争中的俘虏,不是杀掉,就是吃掉。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畜牧业的发展,父权制取代母权制,农业、手工业、商品生产有了发展,生产物品有了剩余,有了私有财产,出现了主人和奴隶,萌芽了私有制、阶级,使“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掠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二卷第 413页)日益频繁的战争,驱使原始公社制解体,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从此以后,战争变成了政治的工具、阶级斗争的最高手段。私有制、阶级压迫和经济利益的冲突,成为发生战争的基本根源。掠夺和反掠夺、压迫和反压迫、侵略和反侵略、争霸和反争霸、扩张和反扩张的战争,便成为阶级社会的特殊的、必然的现象。到20世纪 80年代,在有文字记载的 35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共发生过14531次战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在当今和未来,引发战争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有争夺势力范围、领土争端、边界纠纷、掠夺战略资源、争夺市场、意识形态斗争、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等等,这些因素是现代战争的直接动因。
[编辑本段]战争的分类
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这是由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的。正义战争包括:奴隶农民起义、农民革命战争、阶级解放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反侵略战争、自卫战争等等。正义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与此相反,非正义战争包括:争霸战争、反革命战争、殖民战争、帝国主义战争、侵略战争等等,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反动阶级的政治服务的,违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把人民推向灾难的战争。如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在长达 14年的时间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军民伤亡总数3500万人以上,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这是我们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
今后的战争,将以局部战争为主,但世界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消除。战争样式仍将以常规战争为主,但也不能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战争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随着高技术兵器不断出现,将会出现新的军兵种,可能出现由“天军”进行的“天战”和由“深海作战部队”进行的深海或海底作战;“机器人装备部队”,智能机器人将参战;电子战、信息战将大显身手;可见光对抗、红外对抗进行激烈的角逐。这种发展趋势,将会改变传统的战争样式与作战方法;战争的突然性、破坏性、残酷性、杀伤力和战争消耗都将空前增大;战争对综合国力的依赖增大,战争保障的任务更艰巨;作战指挥、作战协同、通信保障将更加复杂、艰巨。上述这一切,强烈地要求创造新的战争理论、战略战术。高技术战争,对人的军事、政治、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指挥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晓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智勇双全的人,将是驾驭高技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世界战争有被制止的可能性,但危险并没有消除。只要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发展和平力量和制约战争的力量,就能够推迟或制止新的世界战争。战争是必然要消亡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清除战争的根源,使战争消亡,使人类进入永久和平的天堂。
中国古籍称战争为争、战、征、伐、兵等。战国时期的兵书《吴子》中已有“战争”一词。历史上对战争及其产生根源有各种不同观点。自然主义战争学者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物本性,并认为战争是自然的和永恒的现象。宗教战争论者则认为战争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并用超自然力量解释战争起因。种族主义者则认为,战争的起因是优劣民族之间差别。近现代地缘主义政治学者则认为战争是基于地理环境,即为争夺一定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引起的。马尔萨斯主义者则认为,人口过剩和饥饿是战争的真正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既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的,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历史上有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有传统战争和现代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等多种类型。
战争的根源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对战争状态的描述也有多种方式,现代国家主要从法律角度对战争进行描述。认为战争是交战国之间的一种特殊法律关系。这种战争状态通常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战争状态是法律状态,它往往是交战双方或一方宣战,但彼此之间并不一定有实际的战争冲突。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宣布战争状态 。交战国家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它们之间就由和平关系转变为战争关系,战争法也同时开始适用。对战争的描述除从法律角度外,还可以从军事角度、政治角度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随后美国宣布对日战争。
当今人类正处于新的技术革命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全球社会交往的不断加深和扩大,对战争的发生、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作用。不仅使战争由传统的冷兵器战争过渡到热兵器战争 , 也使战争的影响范围由局部扩展到全球。与此相对应,制止战争的和平力量和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发展,战争也由纯军事性向政治性、经济性、技术性发展。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共有5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也就是说,每100年中,人类最少有90年是生活在战争状态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发生100多场战争,有9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
第一代战争的典型——恺撒两征不列颠。其特点是使用刀、箭、矛等冷兵器和笨重盔甲近距离格斗。
第二代战争的典型——拿破仑战争。其特点是进入火器时代,火药、滑膛式器投入战争。
第三代战争的典型——两次世界大战。其特点是坦克、飞机、战舰和现代化运输工具已全部使用。
第四代战争的典型——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其特点是毁灭性的玉石俱焚的后果。

[编辑本段]关于新的世界战争的前瞻性研究
青年学者刘周在“关于人类前途的预言”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世界统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瞻性预言。该预言内容如下:
关于人类前途的预言
(一)世界统一是人类的前途和新生。人类若不归于灭亡,便要走向新生。
(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世界统一由一种模糊的远景,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清晰的近景和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三)世界可否统一和何时统一,决定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的发展情况。
(四)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活动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因而,各国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协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这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发展对各国相互协调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市场越来越表现为全球的市场,因而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全球的竞争。竞争的全球化发展,不可避免的使资本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日益深刻。因为矛盾的加深加剧,各国之间相互协调的基础就越来越弱。所以,形式上有时会表现为某些国家之间因结成某种联盟而增加了协调,但是这种协调的实质不过是结盟国家利用盟国之间的协调来与联盟外国家进行斗争。所以,对于全球协调来说,这种局部性质的协调增加,不是全球协调增加的表现,而是全球协调减少的表现。某些地区性国家组织(譬如北约、欧盟、东盟等)作用的加强,所伴随着的正是联合国(全球性组织)作用的减弱,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协调日趋恶化的最好注释。所以,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对全球协调的要求越来越强,一方面则是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不协调。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矛盾产生及发展的主要基础。
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矛盾有以下几种:
一 发达国家内的矛盾
(五)发达国家大都以比较完备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调节社会阶级矛盾的工具,从而保证其社会阶级关系的相对和谐。但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主要依靠于政府对企业的重税。也就是主要依靠于资本阶级向政府交纳的高额税金,亦即依靠于资本阶级对劳动阶级的阶级让步。
(六)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发展,必然地导致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可逆转的逐步的破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发达国家的资本家可以理所当然的将企业转移到低税金的发展中国家,以逃避国内的重税。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必然会因为国内税收的减少而受到冲击和破坏。
(七)与此同步,由于一部分企业转移到低税金的发展中国家,必然导致国内失业率的上升。而失业率的上升又标志着待雇佣人员的增加,待雇佣人员的增加又意味着资本家雇佣员工时会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因而可以用较低的报酬雇到员工。这样,整个被雇佣阶级的工资待遇就会不断恶化,而且经常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八)所以,一方面是整个被雇佣阶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方面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渐遭到破坏,而使包括失业人员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必然的基本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必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并进而导致激烈的暴力的阶级斗争。2005年,法国巴黎发生的所谓“骚乱”,实质上就是这样形成的。可以断言,巴黎的“骚乱”只是整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新一轮激烈的阶级斗争开始的标志和信号。因此,发达国家内的阶级斗争风暴已经不可避免,它的出现会因为国际斗争形势的变化而有方式和时间上的复杂变化。但是,种子既已经生长,趋势必不可改变。
二 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
(九)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所以,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经济运行,主要体现为:1、发达国家的大量产品涌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并力图逐步垄断其市场;2、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污染企业以及企图逃避重税的企业,大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3、发展中国家只有在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或某些高技术产品的组成原件等有限的产品领域,才占有优势,才可能较大规模的进入发达国家。
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际情况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深入地成为发达国家的产品市场、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和倾倒工业废品的垃圾场。所以,这种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一种“单向度的经济全球化”,它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
(十)经济全球化亦即发达国家的经济扩张。这种扩张,在全球资源整合的名义下,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庸,其国民经济体系越来越变得畸形和脆弱,越来越离不开发达国家的“帮助”。于是,在发达国家力度越来越大的“帮助”下,整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糟糕,国际社会中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南北差距越拉越大。这就是目前的现实。
(十一)由于发达国家产品的大量涌入,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较高、价格较高而质量较低的产品迅速失去市场。许多企图打入国际市场去与发达国家的企业一争高下的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在其国门之内就被大量涌进来的外国产品挤垮了。(发展中国家形成拥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集团”的数量和质量均是极低的)。
(十二)不仅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涌入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也纷纷把公司、厂矿开到了发展中国家。这样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就逐渐被发达国家所掌握了。
(十三)发展中国家民族产业的破产以及被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失业。而失业人员中只有一少部分是可以被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雇佣的——因为发达国家企业所需的员工远远少于民族产业所需的员工。这样,发展中国家失业的增加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十四)失业的增加,同样也带来整个被雇佣阶级工资待遇的下降。
(十五)发展中国家一般都缺乏比较完备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失业人员和被雇佣阶级的生存环境只能比发达国家成倍地糟糕。这样,发展中国家的阶级矛盾就比发达国家更趋激化,自发的暴力了阶级斗争就比发达国家更容易发生。所以,席卷整个发展中国家的阶级斗争风暴,也将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缓和其国内阶级矛盾的经济力量,而比发达国家提前发生。
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十六)当前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这种扩张的初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某些表面上的繁荣。但是随着其发展和深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便逐步地被发达国家掌握。所以,这种扩张的实质同时又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兼并,是新的殖民主义行为,而且是更加不负责任的竭泽而渔的殖民主义行为,是用美丽言辞包裹起来的海盗式的殖民掠夺。这是当前国际社会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的真正根源。
(十七)因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十八)当前,战乱不息的中东局势,正是这种矛盾发展的结果。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战争、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等等,就其实质而言都是发达国家欺压掠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反抗这种欺压掠夺的战争,是基于争夺和控制中东能源重地的战争。
(十九)这样的战争,今后只会多起来,而不是少下去。发动战争的理由会越趋多样,但是不管有多少种包裹战争本来面目的谎言,都只会使战争的真实性质和后果,越来越真实清楚。
(二十)当前全世界日趋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也是这种矛盾的外在表现。是发展中国家反抗发达国家军事入侵、经济掠夺的一种不对称战争行为。这种行为在形式上是过激的和不合理的,但是究其所发生的根源,却可发现其包含有一定的合理的内核。
(二十一)总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的深化,正在全球范围内不可逆转的向前发展。
四 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十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意味着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围绕市场和资源的争夺战的发展。
(二十三)冷战结束以来,以美苏两霸(两极)相互对抗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旧秩序被打破。政治多极化风潮乘时而起。
(二十四)政治多极化,本质上是以美国单极独霸为对立面的。
(二十五)政治多极化,本质上是一种“多霸主”的国际新秩序蓝图。它是列强各国反对美国单极霸主体系的行为纲领。因而,也可以说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列强“争霸”的产物。
所以,发展中国家并不在“多极”之列,多极只是列强的“多极”。
(二十六)政治多极化的出现。以中国先秦历史来比拟,便是:春秋五霸时代结束,而战国争雄时代到来。
(二十七)美国企图保持其超级大国的单极霸主地位,而其它列强国家则企图以确立各自的局部霸权,来否定美国的全球霸权。所以,政治多极化本身又是一个充满斗争的过程。
(二十八)围绕政治多极化的斗争,本质上是列强之间经济斗争的反映,同时又是服务于列强之间的经济斗争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西与德法俄的分歧,正是其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产物。
(二十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达国家围绕市场、资源所进行的争夺,必然会发展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这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三十)自上世纪美苏冷战以来,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大国之间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因此,冷战以来规模较大的战争,基本上都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战争,或者是大国之间的代理战争(即由小国代表大国所进行的战争)。
(三十一)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毛泽东选集》第155页)。
“战争是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的最高形式”(同上,第166页)。
(三十二)所以,战争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矛盾不可调和是“因”,发生战争是“果”。
(三十三)所以,冷战以来,大国之间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本质原因——是大国之间的矛盾尚存在一定的调和的空间。而惧怕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只是表层的原因。
(三十四)所以,在矛盾真正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不会成为爆发战争的障碍。
(三十五)当前关于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的宣传,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假想推理。
通常所谓“现存核武器即可毁灭地球若干次”的说法——首先,是以一个原子弹(或氢弹)爆炸所及有多少平方公里为基础数据;其次,是根据有核国家共有原子武器的总量,推断所有原子武器爆炸所及总共可达多少平方公里;再次,是以所得总数据与地球的总面积相比,看所有原子武器爆炸所及(若干平方公里)达到了地球总面积的多少倍;最后,即据此断定现存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多少次。——所以,这无疑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导,无疑会与现实有相当的距离。——所以,这无疑是一种被夸大了的“威胁”(这种夸大是某些国家核讹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无疑,这种被夸大了的威胁,在大国矛盾真正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成为爆发战争的障碍。
五 诸矛盾的相互影响
(三十六)以上诸矛盾(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的。——因而是互动的和联动的发展。
(三十七)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发达国家之间所争夺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资源的控制权。同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资源的控制,也是在相互争夺中确立和存在的。
(三十八)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夺越激烈,发达国家对各自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就会越深入。——因为争夺越激烈,控制新的区域和领域的难度就越大。而控制新区域新领域的难度的增加,就会迫使发达国家采取一切措施增加自己在已控制区域和领域的收入,并用这些增加的收入来加强其争夺新区域和新领域的力量。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夺越激烈、矛盾越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斗争也会越激烈、矛盾也会越加深。反过来,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对控制者的反对的加剧,也会迫使发达国家更加去争夺新的区域和领域,因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又会因此进一步的加深。
(三十九)发达国家越要在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自己的收入,就越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的力度,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损害就会越大。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损害越大,其国内情况就越糟糕,国内阶级矛盾就会越严重。反过来,发展中国家国内阶级矛盾越严重,也会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变得越加复杂和深刻。
发达国家之间矛盾的加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的加深,都会使发达国家向国外获取利润的空间受到限制。因而,“困于外者必返之于内”——失去于国外的利润部分,必然会从国内补足,必然会用加强国内剥削和减少国内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费用的办法来进行弥补。所以,国内的阶级矛盾就会不可避免的加剧。同样,国内矛盾的加剧,也会迫使发达国家加大其对外斗争的力度。因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都会因此更加严重。
所以,综言之,——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几种矛盾都会在相互影响、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中,获得加倍的发展。
所以,
①发达国家内的革命风暴和发展中国家内的革命风暴都将不可避免,而且必将提前爆发(另外,流行于当前世界的“腐败潮”也必将起促进的作用)。
②发达国家以强凌弱、发展中国家以暴抗暴的战争必将进一步增多、升级和发展。
③发达国家之间(特别是军事大国之间)的战争必将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爆发。而且一定会比人们所能想象的爆发时间更早。
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发展和激化,都深深的根植于——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协调的要求越来越强,而各国实际上的经济活动却越来越不协调——这一基础性矛盾之上。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经济发展要求”与“各国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就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矛盾。因为各国在经济活动中的越来越不协调,正是政治多极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历史。当经济基础发展到封建经济的时代时,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就不能长时间继续存在。而当经济基础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的时代时,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就必然取代封建制的上层建筑。所以,当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什么样的变革要求时,上层建筑就必然按照这个要求发生变革。——这是历史的实际,也是历史的规律。
经济全球化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政治多极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所以——革命必然爆发、战争必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世界必然统一。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科学的真理。任谁也无力阻挡。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
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张方)
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希腊·柏拉图)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国·巴斯卡)
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第3个回答  2012-04-12
保卫莫斯科
根据“台风”计划,德军第2装甲集群9月30日在布良斯克方向,第3、第4装甲集群10月2日在维亚济马方向,相继开始了进攻。尽管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突破了防御。德军第2集团军突破了苏军第50集团军的防线,于1941年9月下旬夺取布良斯克。10月3日奥廖尔陷落。德军沿着奥廖尔-图拉的公路推进。莫斯科以西的维亚济马方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德军10月7日则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方面军大部分军队在此陷入合围,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2-13日。13日,苏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后来突出重围,有的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布良斯克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23日,苏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军67万人。
莫扎伊斯克防御线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区。4个集团军总共只有9万人左右。这些兵力不足以在整个地带建立坚固防御。为了改进军队指挥,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于10月10日合编为西方面军,朱可夫大将任司令。10月月中-11月初,在莫扎伊斯克防御地区展开的多次激烈战斗中,苏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顽强抵抗,将其阻止于拉马河、鲁扎河、纳拉河等地区。
10月14日,德军突入了加里宁地域。10月17日,以西方面军右翼(第22、第29、第30、第31集团军)为基础组成了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德军想从加里宁向东南发展进攻并前出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后方的企图被粉碎。
德军虽然对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消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但随着天气的变冷秋雨把道路变成泥沼,几乎瘫痪了德军的进攻。德军于是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德军暂时的停进使苏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到10月底,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抽回一些部队作为预备队,使其得到必要的休息,新的预备队也在源源不断地赶到。10月末,前线如下:加里宁-库宾卡-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图拉。德军虽遭重大损失,但仍增调兵力,变更部署,企图在冬季到来以前合围并占领莫斯科。
莫斯科成为德军的空袭目标。莫斯科防空部队同空中德军空军作了顽强斗争,10月间,德军对莫斯科进行了31次空袭,共有2000架飞机参加,其中278架被击落,只有72架闯入莫斯科上空。
军队和劳动者在莫斯科近接近地构筑新防御地区,为构筑防御工事动员了45万首都居民,其中75%为妇女。莫斯科疏散许多政府机关和最重要的企业;10月20日,国防委员会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域实行戒严。当局命令居民在街道筑起防御工事,连克里姆林宫附近都不例外,组建新的民兵师,使全城做好巷战准备。苏联政府向东撤退到古比雪夫(现在的萨玛拉),但斯大林仍然留在莫斯科。为了提升国民及军队的士气,斯大林命令在11月7日于红场举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阅兵式。队伍在克里姆林宫前检阅,然后直接开赴前线。苏军以预备队和补充兵员加强了西方面军。11月10日,布良斯克方面军撤销。各方面军受领命令扼守所占领的地区,阻止德军从西北和西南迂回莫斯科。
11月15日-18日,德军经过调整和补充后,向莫斯科重新发起进攻。德军在加里宁沿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图拉方向分别实施主要突击企图从北面和南面迂回莫斯科。11月底-12月初,德军付出了巨大损失的代价,前出到莫斯科运河。12月4日加里宁沦陷。12月5日莫斯科以南165公里的小镇图拉被局部包围。德军遇到苏军顽强抵抗。莫斯科附近的战斗变得越来越激烈。苏军派了无数新兵和自愿者,甚至一个妇女营投入到德军的机枪炮火中。首都保卫者的口号是“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苏军经过11月底-12月初的顽强防御和多次反突击,德军突向莫斯科的最后企图破产了。苏军虽然经常处在危急状态,但终于坚持下来并消耗了德军。仅11月16日-12月5日,德军在莫斯科附近就死伤15.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800辆、火炮300门、飞机近1500架。
1941年-1942年的冬季就算以俄国人的标准来看都异常地严寒。德军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战役中消耗过大,没有既设防御阵地和战役预备队,又无在冬季条件下作战的准备。11月上旬入冬,虽然道路能够使用,但德军的冬季装备不足,由于认为在入冬前就能结束战事。保暖衣服和白色伪装服都不足,坦克和其它车辆都因为低温而不能动弹。德军士气严重受挫。而苏军则士气高涨。
苏军转入反攻并粉碎莫斯科城下德军的条件已经具备。斯大林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中将担任代理总参谋长,并命令他立即拟定反攻作战计划。苏军反攻的指导思想是,同时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分别从北面和南面威胁莫斯科的最危险的突击集团。反攻的基本任务赋予了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分别在其北面和南面实施突击。
编辑本段苏军反击
1941年12月5日,朱可夫带领苏军发动大规模反击,此时德军进攻能力显然已经衰竭。其中最主要的攻势集中向中央集团军群。12月6日,攻势在莫斯科地区全面展开。秋季期间,朱可夫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调回了一些装备精良的部队到莫斯科,但一直留待反击之用。他相信苏联间谍理察佐尔格的情报,指日本不会攻击苏联东部,在此之前佐尔格已经预计到巴巴罗萨计划。此时敌人已经非常接近莫斯科中心,他投入大量援军以对抗德军的攻势,包括新建造的T-34坦克和 喀秋沙火箭炮。苏军部队已经为冬季战事准备好,包括多个滑雪营。
12月8日,希特勒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包括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训令。12月16日,苏军解放了图拉。1942年1月7日亦都重夺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宁。1月初,西部战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军已经撤退到100至250公里外。德军38个师,内15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被击溃,使德军惊慌失措,希特勒要求死守每一个居民地,一步也不后退,直到最后一兵一卒。
1月8日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12月24日重建)实施了进攻战役进攻维亚济马。由于缺乏实施大规模进攻行动的经验以及缺少快速兵团,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赋予的围歼“中央”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任务,2月初,来自西欧的德军增援部队(12个师又2个旅)和中央集团军群北翼部队,分别实施反突击,苏军的态势恶化。4月2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西方向部队转入防御、撤回外线作战部队,会战至此结束。
编辑本段会战结果
苏联红军先后解放了罗加切沃,亚穆加,亚赫罗马,红波利亚纳,白拉斯特,索城,克林,沃洛科拉姆斯克,晓基诺,阿列克辛,塔鲁萨,卡鲁加,别廖夫,莫斯科会战胜利。
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纳粹德国企图快速征服苏联的计划破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德军的失败使德军士气更加低落,在冬季战局中,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施特劳斯上将等被撤职。
根据几个可信的来源指出,大约700,000的红军士兵在战斗中死亡,受伤或失踪。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丢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
编辑本段纪念活动
苏联于1965年授予莫斯科英雄城市的称号,以纪念战胜纳粹德国20周年。
2004年12月7日,身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军服、装备当时武器的俄罗斯军人在莫斯科郊外重演了63年前阻击纳粹德国军队的莫斯科战役。参加这次表演的有2500名俄军官兵以及30多辆T-34坦克。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二战幸存老兵观看了表演。
编辑本段影视作品
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真实、恢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战争片中无出其右者。曾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莫斯科保卫战》长达300余分钟,分《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拍摄过程历时两年,约有五千名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余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与其中。本片从德、苏双方的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从后方帷幄至正面战场,全方地展示了莫斯科保卫战。该片最经典的台词:“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第4个回答  2012-03-29
保卫莫斯科
根据“台风”计划,德军第2装甲集群9月30日在布良斯克方向,第3、第4装甲集群10月2日在维亚济马方向,相继开始了进攻。尽管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突破了防御。德军第2集团军突破了苏军第50集团军的防线,于1941年9月下旬夺取布良斯克。10月3日奥廖尔陷落。德军沿着奥廖尔-图拉的公路推进。莫斯科以西的维亚济马方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德军10月7日则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方面军大部分军队在此陷入合围,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2-13日。13日,苏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后来突出重围,有的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布良斯克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23日,苏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军67万人。
莫扎伊斯克防御线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区。4个集团军总共只有9万人左右。这些兵力不足以在整个地带建立坚固防御。为了改进军队指挥,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于10月10日合编为西方面军,朱可夫大将任司令。10月月中-11月初,在莫扎伊斯克防御地区展开的多次激烈战斗中,苏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顽强抵抗,将其阻止于拉马河、鲁扎河、纳拉河等地区。
10月14日,德军突入了加里宁地域。10月17日,以西方面军右翼(第22、第29、第30、第31集团军)为基础组成了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德军想从加里宁向东南发展进攻并前出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后方的企图被粉碎。
德军虽然对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消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但随着天气的变冷秋雨把道路变成泥沼,几乎瘫痪了德军的进攻。德军于是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德军暂时的停进使苏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到10月底,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抽回一些部队作为预备队,使其得到必要的休息,新的预备队也在源源不断地赶到。10月末,前线如下:加里宁-库宾卡-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图拉。德军虽遭重大损失,但仍增调兵力,变更部署,企图在冬季到来以前合围并占领莫斯科。
莫斯科成为德军的空袭目标。莫斯科防空部队同空中德军空军作了顽强斗争,10月间,德军对莫斯科进行了31次空袭,共有2000架飞机参加,其中278架被击落,只有72架闯入莫斯科上空。
军队和劳动者在莫斯科近接近地构筑新防御地区,为构筑防御工事动员了45万首都居民,其中75%为妇女。莫斯科疏散许多政府机关和最重要的企业;10月20日,国防委员会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域实行戒严。当局命令居民在街道筑起防御工事,连克里姆林宫附近都不例外,组建新的民兵师,使全城做好巷战准备。苏联政府向东撤退到古比雪夫(现在的萨玛拉),但斯大林仍然留在莫斯科。为了提升国民及军队的士气,斯大林命令在11月7日于红场举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阅兵式。队伍在克里姆林宫前检阅,然后直接开赴前线。苏军以预备队和补充兵员加强了西方面军。11月10日,布良斯克方面军撤销。各方面军受领命令扼守所占领的地区,阻止德军从西北和西南迂回莫斯科。
11月15日-18日,德军经过调整和补充后,向莫斯科重新发起进攻。德军在加里宁沿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图拉方向分别实施主要突击企图从北面和南面迂回莫斯科。11月底-12月初,德军付出了巨大损失的代价,前出到莫斯科运河。12月4日加里宁沦陷。12月5日莫斯科以南165公里的小镇图拉被局部包围。德军遇到苏军顽强抵抗。莫斯科附近的战斗变得越来越激烈。苏军派了无数新兵和自愿者,甚至一个妇女营投入到德军的机枪炮火中。首都保卫者的口号是“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苏军经过11月底-12月初的顽强防御和多次反突击,德军突向莫斯科的最后企图破产了。苏军虽然经常处在危急状态,但终于坚持下来并消耗了德军。仅11月16日-12月5日,德军在莫斯科附近就死伤15.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800辆、火炮300门、飞机近1500架。
1941年-1942年的冬季就算以俄国人的标准来看都异常地严寒。德军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战役中消耗过大,没有既设防御阵地和战役预备队,又无在冬季条件下作战的准备。11月上旬入冬,虽然道路能够使用,但德军的冬季装备不足,由于认为在入冬前就能结束战事。保暖衣服和白色伪装服都不足,坦克和其它车辆都因为低温而不能动弹。德军士气严重受挫。而苏军则士气高涨。
苏军转入反攻并粉碎莫斯科城下德军的条件已经具备。斯大林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中将担任代理总参谋长,并命令他立即拟定反攻作战计划。苏军反攻的指导思想是,同时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分别从北面和南面威胁莫斯科的最危险的突击集团。反攻的基本任务赋予了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分别在其北面和南面实施突击。
编辑本段苏军反击
1941年12月5日,朱可夫带领苏军发动大规模反击,此时德军进攻能力显然已经衰竭。其中最主要的攻势集中向中央集团军群。12月6日,攻势在莫斯科地区全面展开。秋季期间,朱可夫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调回了一些装备精良的部队到莫斯科,但一直留待反击之用。他相信苏联间谍理察佐尔格的情报,指日本不会攻击苏联东部,在此之前佐尔格已经预计到巴巴罗萨计划。此时敌人已经非常接近莫斯科中心,他投入大量援军以对抗德军的攻势,包括新建造的T-34坦克和 喀秋沙火箭炮。苏军部队已经为冬季战事准备好,包括多个滑雪营。
12月8日,希特勒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包括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训令。12月16日,苏军解放了图拉。1942年1月7日亦都重夺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宁。1月初,西部战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军已经撤退到100至250公里外。德军38个师,内15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被击溃,使德军惊慌失措,希特勒要求死守每一个居民地,一步也不后退,直到最后一兵一卒。
1月8日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12月24日重建)实施了进攻战役进攻维亚济马。由于缺乏实施大规模进攻行动的经验以及缺少快速兵团,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赋予的围歼“中央”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任务,2月初,来自西欧的德军增援部队(12个师又2个旅)和中央集团军群北翼部队,分别实施反突击,苏军的态势恶化。4月2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西方向部队转入防御、撤回外线作战部队,会战至此结束。
编辑本段会战结果
苏联红军先后解放了罗加切沃,亚穆加,亚赫罗马,红波利亚纳,白拉斯特,索城,克林,沃洛科拉姆斯克,晓基诺,阿列克辛,塔鲁萨,卡鲁加,别廖夫,莫斯科会战胜利。
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纳粹德国企图快速征服苏联的计划破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德军的失败使德军士气更加低落,在冬季战局中,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施特劳斯上将等被撤职。
根据几个可信的来源指出,大约700,000的红军士兵在战斗中死亡,受伤或失踪。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丢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
编辑本段纪念活动
苏联于1965年授予莫斯科英雄城市的称号,以纪念战胜纳粹德国20周年。
2004年12月7日,身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军服、装备当时武器的俄罗斯军人在莫斯科郊外重演了63年前阻击纳粹德国军队的莫斯科战役。参加这次表演的有2500名俄军官兵以及30多辆T-34坦克。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二战幸存老兵观看了表演。
编辑本段影视作品
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真实、恢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战争片中无出其右者。曾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莫斯科保卫战》长达300余分钟,分《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拍摄过程历时两年,约有五千名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余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与其中。本片从德、苏双方的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从后方帷幄至正面战场,全方地展示了莫斯科保卫战。该片最经典的台词:“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