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研究生录取比例很低,是真的么?难道比考研还难么?

如题所述

当然是真的了,因为他的录取是非常难的。首先,在分数上,考研的总分比高考总分要少两百多分。

我们知道,大部分地区的高考总分是750分,而考研的总分一般情况下只有500分,相比之下,“考研党”的录取线看起来比高考要低得多。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错觉而已,这也是很多人误以为考研的录取分数不高的一大原因。如果考研的总分和高考一样多的话,那么考研的录取分数应该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其次,考研的录取率不高,每个科目必须做到“均衡发展”。

近年来的考研,一般是四五个“考研党”才有一个人成功成为研究生。和“大众化”的专科、本科教育不同的是,考研走的是“精英化”的道路。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专科生和本科生)文凭的含金量和二三十年前的大学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随着一些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越来越普遍。而研究生现在虽然在数量上增加了不少,但大部分目标院校对对研究生的“质”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七八成左右的淘汰率,足以让很多企图在考研中蒙混过关的人望而却步。

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一般情况下总分达到录取标准就会被某所大学录取;但考研不单单看录取分数线,还要看单科的成绩,如果单科的成绩不入目标院校的“法眼”,比如英语科目的成绩不合格,依然会被很干脆地刷下来,一丁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这也导致考研的录取分数看起来不高的一个原因。

第三,保研名额增多,推免院校“锦上添花”。

高考有自主招生这一条“绿色通道”,考研有保研推免这一“保险箱”。自主招生好歹只是照顾一些分数,而考研中的免试推免则直接让部分名校的大学生成为研究生中的一员。在2019年国内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推免比例排行榜中,清华、国科大、同济、浙大、哈工大、武大、北大、北航、南大、西安交大这10所985高校的推免生比例都超过五成。

我们知道,被保研推免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学霸级的存在。这些大学生直接搭上保研的“高铁”成为硕士生,那么在很多学霸在考研初试和复试中“缺席”的情况下,考研过程就算出现“百舸争流千帆竞”的场面,真正在考研成绩上冒尖的人也会有,但不会太多。所以,考研的录取成绩会出现看起来不算多的情况。当然,推免生多了,那么其他普通大学的本科生想要考入心仪的重点目标院校,难度就更大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8
当然是真的了,因为他的录取是非常难的。首先,在分数上,考研的总分比高考总分要少两百多分。

我们知道,大部分地区的高考总分是750分,而考研的总分一般情况下只有500分,相比之下,“考研党”的录取线看起来比高考要低得多。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错觉而已,这也是很多人误以为考研的录取分数不高的一大原因。如果考研的总分和高考一样多的话,那么考研的录取分数应该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其次,考研的录取率不高,每个科目必须做到“均衡发展”。

近年来的考研,一般是四五个“考研党”才有一个人成功成为研究生。和“大众化”的专科、本科教育不同的是,考研走的是“精英化”的道路。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专科生和本科生)文凭的含金量和二三十年前的大学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随着一些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越来越普遍。而研究生现在虽然在数量上增加了不少,但大部分目标院校对对研究生的“质”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七八成左右的淘汰率,足以让很多企图在考研中蒙混过关的人望而却步。

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一般情况下总分达到录取标准就会被某所大学录取;但考研不单单看录取分数线,还要看单科的成绩,如果单科的成绩不入目标院校的“法眼”,比如英语科目的成绩不合格,依然会被很干脆地刷下来,一丁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这也导致考研的录取分数看起来不高的一个原因。

第三,保研名额增多,推免院校“锦上添花”。

高考有自主招生这一条“绿色通道”,考研有保研推免这一“保险箱”。自主招生好歹只是照顾一些分数,而考研中的免试推免则直接让部分名校的大学生成为研究生中的一员。在2019年国内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推免比例排行榜中,清华、国科大、同济、浙大、哈工大、武大、北大、北航、南大、西安交大这10所985高校的推免生比例都超过五成。

我们知道,被保研推免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学霸级的存在。这些大学生直接搭上保研的“高铁”成为硕士生,那么在很多学霸在考研初试和复试中“缺席”的情况下,考研过程就算出现“百舸争流千帆竞”的场面,真正在考研成绩上冒尖的人也会有,但不会太多。所以,考研的录取成绩会出现看起来不算多的情况。当然,推免生多了,那么其他普通大学的本科生想要考入心仪的重点目标院校,难度就更大了。
第2个回答  2022-01-18
总体上来说考研是比较难的,考研的学习主要还是靠自己的自学,没有老师为你领路,而且考研专业内容也比较广泛,知识点比较深,这无疑都增加了考研的难度。随着现在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增加,但招的人数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考研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考研贵在坚持,有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准备,每天都要学习、复习,从最开始的1个小时到后期的10个小时,持之以恒的坚持。

而实际上,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讲,考研的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因为大家可以想想,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要满足那么多不同档次的学校的招生情况,显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题目的难度也是适度而且相对稳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考研复习的许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落榜的风险。也许你学的很多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都可以减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风险。

问题在于,许多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从尽量减少出现意外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安排复习,结果经常失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考研挺难的。

当然,过分认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完成一系列必须的工作,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机会是很小的。天道酬勤,只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考研其实并不难。
根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消息,最新最为权威的数据为:2021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人,相较于2020年341万报考人数而言,今年报考人数增幅依然很大——高达36万人。

同时,根据2020年的录取情况——录取率约为33%,各类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111.4万人,结合2021年扩招的趋势来看,如果377万考生全部参加考试,未有弃考现象,那么,最终的录取人数应该为121万人,而淘汰人数将高达260万人。冷丝提醒,这个推算完全是基于总体情况的一个简单的判断,仅供参考。
可以预见,2021年考研录取率为30%到33%之间,相对庞大的参考人数来说,这个录取率和录取人数已经相当可观了。

2021年报考人数再次大幅增加,其中的原因很清晰:因为年份情况特殊,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应届毕业生参考人数大幅增加;往届生参考人数大幅增加;社会其他在职人员参考人数也在大幅增加。因为叠加了各种增长的原因,2021年考研人数大幅增加就是大的趋势了,还可以预见,2022年考研人数也会大幅增加,考研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考研录取率并不低,那么,考研失利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很多高校管理人员对考研学子做过跟踪调研,他们发现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整体规律:考研成功的本科生都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而且坚持到底;考研成绩不理想甚至没有过线的学生要么没有学习计划,要么有计划但没有坚持下来。
比如说,最明显的就是每年随着暑假来临,如果身边同学选择回家或者
第3个回答  2022-01-18
总体上来说考研是比较难的,考研的学习主要还是靠自己的自学,没有老师为你领路,而且考研专业内容也比较广泛,知识点比较深,这无疑都增加了考研的难度。随着现在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增加,但招的人数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考研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考研贵在坚持,有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准备,每天都要学习、复习,从最开始的1个小时到后期的10个小时,持之以恒的坚持。

而实际上,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讲,考研的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因为大家可以想想,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要满足那么多不同档次的学校的招生情况,显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题目的难度也是适度而且相对稳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考研复习的许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落榜的风险。也许你学的很多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都可以减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风险。

问题在于,许多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从尽量减少出现意外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安排复习,结果经常失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考研挺难的。

当然,过分认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完成一系列必须的工作,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机会是很小的。天道酬勤,只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考研其实并不难。
根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消息,最新最为权威的数据为:2021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人,相较于2020年341万报考人数而言,今年报考人数增幅依然很大——高达36万人。

同时,根据2020年的录取情况——录取率约为33%,各类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111.4万人,结合2021年扩招的趋势来看,如果377万考生全部参加考试,未有弃考现象,那么,最终的录取人数应该为121万人,而淘汰人数将高达260万人。冷丝提醒,这个推算完全是基于总体情况的一个简单的判断,仅供参考。
可以预见,2021年考研录取率为30%到33%之间,相对庞大的参考人数来说,这个录取率和录取人数已经相当可观了。

2021年报考人数再次大幅增加,其中的原因很清晰:因为年份情况特殊,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应届毕业生参考人数大幅增加;往届生参考人数大幅增加;社会其他在职人员参考人数也在大幅增加。因为叠加了各种增长的原因,2021年考研人数大幅增加就是大的趋势了,还可以预见,2022年考研人数也会大幅增加,考研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考研录取率并不低,那么,考研失利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很多高校管理人员对考研学子做过跟踪调研,他们发现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整体规律:考研成功的本科生都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而且坚持到底;考研成绩不理想甚至没有过线的学生要么没有学习计划,要么有计划但没有坚持下来。
比如说,最明显的就是每年随着暑假来临,如果身边同学选择回家或者
第4个回答  2022-01-18
总体上来说考研是比较难的,考研的学习主要还是靠自己的自学,没有老师为你领路,而且考研专业内容也比较广泛,知识点比较深,这无疑都增加了考研的难度。随着现在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增加,但招的人数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考研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考研贵在坚持,有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准备,每天都要学习、复习,从最开始的1个小时到后期的10个小时,持之以恒的坚持。

而实际上,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讲,考研的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因为大家可以想想,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要满足那么多不同档次的学校的招生情况,显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题目的难度也是适度而且相对稳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考研复习的许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落榜的风险。也许你学的很多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都可以减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风险。

问题在于,许多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从尽量减少出现意外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安排复习,结果经常失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考研挺难的。

当然,过分认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完成一系列必须的工作,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机会是很小的。天道酬勤,只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考研其实并不难。
根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消息,最新最为权威的数据为:2021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人,相较于2020年341万报考人数而言,今年报考人数增幅依然很大——高达36万人。

同时,根据2020年的录取情况——录取率约为33%,各类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111.4万人,结合2021年扩招的趋势来看,如果377万考生全部参加考试,未有弃考现象,那么,最终的录取人数应该为121万人,而淘汰人数将高达260万人。冷丝提醒,这个推算完全是基于总体情况的一个简单的判断,仅供参考。
可以预见,2021年考研录取率为30%到33%之间,相对庞大的参考人数来说,这个录取率和录取人数已经相当可观了。

2021年报考人数再次大幅增加,其中的原因很清晰:因为年份情况特殊,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应届毕业生参考人数大幅增加;往届生参考人数大幅增加;社会其他在职人员参考人数也在大幅增加。因为叠加了各种增长的原因,2021年考研人数大幅增加就是大的趋势了,还可以预见,2022年考研人数也会大幅增加,考研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考研录取率并不低,那么,考研失利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很多高校管理人员对考研学子做过跟踪调研,他们发现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整体规律:考研成功的本科生都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而且坚持到底;考研成绩不理想甚至没有过线的学生要么没有学习计划,要么有计划但没有坚持下来。
比如说,最明显的就是每年随着暑假来临,如果身边同学选择回家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