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过“失望性情感隔离”吗

如题所述

你经历过“失望性情感隔离”吗

什么是“失望性情感隔离”? 

在心理学中,和自己爸妈不亲的,被叫做:失望性情感隔离,表现就是和父母没有亲人的感觉,不想沟通,也不想有任何情感上的牵挂,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各过各的。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隔离机制,本质就是对于父母过于失望,因为早年间缺乏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很多情感诉求都没有得到回应,所以不再把父母当做情感依靠。

这类人在成年后会有很多心理问题。比如,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太容易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形成讨好型人格。

你是不是也这样:

1、即使和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也没有话说,经常性的也会有一种孤独感。

2、在外面碰到委屈也不会和父母说,对他们没有一点表达欲和分享欲 

3、有从小被冷落的经历或者从小就是一个小大人,从小就非常懂事,懂得照顾父母的需求,成为了父母情绪的容器

这些都是“失望性情感隔离”的表现

小时候,因为父母的冷漠,你不敢向他们提任何要求,你不敢像其他孩子一样在他们面前撒娇苦恼,因为你知道,无论你怎样做都不会得到任何的在乎和安慰。

他们关注的只有你的学习,好像只有好成绩才能得到他们的赞赏。直到你长大了,离开家里,他们开始向你要一些合理的回报,但实际上你不想和他们说一句话。

他们所有自以为是的付出都是自我感动,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支持、给予你温暖的陪伴。

他们要的只是道德绑架式的服从。常年没有回应的情感诉求,让你已经对父母失望透顶,你不再把他们当成情感依靠。你很窒息,于是把自己的情感隔离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