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平工资和中位数那个更具有参考性呢?

如题所述

中位数。
第一,社平工资,可以当作参照,但实际意义不大。比如,说北京2018年社平工资是10800元。这是所有工薪族工资总额除以人数。每次公布社平工资,许多人都哀嚎:我又被平均了,我又拖某某城市后腿了。别忘了,财富分配是二八定律,20%的人占据80%的财富。平均工资高,不能掩盖低薪人员是最大群体的现实。当社平工资10800元时,许多高薪行业的应届生起薪就超过2万。可是,绝大多数通用岗位的人员月薪不到5000元。

第二,中位值。反映的行业企业的工资策略和水平,在跳槽时有参照作用。比如说,财务经理在行业里,有10000、8000、7000、6000、5000元,如果中位值是6000元,意思是50%的人是6000元。25%分位是10000元。75分位是5000元。说明75%以上的人是5000元。对你跳槽有指导意义。比如说,你应聘到某企业,这个企业是行业标杆,实行的是标杆工资策略,财务经理可能是25%分位,10000元。如果你应聘到某企业,这个企业是一般企业,可能执行50分位的工资,你的定位可能就是6000元。

第三,人们的心理感受。人的攀比心理是一个很奇妙的心理活动。人们往往与本公司相同人员相比,与同学相比,与朋友相比。总是觉得别人家的老板最好,别人家的工资最高,别人家的福利最好。这是因为人们只比自己没有的。中位数也好,社平工资也好,与自己的感受都不一样。你加入了标杆型企业,比如阿里腾讯华为等等,比如金融证券投行咨询等等,他们的工资策略就是标杆型的,否则他们吸引不到优秀人才。

综上,要想提高工资,一是努力加入高薪行业和标杆型公司,这样起薪就比较高,未来的天花板也高,有的超级企业年薪百万不是梦,但有些传统企业年薪20万就是天花板。二是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跳槽时就有议价能力,比如,你可以要市场价位的25分位的工资。至于中位数和社平工资,与个人无关,这种统计数据,看不看都没有意义,把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搞好才是王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