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晏殊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

浣溪沙 晏殊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

从视觉所及落笔。“重帘”、“过燕”、“晚花”、“庭莎”、“曲栏”、 “凉波”诸意象所组成的画面,其色泽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动或静,使整个庭院呈现出一片凄清冷落。虽然主人公尚未露面,但他的处境、心曲,已跃然纸上了。片两句由帘外转入帘内,从听觉着墨,写阁中人的感受。“一霎”、“几回”乃互文。虽说是 “好风”、“疏雨”,小阁里的人却听得分明,感得真切,可见环境是何等的静,人是多么孤独。上句 “翠”、“生”二字,一为冷色,一为动态,这种化虚为实的描写,把周围的景物写活了,给人以质感。好风入槛,翠幕生寒,孤身独处,情何以堪。下句“圆荷”即荷叶。疏雨滴在嫩绿的荷叶上,声音本是极细极微,但偏偏阁中人却听得清清楚楚。帘外之凄清冷落如彼,帘内之空虚寂静如此,这一切本是足以生愁了,何况又值“酒醒人散”之后。末句以情语作结,总束全词,兴起感情波澜,似神龙掉尾,极有跌宕之致。
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 “晚花红片落庭莎” 。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02
晏殊的浣溪沙写了好几首,不知你要哪个,应该是第一或四吧

1、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亭台、夕阳、落花、燕、小园香径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

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一曲新词酒一杯”,所

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

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

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

那次歌宴。“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

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此句中正包

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

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

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

不返。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

的纡细心态。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

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

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

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

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

还兼以理致胜。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

2、浣溪沙 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 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她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二、三句设喻。用意用语均似“花间”。“粉融”,谓脂粉与汗水融和。不点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处。“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诗词中常用之语,但在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冰寒”句配合,在盛夏中得清凉之意。以“玉”、“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李商隐《蝶》诗之三“八字宫眉捧额黄”,似即指此。“欲迎”、“初上”,形容绝妙。不独刻画之工,且见词人欣赏之情。“月”与“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初过,穿着件单薄的纱衣,盈盈伫立,独倚暮霞,悄迎新月。
“一场春梦日西斜”,方始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春梦”,谓刚才好梦的短暂。慵困无聊,闲愁闲恨,全词之意,至此全出。末句倒装,“日西斜”三字,与上片“晚来”接应。

3、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4、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重帘、燕、晚花、庭莎、曲栏、凉波、风、翠幕、雨、圆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