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境界最高的一首词

如题所述

苏轼境界最高的一首词识《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创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在众人的营救下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虚衔,几乎没有实际薪俸,受当地官员监视)。

经此一役苏轼变得心灰意冷,对仕途没有了念头,只想在黄州做个老农。苏轼家二十余口,光靠东坡那块地不足以解决温饱,于是苏轼打算再买块地。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三月七日苏轼到跳黄州三十里的沙湖去看田。看完田在回来的路上忽然下起了雨,他们一行人本来是带了雨具,但是拿着雨具的仆人先离开了。

没有雨具就只能淋雨,同行的人都觉得被雨淋得很狼狈,只有苏轼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写下了这首《定风波》。

赏析: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借雨抒怀,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

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