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去西部观后感

如题所述

《他们为什么去西部》观后感: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祖国最需要的西部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联合人民日报总编室、人民网共同推出“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他们为什么去西部”的课程。本课程以“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他们为什么去西部”为主题,邀请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讲述其在基层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故事,激励广大青年在西部基层一线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他们有人主动请缨去贫困山区支教,传授知识播撒希望;有人奋不顾身远赴抗震救灾一线,不畏艰险逆向而行;有人走出大山仍选择返回乡村,立足所学推动建设;有人不远万里化身白衣天使,磨砺自我传递爱心。参与西部计划的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展现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今天。

他们之所以去西部是因为许多年轻人对西部地区充满热爱,他们被那里的自然风光、文化特色和开发潜力所吸引,认为那里是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的理想之地。一些年轻人对西部地区的农业、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在这些领域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技能,为西部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课堂的学习,前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实际行动深深的感染了我,他们深入基层,奉献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以行动增进人民福祉。

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祖国最需要的西部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该向前辈们学习,发挥自身优势,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立志做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西部志愿者

1、冯艾

冯艾,200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毕业于复旦大学,曾服务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战河乡战河中学。2000年她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前往宁夏支教一年,2003年她作为首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上海服务队队长前往云南,开始了第二次支教服务。冯艾暗下决心一定尽心尽力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2、王鹏

王鹏,2008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毕业于鲁东大学,曾服务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人民政府。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王鹏的心就被灾区牵动着,他迫不及待地想到四川灾区,用自己微薄的能力和诚挚的关怀来慰藉那里每一颗受伤的心灵。

在北川王鹏以满腔的热忱和希望,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付出,与其他援建者、志愿者一道,让灾区的群众重展笑颜,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精彩。

3、韦敏平

韦敏平,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曾服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介廷乡人民政府。2020年毕业前夕,韦敏平了解到西部计划,作为一名90后的八桂青年,韦敏平深信走出大山,不是为了离开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建设大山。

作为一位八桂儿女,她深知八桂大地与自己就读的广东省相比,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差距还是巨大的。她舍弃了能够在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扎根立足的机会,毅然选择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决定回到故乡,回到生养自己的土地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