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文明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题所述

例如坐公交车遇到不文明的行为,要对对方好言相劝。以比较柔和的语气劝说对方。如果劝说对方,对方不听用户的话,也不要采取强硬的措施,引起双方的不快。
如果对方的不文明行为是针对用户,并且非常的强烈,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抵制对方,比如可以发动车上其他的人,一起来抵制对方的不文明行为。如果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可以不理会对方的不文明行为。或者是流动一下地方,远离对方。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不要大声喧哗。在广场上还好,空间比较开阔,即使声音大点也并没有身体太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室内场所,比如地铁、公交上,要尽量降低自己的语调,不要影响到旁边人。
坐姿:很多人在公交或是地铁上,虽然自己只坐着一个位子,但是经常双腿分开,暂用公共资源,甚至让旁边的人脚都没地方放,也许自己觉得没什么,但确实很不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当博物馆遭遇“不文明”:我们应该如何出招应对?面对不文明现象,你会当面制止吗?昨日,记者就此话题进行了调查,有市民认为不好意思当面制止,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但也有不少市民态度比较坚定,表示见到不文明现象一定会“不留情面”。
图片
一些受访市民认为,自己的个人素质还没有过硬,没有立场去说别人。市民刘先生就表示:“为什么市民虽然痛恨这些不文明行为,却又不愿指责?我认为首先就是因为有的市民自己也同样出现不文明行为。文明行为首先应该从自己做起,管好自己才有资格去规劝别人。”
的确,文明并不是一件光鲜的外衣,给别人看的,而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能力。广大市民应积极配合,从我做起,从身边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约束自己,规劝他人,这个社会才能更文明些。
图片
应该承认,在公共场合遇到不文明现象,有相当一部分人抱着“少管闲事”的心态。虽然这种心态的存在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我们还是应该鼓励对不文明现象说“不”。有些城市已经专门立法保护公民的这种正当行为。比如南京就有地方法规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内,被动吸烟者有权要求该场所内的吸烟者停止吸烟。”《上海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也规定,地铁的车站和车厢内全面禁止饮食,并全面加重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有了这些地方法规保驾护航,相信无论是城市管理者还是普通市民,在制止别人不文明行为的时候就更加理直气壮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