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是怎么保送到北大的?

如题所述

撒贝宁高中就拿了全国物理竞赛力学方面的二等奖,而他当时却是文科生,演讲比赛获奖无数,有武汉市“演讲王”称号,从初一开始就五连冠。高三时,他参加北大举办的全国重点高中优秀学子夏令营,以一首《小白杨》赢得了欣赏。后来综合能力加上突出的成绩,被保送北大法律系。

此后,他也是常常调侃,自己不知道高考有多么痛苦,因为自己是被保送进来的。由于他的记忆力很好,属于过目不忘类型的,所以看一遍书,哪一页哪一段的大概内容是什么就能记住。而这对于法律专业必须靠记忆搞定法律条文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是撒贝宁的一项绝活。

撒贝宁用别人的20%的学习时间考上北大法学院,也让他在大学四年逃掉一大半的课的情况下轻松通过考试,获得硕士学位。可以说他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一个人人都羡慕的超强记忆力。

扩展资料:

撒贝宁出生于文艺世家,父母都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小撒从小就潜移默化地感受着这种文化上的熏陶。他说,有一次爸爸带他去看少年合唱团的演出,小演员们都和他年龄差不多,看到他们胸前戴着大红花,小撒心里也是痒痒的。

爸爸看出了他的心事,二话没说就给他报了名,学唱歌。可没过多久,撒贝宁就厌烦了,再不愿意去上课。爸爸也没有劝他,只是找了个机会把他带到了拍戏现场。

“当时拍的是一个女八路骑马追汉奸的镜头,气温接近40摄氏度,这个镜头拍了8遍。有些人又累又热当场晕了过去,被卫生员架出去抢救,现场照样拍戏。我心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原来演员表面上看来很风光,其实也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后来回家的路上,撒贝宁主动对爸爸说:“我明天就到合唱团去,一定坚持下去。”撒贝宁保送北大后,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特别是演讲比赛,他几乎场场不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四快结束时,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到学校招聘,老师才极力推荐了撒贝宁。后来他参加主持人大赛夺冠,一举成名。这些年,从《今日说法》到《出彩中国人》、《了不起的挑战》,再到春晚,包括后来参加各类综艺节目,撒贝宁都能收放自如。

相信,正是父亲在他小时候种下的那颗文艺的种子,成就了今天的小撒。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父母、家庭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为一个人在童年时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怀揣了什么样的梦想,养成了什么样的品格,会直接影响他未来能走多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撒贝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