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

如题所述

一、努力营造适合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从物质环境来讲,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学校要创造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物质环境。学校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校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

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催人上进,使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中去。

二、改革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

以往的“应试教育”扭曲了课堂教学的初衷,引导学生为分数而拼搏,使学生成为读书的机器,加大了学生心理负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改革教学方法,减轻作业负担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教师新教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主动、愉快地完成必要的作业。

三、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素质教育,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基础教育必须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人体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许多优秀的人才就是全面发展的个体。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

四、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关系,构建新的评价标准

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发展就不一。因此,全面发展是特长发现的'基础,学校在努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注意观察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并加以指导和培养。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展现自我的空间,让其在宽松、快乐的氛围下接受教育,增强自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和开拓精神。

把学生束缚中解放出来

逐步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从课本、作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高素质的教师在教育中,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教师无声的语言悄悄打动学生的心,达到效仿的目的。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健康地成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师应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