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的注音是什么?

如题所述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qiǎnɡ yù dēnɡ ɡāo qù ,

强 欲 登 高 去 ,

wú rén sònɡ jiǔ lái 。

无 人 送 酒 来 。

yáo lián ɡù yuán jú ,

遥 怜 故 园 菊 ,

yīnɡ bànɡ zhàn chǎnɡ kāi 。

应 傍 战 场 开 。

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

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扩展资料: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作者简介

岑参(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

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4

qiǎnɡ yù dēnɡ ɡāo qù ,wú rén sònɡ jiǔ lái 。yáo lián ɡù yuán jú ,yīnɡ bànɡ zhàn chǎnɡ kāi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扩展资料:

简析

重阳节登高是古已有之的风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阔。岑参这首诗则不然。首句便说"强欲登高去","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

两个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强,是勉强,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强欲登高",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诗人生活了多年的帝都。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又怎能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呢?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长安被安、史攻陷,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其收复在肃宗至德二年(757)九月。诗题言"行军九日",当是指他在至德元年(756)随军扈从肃宗自灵武至彭原的行军途中过重阳节。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3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

qiǎnɡ yù dēnɡ ɡāo qù , 

强    欲 登   高  去 ,

wú rén sònɡ jiǔ lái 。 

无 人  送   酒  来  。 

yáo lián ɡù yuán jú , 

遥  怜   故 园   菊 ,

yīnɡ bànɡ zhàn chǎnɡ kāi 。 

应   傍   战   场    开  。

鉴赏:

"遥怜故园菊"一句中,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
"应傍战场开"一句中,对故园菊花,诗人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可悲可叹。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作者简介: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02
大意: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原文: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朝代】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扩展资料: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2-19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qiǎnɡ yù dēnɡ ɡāo qù ,
强 欲 登 高 去 ,
wú rén sònɡ jiǔ lái 。
无 人 送 酒 来 。
yáo lián ɡù yuán jú ,
遥 怜 故 园 菊 ,
yīnɡ bànɡ zhàn chǎnɡ kāi 。
应 傍 战 场 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