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时你都遇到过哪些不文明行为?你会怎么做?

一年一度的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部提醒游客,“五一”假期出行关注旅游安全,践行文明出游。

随处抛丢垃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公共场所随便吸烟,污染公共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座位、相互拥挤,不遵守秩序,插队、加塞,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大声喧哗、扎堆吵闹,景区内随意攀爬、刻字留念,破坏景区草地、花木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随意拍照,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酒足饭饱后在剔牙、打嗝,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缺乏基本社交修养。除了上述不文明行为外,旅游、出行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诸如闯红灯、乱停车,不遵守交通规则;衣衫不整、蓬头垢面;随地大小便;不分场合吃零食;吃自助餐时有好东西一哄而上,吃不完浪费,我们需要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勇气,但人在旅途,我们更需要旅游过程中的保持良好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7

旅游中的陋习,不胜枚举。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旅游、出行过程中最常见的十大不文明行为。

一、随处抛丢垃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

沙哑的胖子

岂一个“随”字了得,丢者倒是随心所欲了,可方便了自己却恶心了别人。毫无疑问,随处抛丢垃圾、随意吐痰、吐口香糖无疑是我们在出行和旅游过程中最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媒体曾多次曝光该类恶习,今年5月1日到5月3日,通州举办了北京草莓音乐节,三天吸引游客25万人次,然而观众离场后,现场却垃圾遍地、一片狼藉。

二、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

沙哑的胖子

不冲洗厕所,“脑补”相关画面总让人作呕。但是,在旅游景区、车站、酒店等公共场所的公厕内,这种现象屡禁不止。“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的提示语往往被置若罔闻。

三、公共场所随便吸烟,污染公共空间

沙哑的胖子

吸烟有害健康,而被动吸二手烟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但是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却并不容易。自己吸烟很放松,但在人口密集之处,特别是在室内等封闭空间中,让其他人“被”吸二手烟,实在缺乏公德。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座位、相互拥挤

沙哑的胖子

在地铁或者公交巴士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请形:拥堵在车门外的乘客在车门打开的瞬间一哄而上,直接冲向车厢的空座。我们不排除不少人会让座给老人、孕妇和孩子,但如此争抢和彼此推搡拥挤,实在有失风度,更有失尊严,让陌生人之间丧失了基本的敬意。

五、不遵守秩序,插队、加塞

沙哑的胖子

在景点排队买票,或在车站候车时,插队、加塞的行为让人深恶痛绝。轻者遭人白眼或言语贬斥,重者更有游客因插队大打出手。2013年2月,海南龙王别院候车点,游客曾因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队加塞被工作人员制止,恼羞成怒对工作人员大打出手。

六、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大声喧哗、扎堆吵闹

沙哑的胖子

“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这是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的基本礼仪。然而,出行、旅游过程中心情激动的游客却将这抛到脑后,不仅三五成群嬉笑打闹,甚至还对旁人的侧目视而不见。殊不知,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高声打电话等“噪音”对他人的侵犯,同样令人反感,也是无公德心的表现,既有损个人形象,又影响他人。

七、景区内随意攀爬、刻字留念,破坏景区草地、花木等

沙哑的胖子

说到景区内随意攀爬、刻字留念以及践踏草坪、折损花木等行为,我们身边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从万里长城到埃及金字塔,“到此一游”成了中国游客负面形象的“黑色”标签;每年樱花节,诸如武汉大学校园就会饱受游客们高校游之苦,樱花被各种折损,“樱花节”成“樱花劫”。

八、宗教场所嬉戏、玩笑,随意拍照

沙哑的胖子

庙宇、教堂等宗教场所,是神圣和庄严的场所。在宗教场所参观时游客打闹、说笑以及随意拍照的行为,不仅破坏了这种严肃的气氛,更是对信教群众极大的不尊重和冒犯。尊重他人的习俗和信仰,是起码的礼貌。

 

九、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酒足饭饱后剔牙、打嗝

沙哑的胖子

特别是在夏季,在旅游景点游客(一般是男性游客)打赤脚、赤膊坦胸,实在有碍瞻观;当众剔牙、打嗝等行为更是令人难以忍受。

十、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缺乏基本社交修养

沙哑的胖子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面对部分游客在出行时言谈的粗俗、举止的粗鲁,让人不齿的同时也让人感到社会基本公民教育的缺失。

文明旅游

这“十大”不文明行为,在旅游、出行的过程中只是冰山一角,远未涵盖所有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例如,除了上述不文明行为外,旅游、出行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诸如闯红灯、乱停车,不遵守交通规则;衣衫不整、蓬头垢面;随地大小便;不分场合吃零食;吃自助餐时有好东西一哄而上,吃不完浪费;不分场合地剔牙、打饱嗝等等不文明现象和行为。

为了强化文明出行,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早在2006年10月就出台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倡导旅游中的文明行为。然而,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仍然没有太大改观。归结原因,部分网友表示,首要的是游客个人素质亟需提高,其次政府应加强对公民的宣传教育。

我们固然需要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勇气,但人在旅途,我们更需要在旅游过程中保持良好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你的旅行,不论走多远,但要记住:“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你有关”。

第2个回答  2023-04-27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对当地环境、文化和其他游客产生不良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应对方法:

1. 破坏环境:乱扔垃圾、损坏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等。

应对方法:提高环保意识,随身携带垃圾袋,将垃圾分类并丢入指定垃圾桶。保护文物古迹,遵循景区的规定,不触摸、攀爬和损坏。

2. 公共场所喧哗:大声喧哗、随意涂鸦、拍照时干扰他人等。

应对方法:保持安静,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隐私。遵守景区规定,不在公共场所涂鸦,拍照时尽量避免干扰他人。

3. 插队:随意插队,占用公共资源。

应对方法: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有序排队。如果遇到插队现象,可以礼貌地提醒对方遵守秩序。

4. 不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不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对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不礼貌。

应对方法:了解并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遵循当地的礼仪规范。如有疑问,可向导游或当地居民请教。

5. 不遵守景区规定:不购买门票、不遵守景区的交通规定、擅自闯入禁区等。

应对方法:在购票前了解景区的相关规定,遵守景区的交通规则,尊重当地的禁区规定。

6. 不文明驾驶:超速驾驶、随意变道、不礼让行人等。

应对方法:提高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在国外旅游时,尊重当地的交通习惯。

作为游客,我们有责任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遵守公共秩序,做到文明旅游。同时,在遇到不文明行为时,可以通过提醒、沟通和协作等方式,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

第3个回答  2023-04-27

视不文明行为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方法。比如,如果是在烈士陵园或者历史博物馆等比较庄重的场所,出现侮辱革命先烈或古圣先贤的不文明行为,就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大声指斥,绝不姑息;如果是在某些户外旅游景点,大人抱着孩子随地小便,先不要制止,拿出矿泉水瓶子或纸巾等,让小孩子尿在瓶子里或纸巾上,扔到垃圾桶里,再和大人简单聊一下,下回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更好一些。


如果是自己身边的人出现了不文明行为。第一,以身作则,自己带领着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第二,在旅游的时候,经常和身边的人去聊聊,注意细节,一般来说,身边的人即使不愿意,也会照你说的去做。第三,准备好旅游出行的小细节,常备一些纸巾、塑料袋、矿泉水之类可以多种用处的小物品,防止呕吐物或者排泄物污染了景点等。

有些不文明行为已经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就需要毫不犹豫的进行举报。比如,违反规定燃放烟花爆竹等;在飞机上有危及飞行安全的暴力语言;严重破坏国家法律保护的生态环境,对国家保护的动植物进行破坏和捕捉;在景点大肆宣扬攻击国家主权和社会安定的反动语言等。


在制止不文明行为的时候,不要采用暴力的语言和动作,摆事实、讲道理为主。比如,遇到游客随地吐痰,跟他(她)说一下,随地吐痰会被景点处罚,实在没地方吐,可以吐在纸巾上或塑料袋里,而且养成这样的习惯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到国外某些国家旅游,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是可以处罚甚至是判刑的,后果很严重。当然,如果游客态度激动,甚至是反应过度,就要缓和气氛,做到自己应做的即可。

旅游时,看到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还有就是向旅游景点或者其主管部门发出建议,能否给游客一个互相监督的机会,对不文明行为制止或举办的游客,可以给予免费门票或现金奖励等;多建设一些垃圾桶、休息处等公共区域,为客户提供应急的场所;对重要的文物景点,设置适当的隔离设施,避免游客损坏文物等。

第4个回答  2023-04-27

旅游时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包括:

1. 垃圾乱扔。有些游客会随手将垃圾扔在景区的道路或杂草丛中,破坏环境卫生。

2. 破坏景物。有些游客会在景区的景物表面刻画涂鸦,或搬运一些小石子、木块等作为纪念品带走,这种行为应避免。

3. 大声喧哗。部分游客会在景区内大声喊叫、放歌播放音乐,影响其他游客的体验,这是一种违反公共场合安静秩序的行为。

4. 不遵守规定。有些景区会设定参观路线或开放时间,但一些游客会擅自离开规定路线或在闭馆时间进入,这种不遵守景区管理规定的行为同样不妥。

5. 随地吐痰。一些不文明游客会随地吐痰,在景区内吐出口香糖或将其贴在游览设施上,这种行为同样会破坏景观和卫生。

对这些行为,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1. 自己遵守文明礼貌,不从事这些不文明行为,带头起到一个积极的示范作用。

2. 礼貌地提醒其他游客,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帮助他们培养良好习惯。如果对方态度暴躁,也不必争辩,直接上报景区管理人员处理。

3. 遇到严重破坏景区景物或设施的行为,立即拍照作为证据上报景区管理部门,让他们采取必要措施制止这些行为,避免损失扩大。

4. 通过各种渠道如在线游记和论坛发表自己的观点,呼吁游客文明出游,共同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旅游环境。

5. 如果当时处理不当造成损失,也应及时向景区管理部门反映,要求其加强管制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旅游的乐趣在于环境舒适和景物完好,每个游客都应该自觉遵守文明礼貌,共同维护旅游秩序和景区景观。只有每个人都起到积极作用,我们的旅游环境才会更加令人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