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去学校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一:了解原因
  首先家长要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学校,了解的方式一定要温和。其实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有可能是跟同学之间出现一些矛盾,人际关系处理不够好。在这种情况下,了解一下孩子是否被人欺负,看看孩子的内心想法。如果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那么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建议,告诉他逃避并不能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并且给一些建议让他怎么去做。
  有一些孩子就是厌倦了读书,其实就跟大人厌倦了工作一样,这种心理比较普遍。这个时候可以跟孩子说明读书的乐趣,让孩子请教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慢慢的把成绩追上去,会发现一个道理,成绩越好的人越爱学习,因为学会了,才能懂得里面的乐趣。所以让孩子先学会一些知识,跟成绩好的人多接触,慢慢地孩子就会爱上学习,就会减少一些不愿意上学的因素。
  第二: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孩子在读书的时候,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只是知道他到了这个年纪就要去学校,并不知道到了学校学习意味着什么。如果面对这种情况,孩子不愿意上学。家长可以让孩子去了解一下社会的现实,让孩子明白知识决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而且当身边的人都在学习,而自己不去学习的情况下,就会跟社会脱节,甚至都没办法跟别人做朋友了。也让他明白当生活需要知识,这个时候就可以询问一下关于生活上的常识,如果孩子都不懂的情况下,那么就可以趁机教育他一番。并且让他明白,读书也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幸福。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并且学习还能接触到更多的机会,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跟更加优秀的人做朋友。如果不学习就连认识别人的机会都没有。
  并且要让孩子明白,学习了知识以后才能赚钱。面对生活的时候就需要花钱,如果自己生病了却没有钱去医治,那么就会是非常可怜的事情。虽然世界上赚钱的方法有很多,但是通过学习才能了解到,如果一直不学习,将来有可能连自己都养活不起。多跟孩子科普一下知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自愿到学校去学习,甚至都不用家长去催促。
  第三:增加学习动力
  学习是需要一定的动力的,就像大人去上班需要奖金激励一样。孩子同样也是需要一些激励,只是跟大人的方式不一样。可以承诺给孩子一些奖励,等到他拿到什么分数,拿到什么成绩的时候,给他买一个多少钱以内的玩具。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支出,而孩子就会对学习有了更多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学习会更加主动一些。因为他想要得到那个奖励,所以他会更加努力。但是如果家长做出了承诺,就必须要去实现。否则孩子只会觉得家长在忽悠人,并且丧失了一定动力感。所以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好,并且适当地给他奖励,增加学习的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2
孩子不上学,要分析孩子不上学的原因,在学校是否遭受到同学的嘲笑或者欺负,与老师发生冲突、遭体罚或者与老师不合拍;亦或是父母骄纵放任,对孩子过度关注和干预,家庭虐待、夫妻不和、离异等原因;孩子自身的原因,如易感素质、过分拘谨的性格,喜好他人表扬、任性、不善交往,固执等。应该针对原因,帮助孩子消除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可以使用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靠家长的引导和调整。其家庭基本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宜过分催促孩子上学,或者每天都问今天上学去吗等问题,更不宜谩骂、指责和体罚孩子;

2、要详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3、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告诉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并聆听老师的建议;

4、平时多听孩子的叙述;

5、让孩子干家务活,仍然争取每天按时起床、吃饭和入睡;

6、布置简单的家务作业,如果孩子不做也不要强求和责备;

7、经常打电话回来问候孩子,侧面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但不过分干涉。

8、带孩子上街或者征求孩子意见的前提下,到学校附近转一转,并听孩子在学校的事情;

9、父母避免说有关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具有消极意义的话,并且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要保持快乐祥和,否则家长的不良情绪或者表现易引起孩子的焦虑和不安;

10、经常约孩子要好的同学来家里玩耍,并讲学校的事情。

总之,拒绝上学的症状可能是相对漫长的过程。父母或者老师都要有耐心和思想准备,长期作战。
第2个回答  2021-12-02
孩子不想上学,从心理层面来讲,可归属为有厌学情绪。至于厌学情绪的产生,会有很多诱发因素,需要家长全方位进行信息收集,只有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上学的动机,才能有针对性加以教育和引导,既而改变孩子的错误行为。

若问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才是最好的方法,在这里我必须要重点强调,所谓的最好办法,就是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孩子认识到不想上学是错误的做法,通过情感互动让孩子内心产生内疚感,感觉不去上学特别对不起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也对不起老师对自己的关心。
第3个回答  2021-09-12
孩子不想去学校是因为受到的打击太多,鼓励太少。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有责任。不要老是抓住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不放,而是要关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加以鼓励
第4个回答  2021-12-21
学前的孩子,我们可以先带他去了解学校,体验一下学校生活的快乐。
二回来倾听他在学校的一天的所见所闻和所做。
鼓励他继续和小朋友们去共同生活。
小学生就要了解孩子不想去学校的原因。找到原因,解决问题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