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有“文字讨好症”?

如题所述

01为什么会流行“文字讨好症”?
所谓“文字讨好症”,就是大家在网上聊天时,会主动站在对方角度,去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让聊天看起来“更舒适”。
最常见的就是在结尾加上“哈、啦、滴”等亲切的语气词。比如,把“好的”改成“好滴”、“好嘞”。把“收到”改成“收到啦”、“收到哈”。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不仅有“文字讨好症”,还有“表情讨好症”。会在每句话结尾,加上各种代表情绪的表情。
好朋友小梅,就特别喜欢这种方式聊天。平时分享一首歌,结尾总会习惯性地加上“哈、哒”或者“呲牙笑、偷笑”的表情。
每次看到她在文字里传递的积极情绪,就会觉得很舒服。全媒派前段时间,针对“文字讨好症”,做了一次读者调研。
在232份的调研数据中,有92.24%的受访者都遇到过“文字讨好症”的交流对象。91.81%的受访者都有“文字讨好症”的行为。而有60.56%的人表示看到这种聊天对话,会有种被尊重的感觉。
从人际心理学的角度看,尊重是获取信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由此可见,“文字讨好症”并非是贬义词。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大家的交流在线上更加频繁。线上的文字不像语音电话,或面对面交流,听不到对方的声音、看不到表情神态,自然很难感受到对方真正传达的情绪。
而平日沟通又不可能都像工作汇报那样,保持一贯的严肃性。想让日常交流变得轻松顺畅,语气词和表情就为传达情绪,起到了决定性效果。
在《引爆流行》中,作者提到一个“玛雅法则”:人之所以会受某种现象影响,既有熟悉事物给我们带来的喜爱,也有惊奇感受带来的期待。
就像文字结尾出现的各种语气词和表情,既有熟悉的聊天场景,又有丰富的情绪期待。在一次又一次的潜移默化中,“文字讨好症”成了一种流行现象。
02“文字讨好症”是社交礼仪还是精神内耗?
但流行的事物有利就有弊,就像“文字讨好症”,有人觉得它是社交礼仪,但也有人认为它是精神内耗。
网友小张曾分享过关于“文字讨好症”的看法。她表示,平日跟同事交流时,除了会在句尾加上“啦、哈、滴、”等语气词之外。也会习惯性地用“偷笑、捂嘴笑、笑哭”之类的表情。
心理学专家张珂博士说,使用语气词并非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尽可能地降低误判为攻击性语言的概率,以及担心交流不畅带来的焦虑感。
其实大家不管是为了表达尊重还是合群,又或是迎合,似乎都没逃脱“文字讨好”。由此,文字交流背后的社交礼仪也出现了内卷。
微博有位网友讲过他的故事。
有一次,他无意间被拉进一个微信群。一进群,发现大家的说话习惯,都是在每句话结尾用各种丰富的表情包。
有两个关系好的姐妹,一个简单的“嗯”,非得把它变成“嗯嗯再加3个亲亲的表情”。
其次,群里发表情包也形成了一种“内卷”,你发一个可爱的表情包,那我就发一个搞笑的,紧接着又有人发一个更沙雕的。
这位网友进群后,感觉自己遇到了一群怪类,好像不用表情包就没法聊天了。最后索性退出了那个群。
当菜放的盐多了,加再多水冲淡,也都回不到那个味了!就像形式化的交流多了,用再多的文字和表情“讨好”都走不进内心。
“文字讨好症”的流行,离不开网络社交,它虽然给大家带来了沟通的舒适和顺畅。但同时也带来了人设的负担、以及真实情绪的过分隐藏。
特别是当把“文字讨好症”当做讨好的目的时,那也就忘记了自己在网络里最真实的状态。
这也偏离了良好社交的初衷,无形中增加了精神内耗。
03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文字讨好症”
《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说:“文字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而是形成一个语境,让人们可以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一位朋友跟我讲过他的一个糗事。他之前喜欢的一个女生,就特别喜欢在文字句尾加语气词和表情包。原本男生平时聊天都是简单干脆,可喜欢上女孩后就完全变了。
女生喜欢可爱的表情包,他就到各种群里收集。女生聊天喜欢蹦蹦跳跳,他就迎合对方,假装营造出一种特别欢快的氛围。
他以为只要每天能让女孩开心,两个人就能在一起。可到头来却换来对方一句:“你老这样,烦不烦啊!”即便男生花了很多心思去投其所好,但最后两人还是无缘在一起。
我们都以为“文字讨好症”是在建立良好社交,却忽略了在它的前提,是分清聊天对象。
就像网友的那句评论:“文字讨好症”一旦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
那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文字讨好症”呢?
01.分清聊天对象是轻松交流还是相互内耗。
如果跟聊天对象,每次都很轻松、舒服,那是良好社交的开始。
但如果每次聊天都要刻意的字斟句酌,深怕哪句话说错了,就会影响彼此关系。从而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来迎合对方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塔瓦布在《界限》中提到,我们因为过于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从而反过来限制了自己的身心自由。
就像“文字讨好症”一旦越过了社交的界限,就会不断地吞噬自己,从而让自己陷入精神内耗。而这种费劲的关系都是错的关系,遇到了果断割舍。
02.打破“可爱的诅咒”。
生活中有这么一种人,他们会时刻保持着讨人喜欢的标签,经常无视自己的需求,结果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而一旦停止这样做,他们就会觉得无比不安。
英国心理咨询师雅基·马森,在《可爱的诅咒》中,把这种为了保持可爱而承受痛苦的人,称之为“受到可爱诅咒的人”。
就像有些人为了维持讨喜人设,在文字交流时不断去讨好对方。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一个“评价源”的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评价来源。
想打破这种“可爱的诅咒”,可以尝试建立自己强大的评价源。把所有的“应该”换成“可以”,找回自己的选择权。
比如:“我在线上交流应该是一个可爱的人”,换成,“我可以是一个可爱的人”。
其次,可以选择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我觉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好累”,卸下自己的伪装。
03.己之所欲,慎施于人。
孔夫子说过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事情不要施加在他人身上。
就像你自己不喜欢用这种“文字讨好症”的交流方式,但不要强加给别人。
经济学家何帆说过一句话:“己之所欲,慎施于人。”你觉得对的,觉得好的,也不一定要强加给别人。
就比如,你很喜欢在每句话的结尾加各种语气词,加各种表情包。你觉得这种聊天方式很有趣,也能更好地建立线上社交。
但别人未必喜欢,别人不一定觉得赞成你的看法。哪怕自己是出于好意,在推销自己观点的时候,也一定要慎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