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可以改变吗?

请详细论述。如果我对你的答案满意,我会追加很多分你的。

人的性格能不能被改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好多人也都在为自己的性格缺陷,而苦恼、而困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1
第2个回答  2009-07-14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否性格是与生俱来、终生不变的呢?其实不然。

在了解性格之前有必要了解人格。人格在心理学上有时叫个性,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因此人格就表现在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行为能力、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一般地讲,人的形成与生物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从好的方面讲,人对现实的态度包括热爱生活、对荣誉的追求、对友谊和爱情的忠诚、对他人的礼让关怀和帮助、对邪恶的仇恨等等;人对现实的行为方式比如举止端庄、态度温和、情感豪放、谈吐幽默等。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结合就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性格。在性格这个问题上,恩格斯曾说,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么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在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对现实的态度,怎么做说明人是怎么追求的,反映了人对现实的行为方式。性格从本质上表现了人的特征,而气质就好像是给人格打上了一种色彩、一个标记。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方面的特点,赋予性格光泽。同样是热爱劳动的人,可是气质不同的人表现就不同:有的人表现为动作迅速,但粗糙一些,这可能是胆汁质的人;有的人很细致,便动作缓慢,可能是粘液质的人。气质和性格就这样构成了人格。

性格可以雕塑

有人谈到性格就说它与遗传因素有关系,说生就的脾气,长就的命,改不了了,其实不尽然。英国有个心理学家叫爱森科,他在人格理论方面主张人格纬度,纬度的一个极端是外向,另一个极端是内向,所以在纬度之间就有许多等次。他认为极端内向和极端外向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是综合性的,或者偏内向些,或者偏外向些。爱森科的人格纬度理论的产生对心理学界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认为人格是可以在纬度上移动的。

近年来,日本学者长谷川洋三则认为,通过行为可改变性格。这就给我们的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我们要培养人们尤其是儿童良好的行为,以此帮助他们改变性格上的弱点;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性格,孩子幼小时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黄金时期。

性格是童年期慢慢塑造出来的,心理学家做过“情感剥夺实验”:把一同生下的小猴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铁笼子里,用奶喂养,什么也没有;另一组给它们用长毛绒做了个假妈妈,吃完奶它们可以在假妈妈身上玩。实验结果表明:小猴子慢慢长大后,没有假妈妈的这一组胆子比较小,反应暴躁,不合群,与人不好接近;有假妈妈的这一组正好相反,不胆小,合群,与人容易接近。这说明在婴幼时期特别是儿童时期剥夺了母爱就会使他们的性格扭曲,造成不好的行为和个性的表现。情感剥夺实验说明在婴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心理环境的抚育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很重要的。

其次,家庭中父母及其他成员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比如,一位母亲是强迫症患者,她有一对双胞胎,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总是马上就给他们洗脸,洗脚,都洗完,放在床上,不许下地,不让他们和邻居小孩子接触。她有洁癖,怕脏。强迫症是在完美性人格的基础上产生的,完美性人格在医学心理学中就是强迫性人格。这种人格的缺陷表现在爱思考、多疑、办事很守规矩,平常担心的时候多,放心的时候少,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办事求完美。所以这种性格如果再受到一些心理刺激,就很容易诱发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如果从小用这种方式培养孩子很可能导致孩子将来也成为强迫症患者。

性格定型后也非一成不变

60年代后有一种理论——“预限理论”,认为刺激超过了预限的值以后就可以使人的性格发生变化。孩子先天的个性、素质只是奠定了基础,孩子以后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和以后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比如,一个孩子很胆小,不愿与人交往,后来的工作环境是在军队里,这是个集体,需要他与人交往,需要参加许多集体活动,甚至残酷的斗争,这样的环境就会使他变得坚强、开朗、豁达。又如一个很开朗的人,很爱笑的人,到了一个严密封锁的环境中,不许他和别人相处,最后,他也可能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所以环境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同样也影响着性格的形成。生活、环境、时间都是改变性格的最好的雕塑师。

每个人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自己要不断反省,不断完善,应该有追求良好性格目标的努力。良好的人格有几个特点:一是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广阔的胸怀,不以自我为中心;三是富有同情心,能经常想到别人,不一时冲动感情用事;四是遇事能客观冷静地分析,正确理智地进行处理和判断,不固执己见,不主观;五是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没有依赖性,勇于克服困难,善于解决矛盾。当然,这些是很完善的性格特征,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我们一生中追求和完善的一个目标去努力,这样就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康起来,还能使自己充满魅力,有利于将不利的情况变为有利。健康的人格是人生成功之路的垫脚石,可以说,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你就获得了一生事业成功的财富。

具备上述几点完善性格的人可能外向型的人多一点。不过,内向型的人也不必气馁,因为性格可以锻炼,您不妨从打招呼开始,见面点点头,问个好,日久天长以后人们也会觉得某某变了,她和人说话了,这样受到鼓励以后,她可能也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信心和能力。不必把自己性格内向或外向作为一个包袱,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有所长也有所短,只要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短处,你就可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不同的性格可闪耀不同的光芒

性格和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和事业的成就。不同性格气质的人都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比如俄国的普希金,据心理学家分析,他是一个胆汁型特征的人,克雷洛夫具有粘液质特征,果戈里具有抑郁型特征,他们都成为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在文学领域里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于气质,希布格拉里很早有一个古典分法,即将其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这种分法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延用。

希布格拉里的学说与后来的巴甫洛夫高级神经学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胆汁质相当于巴甫洛夫的兴奋型,多血质相当于活泼型,粘液质相当于安静型,抑郁质相当于懦弱型。胆汁质表现为精力旺盛,态度直率,易激动,有时暴躁。这类人是由于神经活动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因此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平衡。其工作特点是带有周期性,能够以极大的热情去工作,克服困难,但一旦失去信心,有时会灰心丧气。巴甫洛夫说,如果这种类型的人没有这种平衡,只要他迷恋上一种事情,便会将自己的精力和资财挥霍无度,以致最后竭尽所能,消耗过度,直到真正感到忍无可忍之前才会善罢干休。多血质的人有很高的灵活性,善于交际,很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在集体生活中容易处事,朝气蓬勃。巴甫洛夫说,多血质类的代表热忱,多是具有显著工作效率的活动家,但是他们持久兴备只停留在感兴趣的事上,如果对这个事业没有兴趣,他们就会感到无聊,在与兴趣不符合的时候,很难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多血质的人往往智慧敏锐,对新事物敏感,能从事多样化、多变的工作,他们的成绩也是显著的。粘液质的人最适合从事有条理、持久性的工作,其缺点是不够灵活,有明显的惰性。由于不够灵活,故在集中注意力或转移注意力到别的事情的时候就需要时间。惰性使他们的创造性差,比较守旧。巴甫洛夫说,这种人是安祥的,是平衡的、坚定的、顽强的实际工作者。由于其神经过程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惰性,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埋头苦干,不为无关的事情分心。优点是细心、谨慎、感受能力强,在友好团结的集体中能和人融洽相处。所以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是不同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某个领域里的好的活动家。

性格不同的人一直是文学家描述的对象。文学家抓住了最生动、最本质、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来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和泼辣的王熙凤;《水浒》中有勇无谋的鲁达;巴金的《家》中犹柔寡断的大少爷……这些个性各异的人物因其性格的特异性在文学作品中闪耀着各自的光芒,散发着不同的魅力。
第3个回答  2009-07-18
年龄和潜力是性格改变的资本

性格难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经过艰苦努力,还是可以发生积极变化的。性格的改变受以下因素制约:首先,是年龄制约。性格的可塑性,与年龄成反比例。年纪越大,越难改变。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性格改变的年龄上限,大概在42-47岁。但是,这不是绝对的,极个别人在70余岁的时候,还可以做出一些性格调整。性格改变的第二个制约因素是,最初的性格是否具备改变的潜力。衡量性格改变潜力的指标,有以下三方面:一、对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是否有批判和排斥力 ——即是否“自我失谐”;二、对于改变自己的性格,是否具有足够的精神能量——即是否拥有足够的“力必多”;三、对于性格改变的承受力——即是否具备一定强度的自我功能。

生活和时间是性格的最佳雕塑师

在年龄适宜、具备一定的改变潜力的情况下,性格的改变自然会发生。性格发生改变的核心机制,就是“在寻求改变的内在驱动力之下,通过环境刺激、或者生活经历塑造人格。换句话说,性格的改变,是生活经历塑造出来的,生活和时间,是性格的雕塑师。这还可以分为自然经历、心理治疗经历、宗教体验等几方面。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自然生活经历与体验。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经历。生活经历,还可以被分为日常体验和超常体验。所谓超常体验,就是强度超常的、接近人的忍受极限的体验,比如频死感或死亡体验、极度冷热、孤独、饥饿、危险体验等等。有一少部分人,就是在极度超常的生活体验的刺激下,改变了人格、改变了生活态度、改变了人生观。日常体验,就是普通人每天的自然体验。日常生活的体验,对于性格的塑造效果,必须天长日久,才能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人的性格的变化,就是一个经历和时间的函数。心理治疗经历和宗教体验,只是人的性格改变的小插曲,是性格改变的催化剂。在理论上,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应该能够促进人的性格的改变。但是,无论心理治疗还是宗教体验,都不是人的性格能否改变的关键。最关键的,是人本身的改变潜力、改变欲望和改变能力。

“彻底改变人格”——徒劳无益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性格改变的限度、性格改变的途径。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所谓的“改变性格”,是要改变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我想把我的性格全部改变”,“我想洗脑”。其实,世界上没有最好或最坏的性格,每种人格,都有其独特的适应性。没有任何一种人格需要被彻底改变。我们想要改变的,只是矛盾、不适应、于己于人不利的那部分人格特征。我们不是要重建人格,我们是要修改、重新搭配和组合人格。只要一个人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足以证明,他人格中的大部分,是健康和适应的。“彻底改变人格”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

改变性格的三大要点

改变的要点有三,首先是,在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暂时接受自己的性格缺陷。自责和自卑不会给自己带来丝毫益处。况且,性格缺陷不是自己的错,它是父母亲的杰作,我们只是命运的承受者和改变着。

完全接受了自己之后,就是冷静的分析自己性格的所长所短,尽可能扬长避短。

第三点就是学会等待和寻找机会,所谓等待,就是充分意识到,“改变是一个时间函数”,有时侯,听其自然,就是最佳的改变方式。所谓机会包括超常的生活经历、心理治疗、等外界的帮助。机会总是出现在准备好了的人面前。

生活中没有绝对好的人格,也没有绝对的希望。无论喜欢与否,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每种性格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也伴随着与性格相应的希望和可能。我们无法选择父母赋予我们什么样的性格,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在有限的人格限度内,寻找适合自己人格的希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第4个回答  2009-07-12
“命运”决定“性格”

有句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而我个人则认为:命运决定性格。命运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譬如父母、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以及自然界,这些是命定的不可以选择。命运在父母是主动的,在于个人则是被动的。没有任何父母与任何人商量过,就武断地把我们带到这个看似多姿多彩的世界。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命”绝非决定性格的必然,决定性格的是我们在15岁之前的“运”,这个“运”是动词,是运动、行为的意思。很显然,性格决定于父母的意识和行为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性格的形成对我们之后的人生走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怎样来培养塑造孩子的个性,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性格,这就是个性。个性鲜明的显著特征就是“独立、自主”的思想行为!如果,这个世界存在绝对真理的话,那么,这个真理就是永无休止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实质则是“否定”。与众不同则是某种程度上对现实的“否定”,其本质就是发展变化并延伸现实世界。

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经历了1500万年,人类漫长的进化历史告诉我们一条真理,每一次人类在进化中“质”的飞跃,都是在新生命否定旧生命的数量上的积累。因此,优秀的后代永远是在对前辈产生质疑、扬弃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完善种族的生命!

然而我们中国的父母却是保守的,他们要制约孩子的发展,保留自己的家长权威,从而这种习惯势力扼杀了孩子的自由发展,也就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我们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按照自己的样子塑造着自己的孩子,其实质是影响着孩子的生存能力的形成,也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的形成。大多数的父母更不清楚的是环境时刻都在变化,眼下的环境在悄然流逝。适应、听话只能就当下的适应生存而言,而发展则需要反抗和否定当下,创造未来!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如此,先天的命运造成事物的差别和不平等,正是这种差别和不平等,促进了新生命改造先天命运的动力,首先新生命应该清楚需要抛弃一些先天的不合理的安排,然后才是继承,发扬,这就是德国哲学中的“扬弃”一词。先天命运对于逐渐成熟的孩子来讲,充满了疑惑与不合理,如果,我们压制孩子的这种认识,那么,我们就是违背真理行事,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弄清楚人生的意义就是改造命运,因为它不合理。如果,你不主动改造命运,那么命运就会左右着你。进一步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所以我们应该明了一点,命运是人生作为的材料,命运越缺乏,我们的材料反而越丰富。命运相对完满,人生作为的材料反而会缺乏。在这一点上,命运又是很公平的。这也是有深刻财富观的富豪们,拒绝给后代留下过多财产的原因。

严格的讲,每个人性格的形成,也就是个性,其实是个人的人生观的雏形。这种初步地认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模糊不清的,也就是感性的人生观。而且,这种感性的人生观一旦形成却相当顽固。

毛主席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感觉能引起我们的欲望和幻想,却解决不了我们的需求;感觉多了,欲望多了,跟着感觉走是越走越没有回报,越走越痛苦,剩下的就只有疲惫不堪和怨天尤人。与其让命运来消磨个性,不如尽早考察个性、清晰个性、合理地改造个性。有人说,这么活着太痛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这么活更痛苦,而且一生都在痛苦。而改造自我,这种痛苦是暂时的,在战胜痛苦的过程中,我们会从突出的成就感中,消减痛苦从而产生真正的快乐。因此若要一生快乐,有必要让痛苦更加痛苦。

这是“独善”之理自我认知的第一个内容,如何解决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就是认知和改造性格。这种认知和改造从考察自我内心世界开始,当我们真正关注自己内心时,我们会发现与外界产生矛盾、对立,这种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自身的欲望。大多数人都是跟着感觉行为,实质是凭欲望行事,而欲望的本质是索取、占有。然而欲望的出现只能产生促使我们“立志”的正面趋向,至于其他由于欲望而产生的趋向则都是负面的.

而生命的目的在于如何实现志向。通俗来说就是做梦与圆梦的关系,也就是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关系。我们可以做梦,但是,沉浸在梦中却对圆梦有害无益.因此,背着欲望思考只能让思维越来越混乱,带着欲望作为也只能导致行为过度或者不及.成事在于自然、在于恰到好处。因此,我们不能让梦想影响我们实现梦想,不能让理想影响我们实现理想。其本质就是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欲望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认识到灭欲和纵欲都是极端的,都是导致个人与社会失去行为能力的原因。因此,要适度满足合理的欲望,而目的则在于摆脱其困扰,让思考与行为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我们也要克制不合理的或者不具备实现条件的欲望,唯如此我们才能把梦想进化为理想,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实现理想的奋斗中,才能在投入奋斗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无比乐趣,也唯有保持这种状态我们才能对所追求的“人事物”形成强大的引力。

因此驾驭欲望去求知、认知、理解自我和外界,是主宰命运的关键。反之,欲望驾驭我们则是导致我们的人生走向受命运摆布,以至最终成为命运的奴隶的根本原因。

黑格尔曾说:“理解就是克服。”当我们理解了欲望的性质,我们自然会克服它,克服欲望促使精神的能量不断地转化到情感和理智。情感具有持久性,理智具有认知性,理智可以恰倒好处的发挥情感,而情感又具备无私的性质,其可以真正的利益事物却又无求于事物。

情理结合可以使我们在作为中适时补充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不足、缺乏,从而促成事物的不断完善。也因此,导致事物会在螺旋式的发展变化中周期性的回归于我们自身。至此,才是回归而不是回报.任何事物在螺旋上升的发展变化中,不断地回归于我们自身的那一点,就是我们最高境界地拥有它的那一时刻。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兼善”,它既是目的,也是过程。诚所谓“合情合理的‘兼善’,情理之中的‘拥有’”。

欲望可做梦不可圆梦,可立志不可圆志.可以驾御、控制和适度满足不可以强行消灭或者无度放纵;其中的情欲在人生的思考行为的过程里确实是累赘和包袱,需要合理地安置和适度回避,进而杜绝其对理性思考和行为带来的干扰。

因此,人生需要追求也需要庆祝,需要思考行为也需要享受成果。然而这一切的实现,前面我们提到的感性的人生观,也就是最初形成的个性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最初的感性的个性是需要彻底改造的,此个性是以欲望为主要的材料而形成的。欲望是与客观世界不调和、对立、冲突的主要因素,是思考行为的最大障碍。

探讨“性格”与“命运”的目的就是认识自我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厘清“感性个性”与“理性个性”的概念转化。进而改造自身性格里的缺陷,只有如此才能改变、改善自己的命运!另外,我们为人父母者的个性于无形之中决定着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的行为,而这些瞬间的行为都决定着孩子个性的成长和形成。因此,孩子的命运同时也是我们的未来的命运时刻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笛卡尔第三格律是:“努力克服自我,胜于克服命运;改变我的欲望胜于改变世界秩序”。的确如此,认识自我,即可理解自我,理解自我自然能克服自我,也既是克服命运;改变自我自然改变命运,我们需要命运如何发展,我们也就明了自我应该如何改造。

我不变,我的世界依然,我变我的世界一定会变。因此,只要我是正确的,那么我的世界一定不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