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提纲

如题所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能排泄废物
4、 有应激性
5、 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 生长发育
7、 能繁殖
8、 遗传变异
例:蘑菇是真菌是生物,病毒也是生物,珊瑚、机器人、石钟乳不是生物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共有的一个家---生物圈
1、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2、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3、 探究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4、 对照实验
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常见的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合作关系例子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
1、 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 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概念:在一族铅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例蘑菇)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2、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DDT例子
3、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注意DDT的例子(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铅首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一面平面镜,一面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槐穗数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1、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2、 实验过程
3、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例子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1、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
2、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线粒体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相同点:植物多了液泡 叶绿体 细胞壁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3、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4、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动植物都有线粒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两者的联系--都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存在于细胞质中
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并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
2、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3、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例如人有23对染色体水稻 12对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遗传)都非常只 要,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2、 细胞的分裂
染色体进行复制
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细胞质分成两份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 P65题3
十、 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无系统
一、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 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根的分生区、花芽、芽)、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