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拜年的礼仪吗?

如题所述

拜亲朋也讲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

首先拜家里长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

其次是走亲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

接着就是礼节性的拜年了。

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中国人自明清起始,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份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拜亲朋也讲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到了清朝年间,拜年礼仪有了升华。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一般说来,平辈间拜年则拱手致语就行了。

首先拜家里长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其次是走亲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接着就是礼节性的拜年了。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年原创图画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9
1、在拜年的时间上选择要妥当:
  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报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准备吃饭,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间。过早,可能人家还未起床,节日都要休息的习惯;太迟,正适人家吃饭,不方便。下午应以三时至五时之间为宜。向长辈拜年,最好安排在节日内以示敬重。
  2、春节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洁:
  干干净净过节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洁、大方,适当穿上一些好衣服,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 要讲究称呼的规范化:到别人家拜年,尤其到亲戚家拜年,要事先对可能碰到的长辈、同辈的称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使人感到不够礼貌。
  3、“吉利话”要说得适宜:
  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交谈时,要拣双方愉快的话题,不要扯到悲哀伤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谈阔论,不要信口开河,不要过分激烈地争论问题,要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把道喜贺新的真情实意表露出来。
  4、拜年时接物要有礼貌:
  主人送茶,要起身双手接住,并道谢。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让给小孩,然后自己取少量受用。
  5、拜年时欢闹要有节制:
  掌握适度。不宜大声喧闹,不宜通宵达旦,以免影响邻舍,妨碍别人休息。 拜年结束时,要表示谢意,邀请人家回访。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赞美几句。临分手时,可发出邀请,表示回报的意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20
  依传统习惯,初一,给族中老人拜年、从初二开始,便探亲访友了。俗话说,“外甥拜年,初二初三。”依习惯,外甥探亲首先要给外祖父母、舅父舅母去拜年,然后是姑父姑母,姨父姨母,依次排序。拜年是要分亲疏远近,这便是伦理之礼。正月初五叫“破五”,到这时候再拜年,就有点晚。

  宗族拜年

  宗族拜年的意义在于传承孝悌之道,发扬尊老爱幼之风,维护家庭的团结和睦,教育晚辈尊老敬长。拜年礼仪,是教育青少年在家里养成懂礼节,知进退的良好习惯,以便将来到社会上也能尊师敬长,谦虚谨慎的工作和生活。

  亲戚拜年

  亲戚之间,在新春佳节,互相探视、慰问、拜望、祝福,能够增进亲情,加强团结,沟通感情。所谓亲戚,现在一般指的是由于婚姻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开始是凭着血缘关系来维护的,需要通过礼仪来调节,比如,姑舅表亲之间,依传统,应该是外甥先给舅父母拜年,然后内侄再给姑父母拜年,这种伦 理关系称为“娘亲舅大”,这种风俗包含有尊重母系的风俗。给外祖父母、舅父母拜年,宜早不宜晚。不宜晚于初五。因为春节的黄金时期已过,家家都要料理生意,无暇整天招待客人。

  朋友拜年

  朋友之间在正月里互相拜个年,一是为了祝贺新年,二是为了慰问健康,三是为了增进友谊。无论去年有多大矛盾,新年一拜,心情愉快,往日嫌隙,马上抛在九霄云外。所以,拜年虽然是礼仪形式,却有极其丰富的道德内涵,轻视不得。现在家家都有电话,为了不打搅长者,有时也可以打电话拜年。访友之前,最好事前打电话,问问对方家中方便与否,免得主人一时应酬不开。在礼仪往来中,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第3个回答  2020-01-19
1.逢人就说"过年好"
2.晚辈要给长辈拜年
3.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
4.一家人要守岁
5.一家人要团团圆圆吃饺子
6.帖春联
7.挂灯笼放鞭炮.
8.结过婚的年轻人要在初二回女方娘家
9.要为小孩子置办新衣.
就这些吧.